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91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浙北G2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北G2高一期中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说明无机盐()A. 是细胞的组成成分B. 能够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C. 能够维持生物体的酸碱平衡D. 在细胞中含量很少【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无机盐:(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详解】A、无机盐不仅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但题中事实不能作为该结论的依据,A错误;B、无机盐作为血浆的重要成分,能够维持血浆的正常的渗透压,但题中的事实不能说明无机盐能够维持血浆正常浓度,B错误;C、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属于无机盐,可见无机盐具有维持生物体酸碱平衡的功能,C正确;D、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只有11.5%,但题中显示的事实无法说明该结论,D错误。故选C。2.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B. 蔗糖常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3、内合成C. 1分子蔗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的D. 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是不能被水解的糖,A正确;B、叶肉细胞合成蔗糖的场所不是叶绿体,三碳糖磷酸被磷酸转运器运出叶绿体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中完成蔗糖的合成,B错误;C、1分子蔗糖由1分子

4、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构成,C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淀粉不是细胞壁的成分,D错误。故选A3. 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深潜海试验任务并顺利返航,体现了我国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技术的突破和进步。潜水器在深海发现了水滴鱼、盲虾等,还有大量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水滴鱼细胞中的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B. 盲虾细胞内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C. 盲虾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 水滴鱼细胞膜中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

5、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详解】A、水滴鱼细胞中的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A正确;B、盲虾细胞内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B正确;C、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故盲虾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正确;D、水滴鱼细胞膜中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而不是脂肪,D错误。故选D。4. 溶酶体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其含量及溶酶体pH的较大波动与癌症、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准确测定细胞内溶酶体的含量及pH具有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氟化硼二吡咯类(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有良好的光学和

6、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可以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溶酶体参与细胞自噬,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清除B.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和加工的C. 溶酶体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升高可说明溶酶体内pH下降D. 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位置【答案】B【解析】【分析】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的、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详解】A、溶酶体中有水解酶,能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清

7、除,A正确;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经过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错误;C、溶酶体荧光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若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升高可说明溶酶体内pH下降,C正确;D、由题意可知溶酶体含量及溶酶体pH的较大波动与癌症有关,所以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位置,D正确。故选B。5. 下图是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B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B. 在BC的反应中,产生的E2来源于细胞呼吸C. 在B和C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D. 海洋中电鳐有放电现象,能量直接

8、来源于E1【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B为ATP,C为ADP,A1为ATP合成酶,A2为ATP水解酶,E1为合成ATP需要的能量,E2为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详解】A、物质B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高,A错误;B、B为ATP,C为ADP,BC是ATP的水解,释放的E2来自于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B错误;C、B为ATP,C为ADP,在B和C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酶是不相同的,C正确;D、海洋中电鳐有放电现象,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产生,即E2,D错误;故选C。6. 如表是某同学为研究酶的特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1234562m

9、l1%淀粉溶液+-+-+-2ml2%蔗糖溶液-+-+-+1ml淀粉酶溶液-+-1ml蔗糖酶溶液-+2ml本尼迪特试剂+(注:“+”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A.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B. 试管1的作用是检测淀粉中是否含有葡萄糖C. 表中本尼迪特试剂不能换成碘碘化钾溶液D. 表中3组和6组均会有红黄色沉淀生成【答案】B【解析】【分析】1、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2、本尼迪特试剂是斐林溶液的改良试剂,它与醛或醛(酮)糖反应也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它是由硫酸铜、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置成的蓝色溶液,可以存放备用,避免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详解】A、表中1、2、

10、3、4可以证明淀粉酶的专一性,表中1、2、5、6可以证明蔗糖酶的专一性,A正确;B、试管1加入的是淀粉溶液和本尼迪特试剂,其作用是检测淀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B错误;C、碘-碘化钾溶液不能检测蔗糖水解情况,因此不能作为本实验指示剂,C正确;D、第6组蔗糖,第3组淀粉均会水解成还原糖,会出现红黄色沉淀,D正确。故选B。7. 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0T1段细胞吸水能力增强B. T1时细胞液浓度等于T3时细胞液浓度C. T1T2时,K+和NO3-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加D. 可用菠菜叶肉细胞作为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11、【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0T2时间段由于KNO3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原生质体体积减小;T2之后的时间,由于细胞能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原生质体的体积逐渐增大。【详解】A、0-T1段细胞吸水能力增强,原因是随着细胞失水、吸收离子(K+、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大,A正确;BC、T1T3过程中,K+、NO3-不断进入细胞液中,使细胞液浓度不断变大,因此T1时细胞液浓度T3时细胞液浓度,B错误,C正确;D、由于菠菜叶具有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可用菠菜叶肉细胞作为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故选B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12、)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抗氧化酶,由2条或4条肽链组成,其活性中心含有铜、锌、锰、铁等金属离子,能够特异性清除自由基,是一种新型药用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SOD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B. SOD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 口服SOD可以延缓细胞衰老D. 将金属离子去除会导致SOD失活【答案】C【解析】【分析】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详解】A、由题意可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由2条或4条肽链组成,因此其本质是蛋白质,所以SOD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AB正确;C、由题意可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本质

13、是蛋白质,所以不能口服,口服会分解蛋白质,使其失去相应的功能,C错误;D、由题意可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中心含有铜、锌、锰、铁等金属离子,所以将离子去除会导致SOD失活,D正确。故选C。9. 生命,是一个不停运转也不断损耗的过程,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逐渐长大成熟,最终走向衰老和死亡。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衰老细胞染色体的结构稳定性会下降,细胞核染色变浅B. 细胞原癌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C.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对生物的遗传都有重要意义D. 细胞凋亡是外部环境恶化引起的被动过程,对个体发育不利【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

14、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详解】A、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A错误;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发生突变才会导致细胞癌变,B错误;C、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对生物的遗传都有重要意义,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C正确;D、细胞坏死是外部环境恶化引起的被动过程,对个体发育不利,D错误。故选C。10. “假设推理”法(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15、控制的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由杂交试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这属于作出假说,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