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367665888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篇1 我今天所说的的是出自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找骆驼。 找骆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分析判断,指点商人找回。 教师的可设计的再好。也要符合学生的情况,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分析,我了解到学生预习的很充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简单得了解,但不具体。学生再朗读时情感投入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节

2、课。 设计理念: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2、通过个性化阅读,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3、转换角色,显露个性化的思维。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的结论。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文中老人如何知道骆驼的下落的。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峰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

3、哪里。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对骆驼有多少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骆驼有关的课文,读了课文后,你们还会受到很多启示呢?一起读课题。通过预习,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随机板书出示 : 骆驼(走失) 商人(寻找) 老人(指点) 语文课程新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且本单元的重点也是让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于是我是这样设计的: 1、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2

4、、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楚;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我们放着以后再讨论。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呢? 3、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办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划出来。 课件出示: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1、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

5、哪些方法? 2、学生自学讨论。 3、交流,反馈。 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随机出示:看见 脚印右深左浅 还看见 树叶留有齿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老人看见的情况。 这里为什么用上“看见”、“又看见”、“还看见”呢?出示:仔细观察 老人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出示:得出结论 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左脚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一颗牙 用“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根据观察到的这些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 老人从“仔细观察”到“得出结论”,中间还需要有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出示:思考分析)现在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也来思考分析一下,看看老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想过来的? 交流,结合

6、表演左脚跛怎么走路;观察图片掉落的蜜和米;辨别树叶哪一片是骆驼啃过的。 师生对读老人分析判断的话。 小结: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才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 请同学们朗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我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举一反三,进行课外的拓展延伸。我设计一个课外拓展的训练: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重温了刚学过的推理,让学生各抒已见,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表现的舞台,人人参与,成为一个个小小推理家。 1、通过这堂课,

7、你学懂了什么? 2、还有什么疑问吗? 在本堂课中,学生的表现是非常让我感到欣慰的,第一:预习得特别充分。第二: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自我反省,自己身上的不足非常明显: 第一,自己的语言不是很丰富,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还是不够,而且学生说过的话习惯性的进行重复。 第二,自己还不能真正投入到课堂中。 第三,自己深深地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把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在朗读中体现出来。”但在具体教学中,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在语文教学中,将“活动”与“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

8、语文,用语文,要敢于让孩子各抒已见,让那些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使课堂焕发活力,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还语文以自然的面目,张扬学生的个性。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篇2 赶海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课文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贴近儿童、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全文分为3段。第一段,以歌词开头,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巧妙地引出下文。第2段,按“追赶浪花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第3段再一次引用歌

9、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其中第二段是重点。 “赶海”是指人们在海水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贝壳、海藻之类的东西。对于住在海边的人来说,“赶海”是很平常的事,但对于生活在内陆的孩子来说,对大海并不了解,要激发起他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些困难。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本语言,借助

10、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想象,感悟赶海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体会赶海的“乐趣”。 这一课,我设计了两课时,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 1、我首先出示大海波涛澎湃的背景图、播放大海啊,故乡的乐曲,把学生带人情景。(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背景图和乐曲所营造的氛围很快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2、在

11、自然地揭示课题后,紧接着我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思考、讨论:什么叫赶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此时,我出示了一组图片,学生看着生动直观的图片,听着老师的讲解,很容易就理解了赶海就是大海退潮后,人们去海边捉鱼虾、捞海带、捡贝壳之类的东西。 (一)学习第一段 我是先播放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借助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然后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这句话,体会赶海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多媒体展现大海退潮时的画面,让海水涌动、浪花跳跃的情景和哗哗的海浪声打动和感染学生。再指导学生读课文,从“还不时

12、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飞跑着追赶”体会海浪与赶浪人相互依恋的情趣。从“闹着”、“兴奋极了”体会作者想去赶海的急切心情。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我采取的是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分享别的同学的学习成果。在这样的交流中去相互比较、相互评价,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我先让学生围绕“趣”字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语句,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活动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然后,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议议自读的感受,互读对方感到有趣的内容,并相互评议。最后,老师组织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不甘束

13、手就擒”、“东逃西窜”、想像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从“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虏”等词句中体会大虾看似威武,实则无力抗争,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 在把握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抓住文中的“武将”、“俘虏”等重点词语的理解,来帮助学生体会赶海的乐趣。在理解“武将”一词时,我出示了一张穆桂英的武将图,让学生通过直观图片把武将头上插着的两根翎毛与大虾摇摆的两条长须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十分相像

14、,更突出了大虾的威武神气。同时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这里,我顺势向学生提出要向作者学习,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 3、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抓住了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人们赶海时还会做什么,怎样的有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如果说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更多的表现赶海的热闹有趣、充满动感,那么,课文第四自然段则重在突出大海的平和,优美,展示赶海有趣的另一面。学习这一自然段时,我又向 学生展示了夕阳西下、海鸥飞翔的情景,让学生借助图景朗读课文,想象此时海滩的宁静,感受人们三三两两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为了凸显文章结构的圆合之美,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再次播放音乐与画面,引导学生读文,感受作者对大海深深的爱,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板书 赶海 追赶浪花 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满载而归 2023年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篇3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a、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