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369272512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关于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

2、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课本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

3、高原部分)占2/35、我国的主要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峰。东西走向,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南列是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

4、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状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的沙漠。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5、四川盆地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的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二、中国的气候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我国夏季平均气温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 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6、东多西少降水多(火烧寮)和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 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5、我国重

7、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三、中国的河流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8、,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河是长江,汛期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多的是黄河。结冰期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长,开凿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9、地上河。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长、水量,流域面积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

10、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10、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13、我国长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1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具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是河套平原。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

11、高原。15、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边的汉江。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备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要想富先修路”二、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地位:1、特点:运输量大,连续性强,速度较快,受天气影响较小,运费较低2、地位:国内运输的大动脉亚欧第二大陆桥是一条横贯亚欧两大陆,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国际海陆联运通道起点:连云港终点:鹿特丹我国境内铁路起止点为:连云港、阿拉山口因为所经地区无论政治、经济、自然气候条件等,都比较优越,因此重要程度远超过亚欧第一铁路大陆桥(西伯利亚)3、铁路运输的发展青藏铁路建设全国铁路大提速夕发朝至春运票价浮动京沪“磁悬浮”

12、铁路三、公路运输1、公路运输的特点和作用A)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B)作用: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任务在自然条件复杂地区担负主要运输任务2、省道、国道与公路网3、公路运输与汽车产业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主要公路框架北京珠海同江三亚上海成都连云港霍尔果斯中国商标有几个?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问题1)制造技术、工艺落后设计能力优秀、制造水平低下2)汽车进入家庭成本过高驾照、保险、税费过高3)能源价格高涨4)公路建设与收费不合理全世界90%的收费高速路都在中国四、水路运输1、水路运输的特点:运载量大,运费低廉,投资少2、重要河港和海港主要河港: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主要海港

13、: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厦门、广州、湛江、香港、基隆、高雄3、京杭运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沿海航线五、航空运输1、航空运输的特点快速便捷、运费昂贵2、主要的国际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北六、新兴的管道运输1、管道运输的特点: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强、安全2、“西气东输”工程跨越黄河地理答题技巧有什么(一)读懂题意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

14、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看清图示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三)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四)表达清晰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15、。实用的初中地理学习方法简介1、课前预习。预习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同学们要将预习习惯应用到各个学科,地理也不能例外,但是,由于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很多知识都要落实到图上,所以在预习时,除了要结合地图来预习,同时,要做好标记,哪里懂了哪里有疑问,这样,课堂上就会更有针对性的听讲。2、认真听讲。相信大家都明白认真听讲的重要性,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上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努力完成老师发出的各项指令。因为老师上课之前是经过认真备课的,对每节课的过程都是精心设计的,每一步操作都是有目的的要达到一个效果的,如果你落了一个环节,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后续学习。如果疏忽课堂学习,带来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3、课后复习。温故知新,每次上完课后要及时复习,查漏补缺,发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