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834264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4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选题(共60题)1、“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应用【答案】 B2、李勇是一个内向的男生,到了青春期尤其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看到人群就绕道走。李勇这种情况属于()。A.焦虑症B.恐惧症C.孤独症D.抑郁症【答案】 B3、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答案】 B4、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A.感知运算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答案】

2、 B5、韩老师常常说方琼勤奋努力,孙彤细致严谨,李冰诚实可信。韩老师描述的这些心理特征属于( )A.能力B.性格C.气质D.情绪【答案】 B6、初中生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小黄的这种性格特征属于()。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 A7、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答案】 A8、不属于平时考查的方式有()A.口头提问B.单元测验C.考试D.检查书面作业【答案】 C9、学校通过大会报告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A.群众性活动B.

3、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班级活动【答案】 A10、(2021年下半年真题)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参观法【答案】 B11、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为主。A.获得直接经验B.进行社会实践C.获得间接经验D.进行科学实验【答案】 C12、颜回评价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说明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遵循()的原则。A.因材施教B.说理疏导为主和纪律约束相结合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D.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答案】 B13、根据富勒等人的

4、教师发展阶段论,衡量教师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 )A.生存B.情境C.未来D.学生【答案】 D14、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学生学习的要求D.课程组织方式【答案】 C1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答案】 C16、“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体现了()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无用论D.内发论【答案】 B17、张三高考落榜后大哭一

5、场后,心情变得好多了。这属于情绪调节中的() A.转换认知B.自我暗示C.期望调节D.适当宣泄【答案】 D18、张老师发现。小雨同学在平时课堂上.总是喜欢第一个举手发言,但是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并不高,那么小雨同学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C19、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 )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答案】 B20、上植物的叶一课时,老师讲叶的光合作用,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植物与空气、水、太阳(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要学会保护自然

6、。这一过程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B.巩固性C.量力性D.因材施教【答案】 A21、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A.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B.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C.感觉适应D.抑制作用【答案】 A22、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答案】 D23、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 )特征。A.挫折感B.耗竭感C.去个性化D.低个人成就感【答案】 C24、韩娥唱歌

7、之后,她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答案】 A25、王建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没有直接提出批评,而是表扬认真听讲的冯军。王建看了看冯军,也开始认真听讲了。该老师使用的课堂理方法是( )A.直接干预B.替代强化C.团体警觉D.处理转换【答案】 B26、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A.

8、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答案】 A27、爱弥儿是()的教育代表作品。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杜威【答案】 B28、课程开发应该包括教育目标的确立、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环节。该论述对应的课程编制模式是()。A.过程模式B.目标模式C.评价模式D.开发模式【答案】 B29、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课程理论的是()。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答案】 A30、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

9、容,而是在于他的()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答案】 C31、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孤僻内向。其气质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 D32、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乌申斯基【答案】 A33、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时,()提出了“庶一富一教”的思想。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答案】 A34、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B.加德纳C.华生D.韦克斯勒【答案】 B35、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 )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10、。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答案】 C36、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为标志的。A.终身教育导论B.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答案】 C37、老师经常自觉的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和总结,以不断的改善自觉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觉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A.教学实施B.教学研究C.自我发展D.教学反思【答案】 D38、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 )。A.正强化B.替代强化C.负强化D.

11、自我强化【答案】 C3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答案】 A40、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提高学校教育质量C.促进生产力发展D.提高升学率【答案】 A41、在三结合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答案】 B42、教师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A.编写教案B.设计教法C.设计板书D.做好备课计划【答案】 B43、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A.劳动B.模仿C.学习D.本能【答案】 B44、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 )的表现。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选择性D.知觉恒常性【答案】 B45、比较准确地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的是()。A.开而弗达B.各因其材C.及时而教D.学不躐等【答案】 A46、(2021年下半年真题)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A.道德经B.论语C.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