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6822336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6.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一章绪论2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3骨伤科学发展简史 正骨学是研究防治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骨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476-公元220年的战国、秦汉时期,伤科基础理论已基本形成,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为中医骨伤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2: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伤科诊疗技术进一步发展。晋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是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方法并沿用至今。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3:隋代巢元方著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有世界上关于,有世界上关于骨折内固定的最早记载。骨折内固定的最早记载。4 4:唐代王焘著:唐代王焘

2、著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最早将伤科疾病分为最早将伤科疾病分为外损和内伤两大类。唐代蔺道人著外损和内伤两大类。唐代蔺道人著仙人理伤仙人理伤续断秘方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4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5 5:朱橚主编的:朱橚主编的普济方普济方书中介绍了用悬吊带快速牵引书中介绍了用悬吊带快速牵引复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书中还描述了伸直型桡骨下复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书中还描述了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比科勒(端骨折,比科勒(collecolle)报道的早四百年。)报道的早四百年。6 6:吴谦等编著的: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心法要旨(公元(公元174917

3、49成书),在骨折的治疗方面总结了成书),在骨折的治疗方面总结了“摸、接、端、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提、按、摩、推、拿”八种整骨手法。八种整骨手法。5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省市逐步建立中医院校,培养中医骨伤科学人才,建立了中医骨伤科学研究所(院)。很多城市、地区和县建立了骨伤专科医院及中医院设立骨伤科,目前规模较大的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有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等。1958年,方先之、尚天裕等编写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治疗骨折的四项基本原则。此原则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至今。6中医正骨学医学宣

4、教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共同发展的政策鼓舞下,中医骨伤科学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足+母)趾外翻及相关畸形”,山东文登整骨医院“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手部大范围多元组织毁损的研究”等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骨折定义: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第一章第一章 骨折概论骨折概论8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一 骨折病因(一)外力作用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肌肉牵拉4累积性力(二)病理因素9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

5、作用的部位(车轮碾压胫腓骨)2、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远离暴力、力作用部位(如colles骨折)直接暴力引起骨折直接暴力引起骨折间接暴力引起骨折间接暴力引起骨折10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3、肌肉拉力:肌肉附着处骨折(髌骨在未直接着地发生的骨折)。11肌肉牵拉引起骨折肌肉牵拉引起骨折4 4、积累性劳损:长期、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外力,应力反复、轻微外力,应力积累发生骨折积累发生骨折,如远距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及腓骨下骨骨折及腓骨下1/31/3骨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折称为疲劳性骨折。姚明踝关节应力性骨折姚明踝关节应力性骨折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病理性骨折:骨骼疾病,

6、轻微外力即可发生。(脆骨病、骨肉瘤、佝偻病、骨髓炎、肿瘤等)12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二 骨折的移位 临床常见的移位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13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骨折的分类14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一、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15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 二、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的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等。2)不稳定性骨折:骨

7、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的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16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三、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分类1)单纯骨折 无并发重要血管、神经、肌腱和内脏损伤2)复杂骨折 有并发重要血管、神经、肌腱和内脏损伤3)不完全骨折 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4)完全骨折 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17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四、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1)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如右图)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纵轴成一定角度。(如右图)18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3)螺旋形骨折:骨折线成螺旋状。(如右图)4)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

8、二块以上。(如右图)19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 5)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干骺端骨折。即坚质骨嵌插于松质骨内。(见右图)6)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如脊椎骨,跟骨。(见右图)20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椎体压缩骨折21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7)裂缝骨折:骨质发生裂隙,无移位,多见于颅骨、肩胛骨等。8)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有时成角畸形不明显,仅表现为骨皮质劈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而得名。9)骨骺分离: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和骨干的分离22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桡骨远端青枝骨折23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

9、分类根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1、新鲜骨折:伤后数日至三周以内。2、陈旧骨折:三周以上。24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根据受伤前骨折是否正常分类1)外伤性骨折2)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骨结核、骨肿瘤)25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三节第三节 骨折的诊断骨折的诊断26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全身表现休克发生可能:大的骨折、严重的开放骨折原因:广泛的软组织伤、剧烈疼痛、大量出血、内脏损伤体温血肿,一般不超过38 27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局部表现一般表现:局部疼痛和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特有体征:1)畸形)畸形2)异常活动)异常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擦音或骨擦感v三者有其一即为骨折三者有其一即为骨折v三者

10、均无不等于没有骨折三者均无不等于没有骨折 28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骨折后的病史(暴力的大小、方向、性质、形式及其作用的部位,受伤的时间伤后肢体功能等)询问对指导检查、及时诊断、迅速作出治疗方案十分重要。29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临床检查:u1、望诊(表情,步态等)u2、触诊(摸诊)u3、测量(患健肢体的长度、周径)u4、血管神经检查(观察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情况)30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一 望诊31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二、摸 诊1.意义u摸压痛u摸畸形u摸肤温u摸异常活动u摸弹性固定 脱位的关节保持特殊的畸形位置,在摸诊时手中有弹力感。u摸肿块32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触摸法 33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叩击

11、法34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以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端移位情况,对于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骨折的X线检查35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片。如掌骨和跖骨拍正位及斜位片,跟骨拍侧位和轴心位,腕舟状骨拍正位和蝶位。有时不易确定损伤情况时,尚需拍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X线片,以便进行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轻微的裂

12、缝骨折,急诊拍片未见明显骨折线,如临床症状较明显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复查。骨折的X线检查36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四节 骨折的并发症 37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一)早期并发症 u休克u脂肪栓塞综合征u感染 u血管损伤 u神经干损伤 u缺血性肌挛缩u内脏损伤(肺、肝、脾、膀胱、尿道、直肠)u骨折进入关节(骨筋膜室综合征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38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前臂骨筋膜室综合症(1)(1)早期肌肉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开始受压早期肌肉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开始受压(2)(2)若骨筋膜室内张力继续增加,肌肉的血若骨筋膜室内张力继续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可以完全丧失,但远侧的动脉搏动还液供应可以完全丧失,但远侧

13、的动脉搏动还可以存在。所以临床上不能以此作为安全的可以存在。所以临床上不能以此作为安全的客观指标客观指标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39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神神经经损损伤伤40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二)晚期并发症 u坠积性肺炎u褥疮u泌尿系感染和结石u骨化性肌炎u创伤性关节炎u关节僵硬u缺血性骨坏死u骨生长畸形 41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五节 骨折愈合过程 42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第一阶段:血肿机化期(2周)骨折后断端血肿于伤后68小时内即开始凝成血凝块,局部坏死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骨折断端因血循环中断,逐步发生坏死,约有数毫米长。随着红细胞的破坏,纤维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增生侵入,血肿逐渐演变成纤维结缔

14、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称为纤维性骨痂。此期相当于损伤三期辨证的早期,以气滞血瘀为主要临床表现。43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第一阶段:血肿机化期(2周)骨折端骨坏死骨折端骨坏死 组织出血的血凝块组织出血的血凝块 无菌性炎症反应无菌性炎症反应(新生毛细血管、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肉芽组织肉芽组织 纤维组织纤维组织 44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血肿机化演进期示意图45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骨折后,断端处内外骨膜增生肥厚,内外骨膜与骨皮质由成骨细胞的增生而分别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这种成骨方式称之为骨膜内成骨;由血肿机化而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大部分转变为软骨,软骨细胞经过增生

15、、分化,在断端之间形成髓腔内骨痂和环状骨痂,统称为中间骨痂,这种成骨方式称之为软骨内成骨。当内外骨痂和中间骨痂会合后,又经过不断钙化,其强度足以抵抗肌肉的收缩、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此期相当于损伤三期辨证的中期,以营血不和为主要临床表现。46 第二阶段:原始骨痂形成期第二阶段: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周)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第二阶段: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内、外骨膜的成骨细胞内、外骨膜的成骨细胞 骨样组织骨样组织 内骨痂、外骨痂内骨痂、外骨痂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 软骨组织软骨组织 环状骨痂、腔内骨痂环状骨痂、腔内骨痂 骨折愈合骨折愈合膜内化骨

16、膜内化骨 软骨内化骨软骨内化骨 膜内化骨过程短、愈合快膜内化骨过程短、愈合快 ,临床上应防止较大血肿,临床上应防止较大血肿 47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原始骨痂形成期示意图原始骨痂形成期示意图48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 第三阶段:骨板形成塑型期(8-12周)骨小梁的排列不规则骨小梁的排列不规则 规则规则 应应 力力49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三阶段:骨板形成塑型期(8-12周)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且排列逐渐规则致密,骨折断端经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形成骨性连接,这一过程大约需要812周。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加强,应力轴线以外的骨痂逐渐被清除,并且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骨的正常结构,最终骨折的痕迹从成骨细胞大量产生,钙盐也逐渐在成骨细胞周围沉积下来,纤维组织逐渐变为骨组织。此期相当于损伤三期辩证的后期,以肝肾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50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第三阶段:骨板形成塑型期(8-12周)51中医正骨学医学宣教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反常活动;(勿试)X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无异常;去除外固定后,上肢向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