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875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崇文高级中学昭通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昭通一中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B卷)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杜甫的文化意义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的

2、出发点的一种文化。在先秦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都提出了不同的观念,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思考社会还是思考自然,他们的出发点在人,他们最后的落脚点也在人。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后来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主流的两派,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似水火不相容,但是它们都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所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是在重视个体的基础上更重视群体,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所以在价值观方面,儒家与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

3、越,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如果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就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因此,以儒家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这种伦理观念、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精神。也就是说,道家只是一种补充,儒家才是核心。杜甫是用他的整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丰富、充实了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人的行为、人的实践,强调的是人生中的行为,追求生前的功业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最好地体现了儒家精神。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杜甫就用他的诗歌不遗余力地宣扬这种思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国家最大的危害。杜甫对于这种现象进行了非常严厉

4、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再比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强调我们要有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与外民族的交往中既要追求和平,也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民族、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九死一生地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这样的举动,只有杜甫这样做了。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着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道德风范。另外,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在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社会的基础应该是文明的

5、个体,是有道德自觉的无数个体。在这一点上,杜甫堪称典范。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不算少,但是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在政治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唯独杜甫是个例外,他一生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尚的人格典范,这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杜甫就是平民中的一位圣人。杜甫不仅用实践体现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而且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观念的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我们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这一点大家都知道。然而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

6、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唐帝国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甚至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错误的爱国热情,鼓吹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他们都写诗歌讨伐南诏。唯独杜甫清醒地看到了那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质,清醒地看到了那场战争给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了巨大破坏。所以他写了兵车行。兵车行这样的诗当时其他诗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能写,原因就在于杜甫具有特别深厚的仁爱精神,他把仁爱之心一直推广到外民族的人民去了。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而杜甫的关注却推广到所有的

7、生命,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杜甫的有些作品在描写生物的时候,可能有一种隐喻或者象征意义在内。但是杜甫还有很多诗歌并没有这样一种隐喻意义,他关注的就是那些细小的生命本身。有一次他坐船从一条河上经过,看见船前有一群小鹅游过,他对这群小鹅非常喜爱,担心它们体小力弱,担心他们被狐狸抓去。他说:“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诗中对于弱小生命的深切同情,对小鹅的那份呵护之意,令人感动。(节选自莫砺锋杜甫十讲)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人为本、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出发点的人本精神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一个特征。B. 儒和道是中华文化主流的两派,其中儒家是

8、核心,这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C. 与道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相比,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利益,对个体是忽略的。D. 儒家注重个人修身养性,有道德自觉的无数个体有助构建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学说是一种实践哲学,它重视人的行为和实践,不重视思想和理论阐述。B. 杜甫以平民身份而注重修身养性,展示儒家典范人格,这更显得难能可贵。C.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揭露民生疾苦和贫富不均现象的最好作品。D.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直接表现了杜甫客居漂泊的艰难与不安。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不能支持杜甫“体现了儒家精神”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9、)A.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B.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C.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前出塞九首其六)D.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4.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多处将杜甫与其他人进行对比,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系中发生意义。莫砺锋为什么说“杜甫不仅用实践体现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而且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观念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答案】1. C 2. B 3. A 4. 作者通过将杜甫在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作品上,在安史之乱后的反应上,在针对南诏战争的态度上,在

10、“恻隐之心”的关注对象上与其他人的对比,充分说明杜甫在仁政、仁爱之心、民族尊严等各方面都最能体现儒家精神。 5. 杜甫的“仁爱之心”超越了因夷夏之辨而产生的民族范围,而是同样能关怀其他民族人民的和平生活。杜甫丰富了孟子的“恻隐之心”的内涵,将关注点推广到宇宙间的所有生命。【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对个体是忽略的”错误。原文说的是“儒家是在重视个体的基础上更重视群体,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可见儒家并没有完全忽略个体。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不重视思想和理论阐述”错误。根据原

11、文“因此,以儒家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这种伦理观念、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精神”可知,儒家同样注重思想和理论阐述。C.“是揭露民生疾苦和贫富不均现象的最好作品”错误。根据原文“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可知,只是作者莫砺锋的个人看法。D.“直接表现了杜甫客居漂泊的艰难与不安”错误。根据原文“诗中对于弱小生命的深切同情,对小鹅的那份呵护之意,令人感动”可知,“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重点展现的是杜甫关怀弱小的慈悲之心。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这是诗人以沙鸥自况,表达自伤漂

12、泊之意。不能体现儒家精神。B.表现了杜甫的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儒家精神。C.意思是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体现了仁爱的儒家精神。D.表达了对官吏的批判和对百姓的同情,体现了儒家精神。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所用手法的作用的能力。根据原文“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最好地体现了儒家精神”可知,作者列举杜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他最能体现儒家精神。而原文“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说明杜甫在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这方面最能体现儒家思想。原文“这一方面杜甫也做得非常好,安史之

13、乱爆发后,他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九死一生地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这样的举动,只有杜甫这样做了”则说明杜甫在“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强调我们要有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与外民族的交往中既要追求和平,也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民族、国家的独立性”这方面做得最好。原文“唐帝国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甚至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错误的爱国热情,鼓吹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他们都写诗歌讨伐南诏。唯独杜甫清醒地看到了那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质,清醒地看到了那场战争给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了巨大破坏。所以他写

14、了兵车行”这一例子则说明杜甫的仁爱之心超越了本民族,在人际上拥有更大的范围。原文“但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而杜甫的关注却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的一切生命”这一对比,则重在指出杜甫的仁爱之心超越了种族,扩展到宇宙间的一切生命。【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杜甫不仅用实践体现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而且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观念的内涵”在原文选段倒数第二段段首,这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因此“用实践体现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对应信息在前面第四、五段,而“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观念的内涵”的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两段。第四、五段中对杜甫关怀民生疾苦

15、、维护民族尊严方面的描写,体现了杜甫遵从儒家道德伦理观念。这些符合儒家观念的原有内涵。原文说到“然而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并举针对南诏战争杜甫与其他诗人的不同反应,说明杜甫的仁爱之心超越了爱同胞的内涵,而是“把仁爱之心一直推广到外民族的人民去了”。由此可知,杜甫在爱本民族人民还是爱所有民族人民方面丰富了儒家观念的内涵。根据原文“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而杜甫的关注却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及该段所举杜甫呵护小鹅的例子,充分说明杜甫丰富了孟子的“恻隐之心”的内涵,将关注点推广到宇宙间的所有生命。(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怀揣羊羔的老人李娟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便开始往回走。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这里有一片沼泽,我们小心地绕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