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84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1. 美国新奥尔良(90W,30N)的华人在当地准时收看梦天实验舱发射直播的夏令时间(2022年美国夏令时开始时间为2022年03月13日,结束时间为2022年11月06日,夏令时比标准时早一个小时)是( )A.

2、10月31日1时37分B. 10月31日2时37分C. 11月1日2时37分D. 10月31日12时37分2. 相较于我国现有其它纬度较高的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山西太原),关于海南文昌发射基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更小些B. 白昼长度在一年中变化更大C. 发射这天正午太阳高度小D. 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小【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北京时间应为东八区时间,而新奥尔良的经度为90W,所在的时区应为西六区,因此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4个小时;结合材料可知,梦天实验舱发射直播时的北京时间为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结合东加西

3、减原则可知,新奥尔良的时间应为10月31日15时37分-1410月31日1时37分;结合材料可知,此时新奥尔良使用的应为夏令时,夏令时比标准时早一个小时,因此该地时间应为10月31日2时37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南文昌纬度最低,因此线速度最大,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纬度越低,白昼长度变化越小,B错误;结合材料可知,该日为2022年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文昌纬度最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文昌纬度最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小,D正确。故选D。【点睛】经度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地方

4、时相差4分钟,越往东的地区,地方时越大;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角速度都为15/小时(除开南北极点外)。3. 丹霞同学在学校地理教室发现以下岩石标本,标本中,可能是砾岩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砾岩是一种由圆浑状的砾石(粒径大于2毫米)胶结而成的岩石,是圆状和次圆状的砾石占岩石总量30%以上的碎屑岩;结合图片可知,C图中的岩石是圆浑状的岩石凝结形成的,符合砾岩的外形特点,C正确;ABD图没有砾石凝结的表现,因此都不是砾岩,ABD错误。故选C。4. 关于地壳物质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灰岩可变质为石英岩B.

5、花岗岩可由玄武岩生成C. 页岩可变质成为片麻岩D. 砾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排除A;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不可以互相转化,排除B;页岩变质成板岩,排除C;砾岩通过外力作用形成,D正确。故选D。【点睛】地壳物质循环主要是三大岩石以及岩浆的互相转化,岩浆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或者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也可以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微地貌类型多样,峰峦、峰墙、峰丛、石林、石柱、石锥、峡谷、崖壁应有尽有。下图示意“三清山式”花岗岩

6、景观微地貌的主要形成阶段。完成下面小题。5. “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微地貌的主要阶段的形成,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6. 形成该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变质作用断裂抬升冻融风化风化侵蚀A. B. C. D. 【答案】5. A 6. D【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山脉为花岗岩,结合所学可知,花岗岩应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图片可知,图表示该地首先经历岩浆入侵,在地下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花岗岩;图表示该地受内力作用挤压,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加上外力作用的影响,花岗岩岩体上覆岩体经受风化、侵蚀导致花岗岩岩体裸露出地表;图表示该地花岗岩岩体发育多组垂直方向的

7、节理,外力作用沿垂直节理向下方和侧方侵蚀,并在重力崩塌的影响下形成峰丛、峰林、峰柱等花岗岩微地貌;图表示花岗岩体发育水平节理,在此基础上受外力的侵蚀作用影响,花岗岩形成形态各异的造型石,因此形成过程应为,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岩石为花岗岩,并没有出现变质作用,错误;图阶段时,岩层断裂抬升造成了花岗岩外漏出地表,正确;该地并没有出现冻融风化,错误;图阶段花岗岩受到风化侵蚀,因此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造型师,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故选D。【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

8、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挂壁公路(下图)多贴壁而凿,以“奇险”闻名,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挂壁公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还产生了“特殊效应”,使挂壁公路成了真正的脱贫路、致富路。完成下面小题。7. 挂壁公路旁开侧窗,在侧窗之间保留侧壁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保留侧壁可以减轻山体崩塌B. 保留侧壁可降低施工量难度C. 开一侧窗可减少泥石流危害D. 开一侧

9、窗可以保护自然植被8. 挂壁公路产生的“特殊效应”最有利于( )A. 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B.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C. 当地发展第三产业D. 促进当地物质外运【答案】7. A 8. C【解析】【7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没有打穿所有侧壁是为了减轻工程建设对山体的破坏,保证山体的稳定性,防止山体崩塌,A正确;保留侧壁并不会降低施工量和施工难度,B错误;泥石流与降水和地形有关,与侧窗之间保留侧壁无关,C错误;开一侧窗对于自然植被保护无关,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挂壁公路选址独特,建设后形成惊险、刺激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了新的旅游景观,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C正确;公路的建设影响了当

10、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物质外运,但这些均是公路建设后形成的“一般效应”,不是其特殊效应”,BD错误;挂壁公路的修建并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故选C。【点睛】挂壁公路是在峭壁悬崖和高峻大山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侧窗也能勾勒出隧洞的走向,我国挂壁公路主要位于南太行山地区及晋东南等地区。下图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小海坨山附近等高线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虚线为( )A. 山脊线B. 山谷线C. 滑雪道D. 公路线10. 在小海坨山区域建设滑雪中心的有利条件是( )A. 高差大,更惊险B

11、. 水汽足,降水多C. 海拔高,气温低D. 地平缓,更安全【答案】9. A 10. C【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等高线凸低为脊,凸高为谷;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虚线向等高线数值较低的位置凸出,且虚线上有小海坨山分布,说明虚线代表的应是山脊线,A正确,B错误;滑雪道和公路线不会沿着山脊线分布,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结合图片等高线数值可知,小海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适合建设滑雪中心,C正确;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小海坨山区海拔高差并不大,A错误;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且海拔较高,因此降水并不多,B错误;该地等高线并不稀疏,因此地势并不平缓,D错误。故选C。【点睛】等高

12、线地形图上判断不同部位表示的地形为: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凸出表示山谷,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多条等高线汇合处为陡崖。读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从砖红壤到黄棕壤的变化体现了(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12. 图中从黑钙土到棕钙土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 热量差异B. 降水量变化C. 地势高低D. 成土母质不同【答案】11. A 12. B【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砖红壤分布纬度低,黄棕壤分布纬度较高,从砖红壤到黄棕壤的变化体现了从低纬到

13、高纬变化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B错误;垂直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C错误;地方性分异是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造成的局地变化,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图中从黑钙土到棕钙土的变化体现从东向西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变化造成的水分差异,B正确;热量差异表现出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A错误;地势高低、成土母质不同图中没有信息显示,CD错误。故选B。【点睛】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图中洋流( )A. 洋

14、流是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寒流B. 洋流的寒暖性质与洋流相同C. 洋流的寒暖性质与洋流相同D. 洋流流向主要受极地东风影响14. 关于图中甲乙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海域大陆沿岸降水少B. 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C. 乙海域水温高于甲海域D. 乙海域海水盐度很低【答案】13 B 14. C【解析】【13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为北太平洋暖流,并不是寒流,A错误;结合所学和图中的流向可知,洋流是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因此和都是暖流,B正确;结合图中位置可知,洋流是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因此应为寒流,应为北赤道暖流,因此冷暖性质不一致,C错误;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是补偿流,并不是由于极地东风引起的,D

15、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结合图中位置可知,甲海域受到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A错误;甲海域并不存在离岸流和寒暖流交汇,因此并没有大型渔场,B错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海域纬度低于甲海域,因此乙海域水温较高,C正确;乙海域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温度高蒸发旺盛,因此海水盐度较高,D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渔场;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下图为北半球甲地与北京(40N)两地之间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的大致变化情况,图中F10,EG。完成下面小题。15. 甲地的纬度可能为( )A. 50NB. 30NC. 17ND. 11N16. 图中FG期间( )A. 东北平原:雪花纷飞庆新年B. 太湖平原:接天莲叶无穷碧C. 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正当时D. 江汉平原:春暖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