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6764397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全考点梳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建机电实务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全考点梳理1.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大型储罐选择( )基础较为妥当。A.混合 B.垫层C.深井 D.框架式答:B解析:P62页,此题考点为设备基础的应用。原文描述为“垫层基础:在基底上直接填砂,并在砂基础外围设钢筋混凝土圈梁挡护填砂,适用于使用后允许产生沉降的结构,如大型储罐”。2. 按埋置深度分类的机械设备基础是( )。A.箱式基础 B.垫层基础C.减振基础 D.联合基础答:D解析:P62页,此题考点为设备基础的种类。原文描述为“埋置深度不同的设备基础种类分为浅基础、深基础。浅基础主要有: 扩展基础、联合基础、独立基础。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沉井基础。其中桩基础适

2、用于透平压缩机、汽轮发电机组、锻压设备的基础”。3. 下列设备安装中,通常情况下采用桩基础的是( )。A.水泵 B.变压器C.汽轮机 D.空调机组答:C解析:P63页,此题考点为设备基础的应用。原文描述为“桩基础。由承台、桩组成的基础形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适用于需要减少基础振幅、减弱基础振动或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的精密、大型设备的基础。如透平压缩机、汽轮发电机组、锻压设备。”。4. 胀锚地脚螺栓安装时,符合施工要求的有( )。A.螺栓中心距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倍的胀锚螺栓直径B.安装胀锚螺栓的基础强度不得大于10MPaC.钻孔处不得有裂缝D.钻孔的钻头不应与基础中的钢筋相碰E.

3、钻孔直径和深度应与胀锚地脚螺栓相匹配答:CDE解析:P70页,此题考点为胀锚地脚螺栓安装要求。原文描述为“胀锚地脚螺栓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 胀锚地脚螺栓中心到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小于7倍的胀锚地脚螺栓直径。2)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强度不得小于10MPa。3)钻孔处不得有裂缝,钻孔时应防止钻头与基础中的钢筋、埋管等相碰。4)钻孔直径和深度应与胀锚地脚螺栓相匹配”。5. 电机与减速机联轴器找正时,需测量的参数包括( )。A.径向间隙 B.两轴心径向位移C.端面间隙 D.两轴线倾斜E.联轴器外径答:BCD解析:P69页,此题考点为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装配(联轴器)。原文描述为“联轴器装配时,两轴心径

4、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将两个半联轴器暂时互相连接,应在圆周上画出对准线或装设专用工具,其测量工具可采用塞尺直接测量、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或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2)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应每转90测量一次,并记录5个位置的径向位移测量值和位于同一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3)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计算值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的规定。4)测量联轴器端面间隙时,应将两轴的轴向相对施加适当的推力,消除轴向窜动的间隙后,再测量其端面间隙值”。6. 关于齿轮装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齿轮的端面与轴肩端面不应靠紧贴合B.

5、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下部C.用压铅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D.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答:D解析:P68页,此题考点为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装配(齿轮)。答案A,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靠紧贴合,故错误。答案B,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中部,故错误。答案C,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故错误。原文描述为:“(1)齿轮装配时,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靠紧贴合,且用0.05mm塞尺检查不应塞入;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2)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副的轴向错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齿宽B100

6、mm时,轴向错位应5%B;2)齿宽B100mm时,轴向错位应5mm。(3)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3倍,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5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丝。(4)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将颜色涂在小齿轮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2)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中部;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齿顶和齿端棱边不应有接触。3)传动齿轮啮合接触斑点的百分率计算值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的规定。4)可逆转的齿轮副,齿的两面均应检查

7、”。7. 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装配的要求,正确的是( )。A.齿轮装配时,圆柱齿轮和涡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顶部B.联轴器装配时,应将两个半联轴器每转180测量一次C.滑动轴承装配时,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D.采用温差法装配滚动轴承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150答:C解析:P68-69页,此题考点为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装配。答案A,齿轮装配时,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中部,故错误。答案B,联轴器装配时,应每转90测量一次,并记录5个位置的径向位移测量值和位于同一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故错误。答案D,采用温差法装配时,应均匀地改变轴承的温度,轴承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120,冷却

8、温度不应低于-80,故错误。8. 机械设备联轴器装配时,需要测量的项目有( )。A.两轴心径向位移 B.外径光洁度C.联轴器的外径圆度 D.两轴线倾斜E.联轴器的端面间隙答:ADE解析:P69页,此题考点为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装配(联轴器)。同第5题。9. 影响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不包括( )。A.设备测量基准的选择 B.设备制造的质量C.设备基础的硬度 D.设备安装环境答:C解析:P71页,此题考点为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原文描述为“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有:设备基础(强度、沉降和抗振性能)、垫铁埋设(承载面积和接触情况)、设备灌浆(强度和密实度)、地脚螺栓(紧固力和垂直度)、设备制造(加

9、工精度和装配精度)、测量误差(仪器精度和基准精度)、环境因素(基础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和恶劣环境场所)等”。设备基础的影响主要是强度、沉降和抗振性能,不涉及硬度,故C错误。10. 下列机械设备中,需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来保证安装精度的有( )。A.2050mm 薄板冷连轧机 B.中型离心式鼓风机C.中央空调机组 D.数控机床E.1200mm胶带输送机答:AD解析:P72页,此题考点为环境因素对设备安装精度的影响。原文描述为“大型精密机床、高精度的大型连轧机组、大型透平压缩机的基础尺寸长、大、深,当气温变化时,由于基础上下温度变化不一致,上部温度变化大、下部温度变化小,使设备基础产生两种变形情况。

10、气温升高时,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设备基础中间上拱;气温下降时,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低,设备基础中间下陷”。答案AD属于大型精密机床、高精度的大型连轧机组,故选择AD。11. 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中,属于形状误差的有( )。A.圆柱度 B.平行度C.垂直度 D.平面度E.直线度答:ADE解析:P72页,此题考点为主要形状误差内容。原文描述为“主要形状误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物体本身自有的为形状误差,需要其他物品做比对的为位置误差。扩展记忆:主要位置误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等。12. 设备安装精度控制中,采用修配法对补偿件进行补充加工的目的是( )。A.解决设计存在

11、的问题 B.抵消过大的安装积累误差C.修补制造的加工缺陷 D.补偿零部件的装配偏差答:B解析:P73页,此题考点为安装精度的控制方法。原文描述为“修配法,对补偿件进行补充加工,抵消过大的安装累积误差”。13. 机械设备润滑的主要作用有( )。A.降低温度 B.减少摩擦C.减少振动 D.提高精度E.延长寿命答:ABE解析:P66页,此题考点为润滑和设备加油。原文描述为“润滑与设备加油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通过润滑剂减少摩擦副的摩擦、表面破坏和降低温度,使设备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14. 下列设备基础中,属于按使用功能划分的是( )。A.垫层基础 B.联合基础C.减振基础

12、D.箱式基础答:C解析:P63页,此题考点为设备基础的种类。原文描述为“使用功能不同的基础分类:减振基础、绝热层基础”。答案A属于按材料组成划分,答案B属于按埋置深度划分,答案D属于按结构形式的划分。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机电进行到试运行阶段,该工程共包括A、B两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A办理了中间交接,单位工程B完成了系统试验,大部分机械设备进行了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由建设单位组织,试运行操作人员刚经过培训返回工厂,开始熟悉生产流程和操作程序,为使工程尽快投产,建设单位认为联运试运行的条件基本具备,可以进行联运试运行。建设单位决定在联动试运行中,对单位工程B未单机试运行的机械设备一并进行运行和考核

13、,联动试运行完成后,再补办B工程的中间交接手续,联动试运行开始后,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单位工程B中,一台整体安装的进料离心泵振动值超标,轴承密封泄漏严重,一条合金钢管道多处焊缝泄漏,中断试运行后经检查确认,泵存在制造超标缺陷,并未查到该泵的现场开箱检查记录和有关的安装施工记录,管道焊缝未达到标准的检查比例,存在焊缝漏检现象。根据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程度,界定为工程质量问题。问题:2.事件1中进料离心泵的质量问题是由于在安装施工中存在哪些错误引起的?答: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错误有 1)未进行离心泵的现场开箱检查;2)安装过程未进行记录;3)未进行设备安装调整和精度检测。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进行答题。P

14、64。此题考点为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及工序内容。原文描述为“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施工准备-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固定与灌浆-设备零部件清洗与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设备试运转-工程验收”。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厂新建一条大型汽车生产线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钢结构工程,各种工艺管道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等。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各专业交叉施工多。通过招标确认该工程由具有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建,机电)资质的A公司总承包,合同造价为15200万元,A公司将土建施工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公司承包。.A公司在

15、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及外观,预埋地脚螺栓验收合格后,即开始了4000t压机设备的安装工作。因查验4000t压机设备基础验收资料不齐,项目监理工程师又下发了暂停施工的“监理工作通知书”。问题:4.对4000t压机基础验收时还应提供哪些合格证明文件和详细记录?答:4.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检查验收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还应做预压强度试验,预压合格并有预压沉降详细记录。解析: P63。此题考点为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的验收要求。原文描述为“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检查验收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重要的设备基础应做预压强度试验,预压合格并有预压沉降详细记录”。案例三背景资料: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上大改小”的环保要求,某水泥厂把原有的一条日产1000t的湿法生产线,在部分设备不动的基础上,改成日产1000t的干法生产线,同时将前几年因资金困难中途停建的一条日产4000t干法生产线恢复建设,另外征用土地,再独立建设一条日产8000t干法生产线,建设单位实施三项工程各自独立核算,分别管理,以PC承包形式分别招投标。最终A、B、C公司分别承担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工程,C公司还同时承担了全厂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