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880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三中高三5月模拟生物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本试卷共7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结合水可以结合、溶解、运输无机盐B. 自由水作为一种良好溶剂的原因是水为非极性分子C. 手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D. 水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

3、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详解】A、细胞中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既可溶解无机盐,也可运输无机盐,A错误;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B错误;C、手有时会磨出水泡,主要原因是由于挤压和摩擦使局部毛细血管壁透性增大,血浆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的液体增加,在局部形成水泡,因此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C正确;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不产生水,D错误。故选C。2. 我国数千年农耕史从未间断,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出许多农作经验,口口相传。下列关于农谚的分

4、析错误的是( )选项农谚作用或者原理A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肥料中的矿质元素溶解在雨水中能更好地被植物的根系吸收B勤除草,谷粒饱减少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对阳光、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C稻如莺色红(水稻盈实),全得水来供水分越充分,越能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D六月不热,五谷不结谷物结种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会降低产量A. AB. B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包括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详解】A、矿质元素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的,所以施肥的同时往往适当浇水是因为矿质元素溶解在水中容易被植物吸收

5、,A正确;B、农田杂草和农作物都是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农田杂草过多会与农作物竞争阳光和二氧化碳,以及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等,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下降,从而降低产量,B正确;C、细胞内生化反应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同时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稻如莺色红(水稻盈实),全得水来供,说明水的重要性,但是水分不能太多,若太多则导致水稻根部缺乏氧气,进行无氧呼吸,导致烂根,最终影响产量,C错误;D、水稻和谷子生长至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民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表明谷物结种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会降低产量,D正确。故选C。3.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指细胞结构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到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致B. 丙图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无水分子进出原生质层C. 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吸水能力较强D. 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中表示细胞壁,表示细胞膜。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第一次观察为植物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正常状态,第二次观察为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植物细胞在蒸馏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3、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

7、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乙丙的变化过程中,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A错误;B、丙图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原生质层达到动态平衡,B错误;C、甲乙的变化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升高,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时,由于存在细胞壁的存在,可能细胞液浓度仍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错误。故选C。4.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与该原则不相符的是()A. 叶绿体和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B. 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得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 细胞壁是

8、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等有关【答案】CD【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前者以类囊体薄膜形成基粒形式、后者以内膜折叠形成嵴的形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A不符合题意;B、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得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称为细胞的消化车间,B不符合题意;C、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

9、膜,C符合题意;D、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D符合题意。故选CD。5. 某同学在野外郊游的时候,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蛇,该同学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撒腿就跑。下列关于该同学当时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撒腿就跑”屑于非条件反射B. “撒腿就跑”是在神经系统分级调节下完成的C.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会减弱D. 小腿中肌肉细胞收缩时Na+大量内流使得细胞内外Na+浓度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10、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看到蛇受到惊吓是条件反射,“撒腿就跑”是后天生活经历获得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B、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奔跑等身体运动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存在分级调节,B正确;C、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会使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加强,C错误;D、神经细胞被激活,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11、,形成局部电流,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此时膜外钠离子浓度仍然高于膜内,D错误。故选B。6.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模型构建: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B. 加法原理: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C. 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D. 假说演绎法: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1、加法原理是给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2、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研究对象的稳定。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12、【详解】A、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都采用模型构建法,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是数学模型,DNA双螺旋的结构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用蛋白酶、RNA酶、DNA酶等处理细胞提取物体现了“减法原理”,B错误;C、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方式,两组实验均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属于相互对照,即对比实验,C正确;D、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B。7. 2023年2月23日,科研人员将洋紫荆幼苗从培养箱移植至大盆,标志着搭乘载人飞船经历太空旅行的洋紫荆种子顺利出苗移植,这是航天育种的又一突破。

13、未来有望利用此批幼苗选育获得更多洋紫荆的品种,让新品种洋紫荆美化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洋紫荆种子经太空旅行后生活力会大大增强,利于选育新品种B. 太空微重力、高辐射环境能有效降低洋紫荆种子突变的频率C. 航天育种与其他育种方式相结合,能培育更多的洋紫荆新品种D. 洋紫荆种子顺利出苗移植标志着新品种的洋紫荆的培育取得成功【答案】C【解析】【分析】1、杂交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原理:基因重组。2、诱变育种:方法: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原理:基因突变。3、单倍体育种: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

14、到纯种)。4、多倍体育种: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洋紫荆种子经太空旅行后会发生变异,该过程主要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其种子的生活力不一定大大增强,A错误;B、太空微重力、高辐射环境能提高突变频率,B错误;C、航天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选育出符合要求的品种后,可结合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式,培育更多的洋紫荆新品种,C正确;D、顺利出苗的洋紫荆种子可能未发生变异,故不一定能培育出新品种的洋紫荆,D错误。故选C。8. 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在37、适宜pH等条件下,用NaC

15、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Na+和SO42-几乎不影响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自变量是无机盐溶液的种类B. Q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较P点的长C. 实验说明Cu2+能与淀粉竞争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D. 若将温度提高至60,则三条曲线的最高点均上移【答案】B【解析】【分析】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 (pH)前,随着温度(pH) 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 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 (pH)后,随着温度(pH) 的升高,酶活性降低。【详解】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无机盐溶液的种类和淀粉溶液浓度是自变量,A错误;B、根据图示分析可知,Q点和P点的淀粉水解速率相同,但Q点对应的淀粉溶液浓度更大,所以Q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