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715643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提升作业三十七宋明理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十七宋明理学(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思想格局的根本转变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面临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解析】选B。材料“魏晋时期”“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门阀士族势力壮大,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故门阀士族敢于批判名教礼法,故B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但思想格局并未出现根本转变,故A错误;“社会精

2、神信仰的全面缺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也无法体现,故C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信仰仍然存在,并未被破坏,且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不利于封建信仰的巩固,故D错误。2.(2021烟台模拟)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D.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重点解读“然而”之后所强调的内容,即佛道兴盛、儒学受到剧烈冲击的状况,这体现了儒学发展的困境,D正确。A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材料

3、体现的是佛道兴盛、儒学衰落的情况,没有“合一”的内容,B错误,排除;隋文帝强调儒家规范,但并没有强调推行佛道,C错误,排除。3.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C.积极应对佛教思想的冲击 D.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解析】选D。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的有关问题。结合道家在唐代的特殊地位以及“道举”设立的具体因素可知这是唐代统治者治国策略之一,因此是政治需要,D正确。题目设问引导词考查的是主观目的而不是结果或者影响,A、

4、B都属于客观结果,排除;设置“道举”与唐统治者将老子追认为始祖有关,与佛教冲击无关,排除C。4.宋初的儒家学者以对待杨墨(杨子、墨子)的态度对待佛教,予以排斥。宋中叶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B.市民兴起瓦解理学统治C.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发展D.儒学对佛教的吸收融合【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佛教由被排斥,到宋中叶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崇佛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宋代理学建立,理学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产物,D正确;儒学是社会的主流文化,A错误;此时理学建立,不是瓦解,B错误;两宋时期处于民族政权并立

5、时期,社会并不稳定,C错误。5.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一定的自然观符合题意,故D正确;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故A错误;材料并未提及精密的体系和三纲五常,故B、C错误。6.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

6、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秉赋之自然”。这说明()A.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解析】选A。“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吾人秉赋之自然”肯定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使然,这种价值取向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A;材料体现了明末儒家学者肯定个人的生命、情感等世俗价值,不能得出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故排除B;当时经济领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经济并没有在明末发生转型,故C不符合史实;D符合

7、史实,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7.(2021怀化模拟)朱熹的伦理道德思想,追求“内圣”与“外王”合一,注重修身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人们艰苦努力,长期不懈,使道德戒条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这一思想()A.体现了理学的思辨化趋势B.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C.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D.突出强调封建等级合理性【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朱熹注重修身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道德戒条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这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C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排除。8.(2021年湖南适应性测试)清代乾嘉学派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如戴震提出“理者,存乎欲者也”,焦循也强调“

8、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以上材料反映程朱理学()A.被乾嘉学派修正B.在清代已经衰落C.遭清代学者反对D.不承认人的欲望【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遭到清代乾嘉学派的反对,C正确;乾嘉学派不属于程朱理学的继承者,谈不上修正,排除A;理学在清代并未衰落,也受到乾嘉学派之外部分学派的尊重,排除B;程朱理学是部分地承认人的欲望的,排除D。9.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 【解析】选A。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9、陆九渊主张不拘泥于对外在的经书的探究,而强调内在的反省和发现,这体现了心学的思想特色,A正确。B与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排除;不拘泥于古代经书不能等同于可以自由阐释或者否定儒家经典,C、D错误,排除。10.王阳明将陆九渊“本心”的概念发展为“良知”。在王阳明的弟子王畿进一步阐发“良知”的基础上,李贽又将“良知”的概念发展为“童心”。这表明,陆王心学()A.衍生出思想解放倾向 B.传承了士林实学风气C.颠覆了儒家思想核心 D.开创了三教合流局面 【解析】选A。结合题意可知王阳明、李贽对陆九渊所提倡的“本心”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追求良知和真实,这体现

10、了明清时期知识分子企图摆脱传统思想束缚的迫切愿望,A正确。材料与实学风气无关,排除B;C中的“颠覆”说法错误,排除;三教合流始于魏晋隋唐时期,而不是明清时期,D错误,排除。11.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至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是()A.知行合一 B.致良知C.人悦易从 D.随材适性【解析】选D。根据材料“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至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人的所得所悟取决于各人的本性,因此要因材施教,故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应是随材适性,D正确。12.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

11、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秩序,故A正确。宋明理学融合释、道、儒观念,是思想融合的体现,而不是三教一统,故B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强调经世致用,但没有致力于政治改革,故C错误。理学的世俗化,有利于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觉醒庶民大众,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

12、12分,共24分)13.(2020绵阳模拟)(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程朱理学在社会伦理观方面最受人诟病的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发根究源,其并非禁欲主义“存天理,灭人欲”,问题不是如何解释“灭”字,而是如何解释“人欲”。在程朱理学中,人欲是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与人欲对应的概念是人心,“人心泛指一切欲望,私欲则专指过分追求利欲,违背道德原则的欲念,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去除一切人心、一切感性欲望,而是以道德意识克服违背道德原则过分追求利欲的意识”。“站在理学的立场上,夫妇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人伦的正当表现,甚至具有天地合德的本体涵义,而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引诱已婚的异性并破坏他人的

13、家庭便是人欲,这个界限是不言而喻的”。按照有些人的可笑理解,理学家既然要去人欲,灭人欲,那大概应该像和尚一样才对了。清朝对程朱理学的阉割与歪曲材料二在西方,人们把程朱理学称为新儒学。新儒学的改革由朱熹完成。朱熹把孔孟置于正宗,又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和张载、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颢)思想以及佛家高度一元化的哲学与道学无为的思辨精神,整理融合,形成了一个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宋元明清,几代统治者把二程和朱熹、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程朱理学在900年间,成为了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认理践履的主要内容。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程朱理学在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

14、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中华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程朱理学: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1)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概括作者对程朱理学中“灭人欲”的认识,并结合所学评价“存天理”这一思想成果的政治功效。(8分)(2)材料二中认为程朱理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新”在哪里?宋元明清的几代统治者将程朱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何在?(8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程朱理学的进步性及其消极影响。(9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第(1)题认识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得出;“政治功

15、效”可以从当时中国存在的政治制度与该思想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回答。第(2)题第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是新儒学吸纳的基本内容,结合材料总结即可;第二问可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其根本原因。第(3)题首先依据材料观点概括、提炼出程朱理学的进步性,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其消极影响。答案:(1)认识:作者认为“灭人欲”是把人的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不可让其过度放纵。(2分)政治功效:“存天理”的思想主张适应了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的历史发展趋势,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2分)(2)“新”的表现: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思想以及唐宋时期的佛家、道家思想精华整理融合,形成新儒学体系。(2分)根本原因: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2分)(3)进步性: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中华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2分)消极影响:程朱理学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程朱理学的一些思想主张也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