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6842150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高考越来越近,只有了解高考卷子的答题规则才能有效精准复习,答出高分。老师就高考各科评分细则总结给大家,以便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予以掌握,尽早规范答题,学的好还要考得好!高考地理评分规则真题回顾(一)(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

2、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评分细则(1)标准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其他答案:河流含沙量大或河流携带泥沙多或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或河口三角洲面积大或泥沙堆积、沉积(2分);冬春季河流水量小或处于枯水期,河床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量小,湖岸出露面积大(2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或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低),使

3、表土疏松(或土质疏松)(2分)。错误答案:只答“泥沙多”(0分);“西风从中亚、西亚携带沙尘堆积”(0分);只答“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量小”(0分);“土质疏松”“过度开垦”(0分)。(2)标准答案: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2分),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1分)。(说明: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满分5分)其他答案:冬春季干旱或土地干燥(2分);沙源东部为河谷,狭管效应,风力强劲(2分);大风天数多(2分);湖面摩擦力小(2分)。(最多得5分)错误答案:只答“降水少”或“植被破坏”或“西北风”或“山地摩

4、擦力小”(0分)。(3)标准答案:(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2分);侵蚀路基(和路肩)(2分);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2分);影响运行列车安全(1分)。其他答案:铁轨上沙粒沉积(2分);对铁路损害大(2分),对列车产生危害或影响正常行驶(2分);造成交通事故(1分)。错误答案:风化侵蚀路基(0分);对列车产生影响(0分);影响列车速度、方向(0分)。(4)标准答案:(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2分)。(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2分),设置石(草)方格沙障(2分)。其他答案:设立阻沙屏障(2分);(生物措施)种

5、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或单答提高植被覆盖率(2分);增加绿化面积(2分)。答“工程措施”“阻沙措施”“固沙措施”“生物措施”只得2分。错误答案:设立护栏(0分);防护网(带)(0分);防河大坝(堤)(0分);增加绿化面积(0分);只答“植树造林”(0分)。真题回顾(二)(2015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1)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

6、,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2)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评分细则(1)标准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其他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气温高降水多。(3分)需要防范的问题:防止晒伤;气温高,容易中暑;动植物种类非常多,有些动植物有毒,防止吃到有毒的食物和被毒虫叮咬,动植物遗体易腐烂,防

7、止有毒的气体等。(3分)(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错误答案: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0分)需要防范的问题:旱涝灾害、缺氧、冻伤。(0分)(2)标准答案: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其他答案: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机车制造业、电子通信制造业、建筑材料、管线制造业等。(4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错误答案:钢铁厂、机械厂、机车厂、建筑材料厂、管线制造厂等。(0分)真题回顾(三)(2015

8、全国文综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

9、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评分细则标准答案:季节:冬季(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1分),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2分)。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1分),

10、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2分)。其他答案:季节:冬季(2分)。依据:当地上部分气温低于地下部分时,热棒散热。因此冬季时,地上部分气温低于地下部分,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3分)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热棒倾斜可以增大与铁轨路基的接触面积(1分),巩固铁轨下的路基(2分)。错误答案:季节:夏季(0分)。依据:冬季地温低于气温(0分),增大接触面积(0分)。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固定路基(0分),保护铁轨(0分),保护冻土(0分),有利于列车正常运行(0分)。.下面这些地理知识点,大部分已经成为得分点,说明它们的价值所在,赶紧看吧,对你的备考很有帮助!描述类:多为看图归纳 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

11、河流、等值线等等) 自然特征的描述(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地质状况) 人文特征的描述(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环境状况) 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气候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人口分布、植被分布等) 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盐碱化过程、天气变化、风向变化等) 多个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原因分析类 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以下:逆温、温度

12、变化原因、温差大小、光照强弱、降水、气压、天气、气候、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盐度、洋流、渔场、赤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水能、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地貌成因、地质构造、河流水文变化、旱涝、岩石成因、缺水原因、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迁移、逆城市化 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评析类(或者布局是否合理)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线(点)、商业中心等。分析的时候注意有利和不利的。 开发与环保类一般要先答出某地区的资源状况,再答出开发这种资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样的环

13、境问题。 危害、措施及治理类如能源措施、某工业区的整治、某环境问题的措施、某大河流的治理 意义类一般包括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环境意义 画图类多为画地形剖面图 特征问题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

14、)、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的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区位分析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农业区位: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工业区位: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经济因素:资源、市场

15、、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城市区位: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教、旅游旅游(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区位: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工农业基础条件(好);资源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市场条件(广阔);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旅游条件(丰富,地域组合好);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