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9260671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杠杆原理的应用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下列选项中:_使用杠杆原理的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A.手推车B.筷子C.扫帚D.起重机吊臂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行车

2、手把(省力):吃饭用的筷子(费力):门(省力):撬棒(省力):羊角锤(省力):船桨(费力):钓鱼竿(费力):钢筋钳(省力):水龙头(省力):起重机(省力):手推车(省力):扫帚(省力)。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十一黄金周,小王出游时购买了20万元旅游保险金,对小王而言,这种购买保险的行为属于_。 A. 存款储蓄行为 B. 投资行为 C. 交换行为 D. 生产行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排除法。购买旅游保险金显然不属于存款储蓄行为,也不属于生产行为或交换行为,因此选B。保险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将风险转移,是减少危害、防范后患、保

3、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有效方法。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律的_。 A. 概括性特征 B. 普遍性特征 C. 规范性特征 D. 严谨性特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解析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其特征如下:(1)规范性特征。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不针对具体事或具体人,而是为人们规定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方案,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反复适用。(2)普遍性特征。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社会全体成

4、员有效,人人必须遵守。(3)概括性特征。法律是人们从大量的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4)严谨性特征。法律具有独特的逻辑结构,大部分由法律规范构成,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体现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故本题选C。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旧唯物主义只从客体、直观的形式以及人的受动性出发:而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

5、性: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能动与受动辩证统一的实践中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这个根本:就可以轻易排除A、D两个选项,而对于B项: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也可能只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故选C。22.“行政诉讼法不适用调解”是指_。A.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B.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C.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D.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6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故本题答案选A。5、下列选项中,对括号内(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良

6、心不安”这种里来谴责撒谎者的词汇也是有据可依的了。)的语句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_。 A. 善良的心地是谴责撒谎者的依据 B. 撒谎者自我谴责来自于他大脑中的前扣带回区域 C. 谴责撒谎者的依据是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 D. 撒谎者自我谴责源于他大脑中“自我控制”区域的干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由“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良心不安这种用来谴责撒谎者的词汇也是有据可依的了”可知,Greene和Paxton所做的实验为用“良心不安”谴责撒谎者提供了依据。故要理解画线句子,理清实验结果即可。分析可知,二人实验的结论是:保持诚实可能是人的天性,如果诚实,则行为和大脑没有矛盾,不需要自

7、我控制区域进行干预;如果撒谎,则违反了天性,自我控制区域激活度显著。与此最相符的为D项。C项迷惑性较大,该项的错误在于,实验表明保持诚实可能是人的天性。而C项所述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并非天性使然,且诚实也不能和正确认识是非、善恶画等号。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某大学生张晓发表的一篇原创文被杂志社收编,该文章的著作权归_所有。 A. 国家版权局 B. 杂志社 C. 学生所在的学校 D. 张晓本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案中作品的作者为张晓,故本题答案应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国家结

8、构形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我国是单一制国家B.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决定的C.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实行民族自治D.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决定的: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因此我国实行的是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注意两者的区别。民族自治:简单地从形式上来说:就是把某个民族聚集到同一个区域内:专族专区: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

9、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实行自治。它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数量:民族自治模式下: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利的地区只有一个:即划出来的专区。而民族区域自治无此限制:全国范围内:只要少数民族聚居形成一定规模:就可以设置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数量上是多个。关系:采用民族自治:专区专族:那这个民族和区域外的其他民族的关系中:区别和分隔会成为基本特点。该民族成员如果希望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希望文化、语言、宗教等得到有效保护:那他们就只能待在专区内:没得选择。他们也就被与其他民族和地区区别、分隔开了。中国至少有56个民族:如果都实施这样的民族自治:显然国将不国。而在民族区域

10、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流动:与其他民族相处:并在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当地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它促进的是一种融合与团结的关系。等级:民族自治模式下的自治区比较独立:比如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它实行的就是达赖一直要求的“高度自治”。巴斯克自治区自治法规定:巴斯克自治区享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拥有独立的议会、税收制度,巴斯克议会行使立法权:管理巴斯克政府,巴斯克地区的最高法院享有最高司法权。而在民族区域自治中: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除了是自治机关外:同时还是地方国家机关身份: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需要向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和报告工作:服从国务院。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单一制国家结

11、构下的一种地方政权形式:不享有脱离国家而独立的权利。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8、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_。 A. 全国大陆解放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土地改革完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消灭了存在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毛概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

12、体现了_、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主观和客观 B.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C. 理论与实践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认识是主观的,实践是客观的。所谓具体的统一指的是主观认识要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包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

13、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_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 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1

14、1、行政处罚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将_ A. 免予处罚 B. 不予处罚 C. 从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因为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2、茶壶盖上有孔是为了_。A.透气散热:更快冷却B.保持壶内外气压平衡:更好倒水C.外形美观,使人心情愉悦D.能闻到茶

15、叶浸泡所产生的香气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解析:茶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使作用在壶内外水面上的气压平衡。故本题答案选B。13、填入第2段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词语是_。A.创新模仿B.独辟蹊径亦步亦趋C.嫁接移植D.因地制宜人云亦云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第一空:“创新”指创造新的。“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因地制宜”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结合文段可知:B先生强调的是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没有提到创新的方面:也没有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法。故可排除A、B、D。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在实施前后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这说明这部法律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