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890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能作为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是( )A. 核苷酸B. 核糖C. 核苷D. 核酸【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为核酸,即DNA或RNA。【详解】A、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单体,不能作为遗传物质,A错误;B、核糖是单糖,不能作为遗传物质,B错误;C、核苷也不能作为遗传物质,C错误;D、核酸可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D正确。故选D。2.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解时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B. 炎炎夏日在室外作业的人应多喝淡

2、盐水C. 无机盐在细胞中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高,因此其构成元素都是微量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

3、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详解】A、水分解需要能量,A错误;B、炎炎夏日在室外作业的人,大量出汗会缺失水和无机盐,应多喝淡盐水补充无机盐和水,B正确;C、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比如CaCO3,C错误;D、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高,但并都是微量元素,如:镁,D错误;故选B。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某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印有以下资料:成分:蛋白酶0.2%,清洁剂15%。适用范围:适用于棉、麻、化纤及混纺等质料之衣物,切勿用于丝、羊毛织物。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最佳;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3. 用上

4、述蛋白酶去处理核糖体,处理完全后用剩余的物质仍可催化某种反应,由此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A. 氨基酸B. 核苷酸C. DNAD. RNA4. 酶的作用有许多特点和条件要求,上述材料无法说明的是( )A. 专一性B. 酶具有催化功能C. 需要适宜的pHD. 需要适宜的温度5. 下列有关上述中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酶发挥作用所需的能量由ATP直接提供B. 用后需洗净双手,以免伤害皮肤表皮细胞C. 可用于棉、麻等衣物,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 与底物结合时,其形状一定会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答案】3. D 4. C 5. A【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

5、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3题详解】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A,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蛋白酶去处理核糖体,蛋白质会被水解,剩余的物质为RNA,某些RNA具有催化作用,故该物质可能是RNA,ABC错误,D正确。故选D。【4题详解】由“适用于棉、麻、化纤及混纺等质料之衣物,切勿用于丝、羊毛织物”,可知,酶有专一性;由“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

6、衣粉的水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最佳;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可知,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蛋白酶能除去污渍,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ABD正确,C错误。故选C。【5题详解】A、酶具有催化作用,酶发挥作用不需要能量,A错误;B、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故用后需洗净双手,以免伤害皮肤表皮细胞,B正确;C、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可用于棉、麻等衣物,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正确;D、酶与底物结合时,其形状一定会发生变化从而发挥催化作用,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D正确。故选A。6. 某同学早餐吃得很特别,有鸡蛋、年糕蘸白糖,还喝了鲜榨梨汁解渴,其中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A. 鸡蛋B. 年糕C. 白糖

7、D. 梨汁【答案】D【解析】【分析】蔗糖不具有还原性,单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都具有还原性。【详解】A、鸡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还原糖含量低,A不符合题意;B、年糕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即多糖,不具有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C、白糖的成分主要是蔗糖,不具有还原性,C不符合题意;D、梨汁中含有大量还原糖,D符合题意。故选D。7. 某实验小组利用黑藻为实验材料开展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以及观察黑藻叶肉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如图为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的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黑藻观察叶绿体是因其幼叶的叶片薄且叶绿体大而清晰B. 出现上图细胞所示的现象是

8、由于结构的伸缩性比较小C. 该细胞在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时,与处的溶液浓度相等D. 该细胞是在滴加蔗糖溶液的步骤中观察到的且正在发生渗透失水【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实验有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观察细胞在清水中的正常状态,第二次观察为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详解】A、黑藻幼叶的叶片薄且叶绿体大而清晰,是观察叶绿体的理想材料,A正确;B、出现上图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细胞壁结构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小,B正确;C、该细胞在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时,渗透压达到平衡,则与处的溶液浓度相等,C正确;D、该细胞此时可能正在复原,也可能达到渗透平衡,

9、所以不一定是在滴加蔗糖溶液的步骤中观察到的现象,D错误。故选D。8. 龙葵是一年生草本中药材,如图表示龙葵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A处于后期,由于纺锤丝的作用使分离的染色体被拉向两极B. 细胞B为前期较早时候的细胞图,核膜和核仁已开始解体C. 细胞C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8个染色单体D. 细胞D中的细胞板是由高尔基体产生含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处于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据图可知,细胞A中着丝粒(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由于

10、纺锤丝的作用使分离的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B、细胞B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尚未出现纺锤丝,是有丝分裂前期较早时候的细胞图,核膜、核仁都是逐渐消失的,因此应消失发生在前期中较晚的时候,B错误;C、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着丝粒(着丝点)数目,细胞C中有4条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有2个姐妹染色单体,故此时有8个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C正确;D、细胞D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是由高尔基体产生含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形成,D正确。故选B。9. 蝌蚪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和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这些现象与下列哪项有关( )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C. 细胞衰老D.

11、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叫作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3、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作细胞凋亡。【详解】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蝌蚪尾的消失均为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因而均属于细胞凋亡。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 下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

12、图,表示构成细胞膜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B. 和都具有亲水性与疏水性部分C.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有关D. 物质X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可知,为糖蛋白,为蛋白质,为磷脂双分子层,A侧为细胞外侧,B侧为细胞内侧,物质X细胞内多,细胞外少。【详解】A、是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A正确;B、为蛋白质,为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亲水性与疏水性部分,B正确;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都有关系,C错误;D、A侧为细胞外侧,B侧为细胞内侧,物质X细胞内多,细胞外少,因此物质X跨膜进入细胞的

13、方式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D正确。故选C。11. 某兴趣小组尝试酿酒,测得密闭容器中酵母菌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如图,假设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h,酵母菌的线粒体可利用葡萄糖产生大量的能量B. 第8h后,酵母菌的线粒体不再有CO2产生C.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D. 厌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从而形成少量ATP【答案】B【解析】【分析】1、需氧呼吸全过程:(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2)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3)第三阶段:在

14、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厌氧呼吸全过程:(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2)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详解】A、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需要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酵母菌的线粒体,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第8h后,需氧呼吸为0,故酵母菌的线粒体不再有CO2产生,B正确;C、检测酒精的产生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D、厌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形成ATP,D错误。故选B。12. 科学家们利用离体的

15、叶绿体(结构如图甲)进行实验,逐渐发现了水的光解和NADPH的产生机制,其部分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的结构中存在RNA聚合酶和核糖体B. 持续低温会改变图甲结构中色素含量和比例C. 图乙所示的过程在图甲的结构上发生D. 图乙的过程需要光能驱动【答案】C【解析】【分析】图甲,是叶绿体外膜,是叶绿体内膜,是基粒,是叶绿体基质;图乙,是水的光解,是H+和e-、NADP+生成NADPH的过程。【详解】A、图甲的结构是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和RNA,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故其中存在RNA聚合酶和核糖体,A正确;B、持续低温会使图甲结构中叶绿素含量减少,B正确;C、图乙所示的过程为水的光解,在图甲的类囊体薄膜上发生,C错误;D、图乙的过程为水的光解,需要光能驱动,D正确。故选C。13.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可能会导致得到的结果(物质含量)偏大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