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7980379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大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所施的文治教化的总称。文化结构文化是有多层次构成的一个有机人文地理学概论中,提出了四个特性:即1区域性2综合性3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的民族聚居区,已含贬义,特别是稠密,地势高亢的地区人口稀疏水源充足的地区人口稠密,水源短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人文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邮电通讯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消费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聚落地理学文化景观学文化生态学语言及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

2、要有以下几种:1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叫人文地理学(大英百科全书, 1980 年版)。2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 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届购得一门近代科学被称为人文 地理学。3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金其铭)4研究人地关系地与系统的形成、特点、结构和发展趋向的科学。(吴传钧)5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张文奎)以上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达虽然不尽一致,但其基本观点却有相似之处,即:人文地理学研究 地表各种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人文关系的空间分布或低于系统。其目的是要阐明各国、

3、各地 区人文现象的空间结构和地域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或者说, 是从区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 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一)社会性人文象现实社会现象,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自然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即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人文地理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和动态的观点。(二)区域性人文地理学的区域性源于地理学, 确切的说是自然地理学的区域性,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极有鲜明的 区域性,生活在不同

4、区域的居民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面对着不同的劳动对象, 采取着不同的劳 动方式,因而创建了不同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如:我国的民居形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屋顶的坡度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减少。 再如: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农业文化景观截然不同(三)综合性综合性原则是地理科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任何一种人文景观的形成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分析这些人文景观时,要用系统 的、 综合的观点,绝不能一叶蔽目, 不见泰山,也不能盲人摸象, 否则便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其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设计学科的多元性,在研究方法上,即要运用传 统的定性描述方法,不要运

5、用历史法,图表法,实地考察法,资料分析法,同时还要尽可能使用新的研究 手段,如:计量法,数理统计法,GIS 系统以及卫片等,在学科方面人文地理学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社会学、 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人口学、 甚至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否则便不可能成为一名5%)中纬度地区人口密度(80%),低、高纬度人口稀疏(20并提出了人类有四个进化中心。种族一源论:认为所有人类种族本源出逐渐成为国际间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厚的自然地理学基础,才能透彻的分析认为地理事象的科学分布规律文化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优秀的人文地理工作者。张文奎先生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中,提出了四个

6、特性:即1区域性2综合性3统一性:是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统一与结合,认为只有具备深厚的自然地理学基础,才能透彻 的分析认为地理事象的科学分布规律,人文地理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达到人地关系的统一与协调。4预测性:古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埃拉托色尼则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即 Geogrophe 。被称为 理学之父”。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 冯 洪 堡:一、因果原则 二、综合原则。三、范围原则。在洪堡之后,经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1833 1905)、拉采尔( 1844 1904)等人的 努力又创造出地理学的第三原则,即范围原则。李特尔(德) 是公认的近代科学人文

7、地理学的创始人。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主要的外在动力有三:一是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使整个世界的轮廓完全呈现在人类面前。 二是科技革命的推动,对被称为 学之母”的地理学的冲击。三是其他学科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一)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人文地理学的应用性、 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3人文地理学由过去的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如计量地理学、 实证主义等。4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应用于人文地理学, 极大地提高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 准确性及工作 效率。如 3S 手段的应用。5人 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

8、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文化概念(一)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 泰勒(18321917)的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 风俗 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二)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 这类模型由显性的和隐性的;其符号也像人 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 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 核心; 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三)辞海1989 年版下册 4022 页

9、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教化的总称。文化结构文化是有多层次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的扩散某种文化一旦形成以后, 便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或传播,人类早期的文化扩散主要是通过 士兵、商队、船队、使者等向外传播,因而速度缓慢。而现在的文化扩散可通过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 其 速度十分迅速。的地理学的冲击。三是其他学科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一)现代4预测性:古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

10、师。埃拉托色尼则代表)认为不同种族源于不同的祖先,非洲、欧洲、亚洲都是种族的性人文地理学的区域性源于地理学,确切的说是自然地理学的区域性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扩展扩散文化传播和扩散有两种重要形式:迁移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使该文化占据的空间越来 越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迁移扩散:是指拥有某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迁移扩散往往是跳跃式 的,宗教传播常采用此种传播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

11、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地域单元语 言2划分指标:划分形式文化区的主要指标是宗 教3形式文化区的主要特征是存在三个环带:即核心地区: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该文化区的几何中心。外围地区:该文化的影响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过渡地区: 与相邻文化区的界线是带状的。功能文化区 (又称异质文化区): 按行政或某种职能划分的文化区被称为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不要求区内文化特质全面的一致性, 因而又称为异质文化区。 而常常是政治、社会与经济 职能的辐射区。 如: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主教区、一个选举区、一个农场等都可划分为 一个职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相比,也有一个核心区

12、, 但其边界并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 而是一条准确的线。 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形成机制不同,两者是不相同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实相互重叠,彼此有 高度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是由于宣传或人类活动的原因,群众感到实际存在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职能文化区的差异性:乡土文化区与职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 既无功能中心, 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质的一致性。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是指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所叠加的人类文化产品,或者说。 人文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美国人文地理学家苏尔的定义)文化整合: 是指在一个文化

13、单位内,各文化层次以及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 联系的整体。人地关系论(一) 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世界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决定因素,一切社会 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代表性人物,拉采尔和森普尔。评价:如何评价地理环境决定,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无庸置疑,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及其重大 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人和生产力的公布、房屋形式、种族特征等)便认为人类活动完全 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 掩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供、求

14、矛盾),因此该理论的立论是错误的。(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可能论认为: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 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外, 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 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 (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 心理因素)。 同样的 环境可以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与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性, 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 择能力。代表性人物: 法国的白兰士和其学生白吕纳。来分析人地关系的。它的内涵是:人在对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的各种却有相似之处,即: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各种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是在

15、兰迪和诺特斯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五阶段分别是:(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评价:可能论是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在认识人地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该 理论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认为不能用环境控制解释一切一生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心辐射了 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承认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某些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也有生理适 应能力,而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这与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的有机体牌被动地位的观点截然 不同。(三)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适应论认为: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 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