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368296308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4广东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答案】 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答案】 A3、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A.教科

2、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B.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C.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D.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答案】 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 B5、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熔点比生铁的低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答案】

3、D6、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 A7、下列关于活动表现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活动表现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C.活动表现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只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答案】 B8、“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

4、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答案】 B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 C10、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

5、是()。A.以系统观做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答案】 B11、化学教师在开展下学期的化学教学前。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对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12、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

6、 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答案】 A14、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答案】 A15、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经历B.讨论C.认同D.形成【答案】 D16、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 C17、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

7、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答案】 C18、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0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单宁酸中含有76个碳原子C.单宁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单宁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38:26:23【答案】 A19、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只有B.只有C.只有D.【答案】 D20、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遵循的分组原则是( )。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B.组间异质、组内异质C.组间同质、组内同质D.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答案】 A21、叶老师在结课时说: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B22、化学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发展B.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C.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D.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答案】 A23、衡量化学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如何的决定性

9、因素是( )。A.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B.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C.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D.学生的实际能力【答案】 B24、手机芯片是一种在半导体材料上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模块。下列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A.铝合金B.单晶硅C.二氧化硅D.硅酸盐【答案】 B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B26、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B.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C.转变教

10、师的教学方式D.改变化学课程的结构【答案】 A27、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A.教学目标评价B.教学手段评价C.教学内容评价D.学业评价【答案】 D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B29、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A.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B.物质的化学变化C.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D.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1、【答案】 B3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 )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31、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A.NaHSO4和Na2SO3B.HCl和HAcC.NaH2P04和Na2HP04D.NH4Cl和NH4Ac【答案】 C3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答案】

12、C3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34、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居里夫人发现镭【答案】 B3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答案】 C36、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37、学生在学习了钠、钾的性质后,总结出碱金属的一般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分析法B.归纳法C.演绎法D.类比法【答案】 B38、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