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36767020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 地理教案简单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地理教案简单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地理教案简单(通用7篇)】,供你选择借鉴。 地理教案简单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

2、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播放青藏铁路视频 【教师提问】:刚刚播放的视频当中,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教师点拨】:铁路运输。那么我们现代的交通运输除了铁路这种运输方式以外,还有哪些佳通运输方式呢 【学生回答】: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教师点拨师:对,我们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它们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

3、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投影展示图片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哪些特点呢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该部分知识,完成导学案上连线题,投影展示学生完成连线 【教师引导】:以上就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各有长短。那么,当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 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活动】:展示表格,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勾选,完成后请学生在电脑上勾选出来 【教师点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数量、运距等综合因素,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4、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变化 3.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技术 【教师引导】: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只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可不可行呢答案线是否定的。在生活中,要实现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我们往往要用到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就形成了交通运输网,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那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呢 4、交通运输网及布局 (1)概念 (2)组成要素: 交通运输中的线:铁路、公路、航道等。 交通运输中的点:车站、港口、航空港等。 【教师提问】:虽然交通运输网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但它的布局也不是偶然随意地,而是受到了某些

5、因素的影响。那么,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学生活动】:投影展示中国铁路网分布图思考:我国铁路网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相比西部更为低平和缓。而且东部经济发达,人口与城市众多,对交通的需求量大。 【教师点拨】:由此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具体分析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学生活动】:播放视频南昆铁路思考:了解了南昆铁路之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0的案例1,思考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1)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并指出南昆铁路的建设需要克服哪些自然

6、障碍 (2)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分布 (3)铁路沿线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如何 (4)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我们是凭借什么去克服困难的 【学生回答1】:南宁海拔低于100米,昆明海拔大致在2023米以上。由于铁路位于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所以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且多地震、滑坡,南昆铁路的修建必须克服这些自然障碍。 【教师点拨】:由此可以看出,南昆铁路的兴建必修要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它决定了能不能修铁路,修建的难度有多大。既然南昆铁路的修建有这么多的自然障碍,为什么我们还要兴建这条铁路 【学生回答2】:因为铁路沿线有丰富的资源。 教师点拨:具体有哪些资源分布呢 【学生回答2】:铝矿、煤矿、

7、石油等自然资源,以及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教师点拨】:对,正是由于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修建南昆铁路就有利于当地的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南昆铁路的修建还考虑了经济因素。南昆铁路沿线的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如何呢 【学生回答3】:南昆铁路途径19个县(市),沿途有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也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 【教师点拨】:在这里修建铁路,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考虑社会的发展。虽然南昆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毕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施工难度非常大呀,我们又是凭借什么去克服

8、重重困难的呢 【学生回答4】: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师总结】:回答得非常好!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我们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保证。所以南昆铁路沿线建有桥梁476座,隧道258座,整条线路31%都是桥梁和隧道。南昆铁路也是我国科技含量的铁路之一。 通过南昆铁路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经济、社会、自然、科技四大因素,其中经济是主导因素。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还了解到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社会经济

9、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技术则提供了保证,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 【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方式及其特点;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发展趋势 二、运输网及布局 1、基本要素:交通网中的线和点 2、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技术水平等 地理教案简单篇2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

10、(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

11、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约5500千米) 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

12、,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地理教案简单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

13、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 国际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大板块,每一板块内部又分为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界线。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总结和比较。利用多媒体采取比较法列出两幅表格,让学生比较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从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也各相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有不同。本节课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和形式,可相互穿插灵活运用于教学中

14、,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比较法 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表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动 人口迁移三大要素居住地变更 时间限制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 永久性 和 长期 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常往返、外地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外,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