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上传人:数落 文档编号:369274487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350 大小:10.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50页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50页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50页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50页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3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城集中发展核心区市政道路项目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二一七年三月1科技城集中发展核心区市政道路项目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6.3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 1206.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1216.5 分区防治措施布设及典型设计1236.6 水土保持措施投资概算1286.7 水土保持方案效益分析1286.8 水土保持方案结论和建议1327 公众参与1357.1 公众参与目的1357.2 公众参与调查实施1357.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388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1458.1 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1458.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478.3 营运阶段的环境

2、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1528.4 环保措施投资估算1579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599.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599.2 环境监测计划1619.3 环境监理计划1629.4 环保竣工验收16410 项目经济损益分析16510.1 项目带来的环境损失16510.2 项目的环境效益166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811.1 工程概况16811.2 社会环境16811.3 生态环境16811.4 声环境16911.5 水环境16911.6 环境空气17011.7 固体废物17011.8 水土保持17111.9 环境风险17111.10 公众参与17111.11 经济损益分析17111.12

3、综合评价结论17111.13 建议172II科技城集中发展核心区市政道路项目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附图、附件附 件附件一 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附件二 绵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科技城集中 发展核心区市政道路项目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函 (绵环函2016562 号)附件三 安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绵阳市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创业 大道等六条道路规划条件的复函 (安规建住函201624 号)附件四 界青路道路工程拆迁承诺函;附件五 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六 三台县环境监测站关于界青路道路工程监测报告 (三环监字 (2

4、016) 第 352 号) ;I附 图附图 1 附图 2 附图 3 附图 4 附图 5 附图 6 附图 7 附图 8 附图 9 附图 10 附图 11 附图 12附图 13本项目地理位置图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总体规划图项目路线平面走向和监测布点图项目道路标准横断面图项目区域污水管网布设图项目区域雨水管网布设图项目噪声等值线图项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区域土壤侵蚀图项目区域植被分布图项目区域水系图项目施工环保设施布置图科技城集中发展核心区市政道路项目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论前 言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地理坐标:东经 1034510543, 北纬 3

5、0423303 。东接南充市,南连遂宁市,西南界德阳市,西靠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北抵甘肃省,东北与广元市为邻。 绵阳古称涪城、绵州,素有“蜀道咽喉” 之称。川陕公路、宝成铁路均途经这里,是川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绵阳已成 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承载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绵阳科技城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科技城,本着“统筹规划、产城一体,先行先 试、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发展”的原则,在国家和省的关心支持下,绵阳拟举 全市之力,将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成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实验区的先行 区,再造一个科技绵阳、产业绵阳和宜居绵阳。界青路位于安州区,隶属绵阳市, 位于绵阳市

6、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 31233147 ,东 经 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 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州的茂县毗邻。按照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初步规划,集中发展区涉及安州区界牌 镇、兴仁乡局部和花荄镇局部,而安县界牌河东片区均划入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 且属于其核心区,因此本区域路网的建设和完善将极大拓展绵阳科技城发展空间。 本次界青路为新建道路工程,场地现状有数条水泥通乡公路,路幅宽度 5-8 米不等, 路面状况总体良好,但线型曲折,不符合市政道路基本要求,更不符合片区

7、未来的 规划定位。本项目界青路位于绵阳市科技城发展核心区,道路总体呈南北走向,与 左侧 G5 京昆高速公路基本呈平行状,起点 K0+000 与待建绵安第二快速通道平交, 终点K0+758.462 与规划滨河北路平交,全长 758.462m。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在道路 起点东北方向与绵安第二快速通道对接,同时联通青安渡大桥和安昌河西岸,将提 高区域土地利用价值,有效地解决区域路网缺乏的问题,完善了道路交通路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 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年10月,受绵阳

8、科技城发展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了项目组,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 方法、内容和要求开展工作。在拟建线路所经的绵阳市政府的大力协助下,项目组科技城集中发展核心区市政道路项目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论工作人员对沿线主要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进行了详细实地踏勘和环境调查,并听取 了地方环保、规划、农业、水利、国土、交通、林业等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经 广泛收集资料和认真分析,项目组于2016年12月完成了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 制工作。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道路沿线环保、规划、农业、水利

9、、国土、交通、 林业等相关单位和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2科技城集中发展核心区市政道路项目界青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论1 总 论1.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作为绵阳科技城先期启动的主要项目之一,它的建设必将加快绵阳科技 城集中发展区的建设步伐。项目建设完成后对改善区域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绵阳 市的城市形象及投资环境,提升区位优势,使绵阳市在新的城市规模水平上连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建设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本项目的建设是适应中国科技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共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10、,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 目标的重大举措” 。绵阳是四川省的重要城市,地处西部内陆,是我国主要的国防 军工科研生产基地,高新产业技术基础雄厚,有较密集的智力资源和科技教育优势。 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及“科教兴国”战略力度 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具体实践,是 国内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因此,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启动绵阳科技 城建设,发挥绵阳的科技和军转民优势,把绵阳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生产 力,对带动四川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 四川省的经济整体素质,

11、对探索西部内陆省份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高科 技产业化,促进绵阳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实现绵阳科技城战略实施目标,把绵阳建设成为西部科技明珠,四川省的副 中心,按照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科技城的建设将重点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 创建成为西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生态环境。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绵阳科技 城的现代化程度、环境质量,高起点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加 快绵阳科技城建设步伐,促进绵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项目的建设是实施绵阳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需要绵阳市、科学城以及安县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中 心

12、城区的高密度发展、科学城新区的发展) 必然要求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先导, 城市交通急需在新的起点上、新的高度上、有新的更具战略眼光的交通基础设施来3承载其跨越式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在道路起点东北方向与绵安第二快速通道对接, 同时连同青安渡大桥和安昌河西岸,将提高区域土地利用价值,有效地解决区域路 网缺乏的问题,完善了道路交通路网建设。(3) 本项目是完善区域路网的需要本项目地处安县界牌镇片区,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解决区域路网缺乏 的问题,完善了道路交通路网建设。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路 网规划正进一步完善中。近年来,一批城市主干道路相继建成,但片区道路主次干 路、支路尚

13、未按规划完全建成,道路覆盖率较低,致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未形成纵 横交错的局面。该区域是科学城向西发展重要节点,也是区域内通乡公路较为密集的区域,车 流量较大,由于区域路网不完善,使得这些道路分流不畅,造成车辆通行效率低下。 因此在该区域内打通东西向道路已十分迫切,本项目建成将成为该区域区域交通的 重要通道,使该区域的道路交通组织更趋合理,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道路交通路网结 构,对区域内车辆的进出起到疏导和快速通行作用,大幅度缓解该区域的交通落后 情况,同时方便区域内居民出行,是的安昌河东西岸的往来更加密切。(4) 本项目建设是提升城市环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需要,是全力推进民 生工程的具体举措安

14、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本项目实施区域的城市建设步伐严重滞后,城市面貌差,城市基础配套设置状 况却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目前,该区域内有农田、厂房和住宅等,区域道路 虽已规划实施部分道路,但车辆通行仍不便,没有排水等基础设施,环境脏、乱、 差,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并通过河道流向市区,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 破坏, 由于该区域处安昌河绵阳城区段上游,区域的环境状况对城市水环境有重要 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落后影响了片区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项目的建设将 成为绵阳科学城“北拓西进”发展策略下进行城西北片区重要的战略。从经济辐射角 度分析,该区域处在绵阳市科学城和安县重要的发展轴线上,社会经济活动的互补 作用强,城市建设的相互激励、联动效应突出,有助于城市功能布局合理,促进城 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