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894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原卷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 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1-6 课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考古资料显示,良渚文化中的墓地主要有平地式和人工高台式,墓葬可分为大、中、次中、小型墓四种类型,它

2、们在墓葬规模、葬具规模、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存在严格的层次界限。该现象反映出( )A. 奴隶制下的等级观产生B. 阶级对立推动国家建立C. 社会转型的雏形已显现D. 万邦时代礼制已规范化2.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下图是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尊内底铸铭文12 行 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 A. 汉文化影响范围B. 统治的地域中心C. 封建政权的称谓D. 中华民族的总称3. 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而扬。”

3、由此可见,此时齐国( )A. 交通发达尽享地理优势B. 成为中原地区经济中心C. 变法在各国中最富成效D. 社会经济有了重大发展4. 春秋时期,为实现富国理乱,有人提出:“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死焉。”这体现了下列哪家学派的观点( )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5. 时人评价秦始皇:“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据此可知秦朝( )A. 君主专制皇权至上B. 法律体系较为完备C. 实施暴政导致速亡D. 君相矛盾尖锐突出6. 下表是“封

4、”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 )封郡释义释义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为君主管理地方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扩大了统治区域C. 维护了等级制度D. 借鉴了西周制度7. 有人曾风趣地说:秦始皇以为杀了儒生,烧了书,天下就太平,一劳永逸了,结果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为读书人打抱不平B. 秦朝暴政,民不聊生C. 六国贵族暗中引导D. 战乱频繁,社会动荡8. 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的相关史实。表中史实体现了西汉政府( )时期史实汉高祖时期汉高祖十一年夏季,南越王赵佗接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

5、,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汉武帝时期元鼎四年,南越王赵兴和群臣请求归属汉朝,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的关塞。元鼎五年,汉武帝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元鼎六年,南越国灭亡A. 保持边疆地区稳定B. 实施民族和睦政策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 强化郡国并行政策9. 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立三公九卿B. 推行与民休息政策C. 颁布“推恩令”D. 支持商鞅进行变法10. 有学者

6、称,五代十国时旧秩序解体、新制度待建,是中国历史从破坏、杂糅走向整合的时期这说明五代十国( )A. 孕育着封建政治制度新发展B. 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C. 为国家再次大统一奠定基础D. 是唐后期政治局面的继续11. 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晋元帝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 士族政治制约皇权B. 外戚独揽国家大权C. 政治局面长期动荡D. 民族交融影响稳定12. 前赵创建者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时,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后赵创建者羯族人石勒、前秦创建者氏族人苻

7、坚等都推崇汉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加快民族封建化进程B. 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力C. 借助汉文化巩固政权D. 加强民族和国家认同13. 北魏元怿墓志记载:“元怿,字宣仁,河南洛阳人也。年方龆龀,便学通诸经。高祖晏驾,居丧过礼,泣血三季,几于灭性。”这说明北魏时( )A. 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封建化B. 民族之间的矛盾已消除C 中央集权制度已广泛建立D. 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14.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这一记载说明( )A. 隋朝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储备B. 南北交通发达利于政府储粮C

8、. 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农业发展D. 重农抑商政策加速经济发展15. 唐太宗时,关于如何处理民族关系,魏征给出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主张。这一主张( )A. 削弱了对少数民族的控制B. 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 彻底消除民族之间的战争D.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16. 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监察区)采访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A.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标志着州县制被彻底废除C 必然导致监察机构失去独立性D. 表明中央集权制面临危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

9、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国大学者伏尔泰说:“我在东方找到了一位智者孔子,他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材料二 中国最古老、最有权威的儒家典籍五经,之所以值得尊重,被公认为优于所有记述其他民族起源的书,就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伏尔泰风俗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认为孔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18. 阅读材料,回答问

10、题。材料一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并行制”。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 106 年)废除丞相史,“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将天下分为十三州,各设监察刺史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 189 年),各州刺史由朝廷重臣出任,开始掌管一州军民,十三个刺史部才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材料二 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唐玄宗李隆基在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并把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形成了十五道的格局。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

11、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弊端。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地饶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据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 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

12、形成的基础。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人口压力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统治集团也对风俗产生影响。汉统治者通常采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教诲强制、半强制地剪除与政治控制相矛盾的风俗,强制、半强制地助长与政治控制相适应的风俗。摘编自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社会风俗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汉时南北方的风俗特点。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国二月诏曰:“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靡,无取臣属。渠搜即叙,表夏后之成功;越裳重译,美周邦之长算。有隋李世默武耀兵,万乘疲于河源;三年伐于辽外,构怨连祸,力屈货弹。朕祗膺宝图,抚临四极,悦近来远,追革前弊,要荒薄服,宜与和亲。其吐谷浑已修职贡,高句丽远送诚款,契丹、林羯咸求内附,因而镇抚,允合机宜,分命行人,就中好睦。静乱息民,于是乎在。布告天下,明知朕意。”摘自册府元龟帝王部来远卷一百七十材料二 唐代之盛,俨然天可汗,中国的羁縻州府,遍布于北边及西边。胡人酋长,几乎无不接受中国封号,中国也往往动员这一族打击那一族。许倬云万古江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