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368447054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上册)(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绪 言化学的作用:环境、材料、信息、健康、能源、生命(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和物体的区别和联系:物体物质定义由物质组成,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用途的东西(如玻璃杯、桌椅)占有空间、具有质量、具有特性的东西(如玻璃、木材等)区别物体及其运动为物理学科主要研究对象,物质为化学学科主要研究对象联系一个或多个物质组成物体(如冰块由水这种物质组成)化学发展史1古代(物质变化探索阶段):主要有铁器、青铜器、纸、火药、制陶等。2近代(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道尔顿(英)

2、创立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意)创立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捷列夫(俄)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3现代(合成新物质的阶段)除化学本身发展,与其他学科合作催生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分支。注意:绿色化学中绿色与颜色无关,是指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且对人体有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新物质)生成。伴

3、随现象物质的形状、体积或状态等的变化,也可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当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化变)过程中同时发生蜡烛熔化(物变)。实例破碎、熔化、水的蒸发铁生锈、燃烧、食物变质、烧制陶器注意: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变化,但发生上述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无色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氧;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以小气泡形式放出等都是物理变化。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燃烧引起的爆炸(火药)属于化学变化,由压强改变引起的爆炸(自行车爆胎、高压锅炸裂)属于物理

4、变化。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稳定性等性质确定: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获知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常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吸水性、挥发性等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眼、耳、鼻、手等)感知或仪器测之3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当外界条件改变,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Tip:闻气体的方法扇闻法;操作要领:用手轻轻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见右图)物质的变化、性质的

5、关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区别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需要一定时间实例汽油能燃烧,酒精易挥发汽油燃烧、酒精挥发联系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1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科学,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记录物质名称,观察记录其形态、外观等观察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观察记录生成物质的形态、外观等描述实验:仪器的正确选择、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注意:描述实验现象时,要区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切忌把实

6、验结论当作实验现象,如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一般不会出现物质的名称,物质名称一般出现在结论中。2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Tip:提出问题再猜想 制定计划来实验 收集证据后解释 反思评价与交流。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材P12探究)1观察和描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点燃前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外部为石蜡,烛芯为棉线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并闻一闻气味红色(或其他颜色)圆柱状固体,有特殊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很容易切开,石蜡在水中不溶解,浮在水面上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及其火焰发光、发热

7、,蜡烛熔化,烛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石蜡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处于外焰部分的火柴梗变黑(炭化)最明显,焰心部分几乎无变化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取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蜡烛有白烟产生蜡烛燃烧时先熔化再汽化,形成石蜡蒸气;熄灭后石蜡蒸气遇冷变为石蜡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白烟有可燃性,说明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2注意:1蜡烛燃烧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

8、,又发生了物理变化。2蜡烛燃烧时也会产生黑烟,它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3外焰处的石蜡蒸汽与氧气接触面积大,反应最剧烈,最明亮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扩展:烟(固体小颗粒)、雾(小液滴)、光(固体燃烧产生)、火焰(气体燃烧产生)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呼出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仪器: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步骤: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用玻璃片(毛面线下)先盖住瓶口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注意瓶内不要留有气泡)。将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小心移开玻璃片,将导气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缓缓通入气体,当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表明

9、气体已满。用玻璃片小心地将集气瓶在水下盖上,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适用范围: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注意:1排水法收集气体用手压住集气瓶,防止水的浮力使集气瓶上浮而漏气。2若收集到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正放;反之倒放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比实验法操作现象结论瓶内充满无色气体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燃着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儿后熄灭;在盛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氧气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变化;被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10、水蒸气参考信息: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液,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O2具有助燃性)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充足。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注意:1二氧化碳含量高不是木条熄灭的唯一原因,不能据此设计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2一般要求是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使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更明显3对比实验要求控制变量,每组实验只探究一个影响因素,除要比较的变量因素外,其余变量都应控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1.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1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教材P17、P152-152)试管试管刷烧

11、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滴瓶圆底烧瓶坩埚钳蒸发皿水槽量筒锥形瓶托盘天平集气瓶药匙陶土网分液漏斗2常见仪器用法: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需垫陶土网(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计量)、集气瓶(收集)、漏斗、滴瓶存放仪器的及区分:广口瓶(固)、细口瓶(液)、滴瓶(液)、集气瓶(气)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药品取用:取用药品状态仪器块状/大固体颗粒镊子粉末/小颗粒固体药匙/纸槽少量液体胶头滴管量取液体量筒二、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见教材P18)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爆炸品有毒品腐蚀品

12、H2、CO镁粉白磷等火药水银等浓硫酸等取用药品的原则三不原则不触摸、不品尝、不近闻(扇闻法)节约原则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剩余药品处理原则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固体药品的取用药品取药品仪器方法块状药品取用镊子粉末状药品取用药匙或纸槽一定量固体托盘天平一放:放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二调:调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分度盘中央;三测:左物右码,被测物放左盘(称量干燥固体药品在天平两盘内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易潮解、有腐蚀性的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四

13、读: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五收:砝码收回砝码盒,游码拨回零刻度处托盘天平简记口诀:一放平,二调零,三调螺母梁平衡。先放大,后方小,左物右码要记好。如若物码位置反,本来相加变相减。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较多液体倾倒法先将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手心,试管略倾斜,试管口和试剂瓶紧靠,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倾倒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放回原处。(一倒二向三斜四靠五还原)注意:标签向手心防止试剂流出,污染腐蚀标签瓶塞倒放:a防止腐蚀左面;b防止污染试剂立即盖上瓶塞:防止试剂挥发取用少量液体滴加法工具:胶头滴管使用方法:中指和无名指夹住胶头滴管,拇指和食指捏动胶帽注意事项:不要将滴管伸入容器内

14、或接触容器内壁取液后保持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放,以防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用后不要直接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滴管用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清洗)不能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吸取其他试剂;专用滴管,专瓶专用取用方法:a吸取液体之前,先要挤压胶帽排出滴管中的一部分空气,再将滴管伸入试剂瓶液面以下,松开胶帽,吸取液体b滴液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于试管正上方取用一定量液体量取法取用工具:量筒读数:三点一线(眼睛、刻度、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仰视:读数实际值俯视:读数实际值Tip:俯大仰小(虎大羊小)所得液体体积:仰视测量所需测量俯视测量所需量取用方法:a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线;b再用滴管加至刻度线三、物质的加热1加热工具:酒精灯两查:灯芯是否平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