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核心层次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之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哪些联系?答:二者的联系主要有两点:第一,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并且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第三,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以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第四,10音乐是完全动态的艺术戏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更丰富、更完美;③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串讲资料第一章 绪论1.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 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审美活动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 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 主要对象2. 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3. 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 1750 年鲍姆加登创立的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 美追求的意识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美学奠基于审美意 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 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 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4. 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答: 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第一, 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 人的存在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第二, 始终从具体的社会 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第三, 最根本的, 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 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因此,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 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 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 本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人通过实践开显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周围世界的 存在意义的历史过程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 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 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马克思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整体框架内统一思考自由问题的人的存在是社会性存在, 决定人类生存自 由与否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只有改变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 命实践所取得的自由, 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5. 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 (如何理解审 美既根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生实践的辩证关系? )答: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活动,审美乃是这种实践活动的一种形态, 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审美实践 与人生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深深扎根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之中审美活动本 身就起源于我们的生存之中, 审美就是一种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 是由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 从大的方面讲,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 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从小的方面看,审美活动有助于个人超越现实的有限 性,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人们需要借审美活动来帮助我们摆脱有限性,获得现实 中得不到的精神自由和享受没有审美,人就会缺乏健全、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性 和人格就会被扭曲、分裂和异化马克思提出人要全面地上有自己的本质力量,强 调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和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要塑造健全的充实的人。
而 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正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审美, 所以审美活动必然要进入人生实践,成为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它也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的审美的创造与欣赏都离不开人生实践审美活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 才能丰富和发展起来审美活动扎根于人生实践之中,是我们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 之一 整个人类要健全地发展,审美活动这种实践就是不可或缺的6. 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答: 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 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人 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在人 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 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 矛盾的状态, 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审美体验的最高层次是对 人与世界无阻无碍、自由自在、 圆融合一状态的情感化的觉解和体悟在人生实践 中,会有各种不同层次的觉解和感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而审美境界则 是其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 特殊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 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
最1觉符合感觉的一般特点实例2】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江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到客观世界的红绿相应成甜趣,歌声甜美动人的美,表明生理刺激是美感的起点第五,诗人王昌龄善于捕抓日常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4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审美,主体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通过审美,在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重12组和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 提升,不应将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割裂开来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 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7. 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答:首先,美学自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从来没有脱 离过哲学,直到当代各种有影响的美学流派和思潮都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为背景第二,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具有当下 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 情游历,以洞悉审美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第三,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 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 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想、 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仅包括在理性潜在指导下现象的辨析、鉴赏 的体验、本质的审察、灵感的沟通, 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 理论提升, 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因此,美学的核心方法应是哲学的方法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1. 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与不足是什么?答: 关于审美的起源,在历史上主要有四种理论, 即游戏说、生物本能说、 巫 术说和劳动说①游戏说代表人物: 柏拉图、康德和席勒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 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席勒所说的游戏, 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和道德必然性的懒散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 所谓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贡献: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 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的内 在联系第二, 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 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 这符合生 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不足: 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 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是同义 词。
②动物本能说代表人物: 德谟克里特、 博克、达尔文、弗洛伊德认为审美 的发生导源于人的某种本能,这同样是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观点这种研究,不仅拓展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而且还有力地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伏根深远的 生物性基础的 缺点:第一, 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 动之间的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第二, 忽视了对审美活 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③巫术说代表人物: 泰勒、弗雷泽是 20 世纪流行于西方的一种艺术与审 美发生理论 用巫术说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 和岩画时它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但是艺术与审美并不完全等同,艺术只是审美 活动的一种形式巫术只是促成艺术发生的因素之一 因此,用巫术说来解释艺术 和审美的发生,其有效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④劳动说代表人物: 毕歇尔、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 质生产劳动 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 性作用不足: 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 却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 发生的内在机制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一 定的中间环节。
因而劳动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2. 为什么说 “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答: 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审美及艺术之间关系的论述,对我国美学界曾产生 过重大影响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出劳动对于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 决定性作用但是, 从劳动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 却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 发生的内在机制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 它指 向人的最高生存理想即自由, 即不能完全等同正如马克思所说: 真正“自由王国 只是在由必须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中止的地方才开始; 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 来说, 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很显然,生产劳动作为一种功利目的十 分强烈的物质活动, 在其本身中不可能直接产生出追寻精神性自由王国的审美活动 从物质性的生产活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从 这一点看,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3. 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 规定性, 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答:第一, 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 器官和能力的狭隘 性与固定性。
从而不仅为人能够与外在世界发生极为广泛和多样的联系开辟了重要2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国的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即使是上帝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它是对于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特点:①它是一种对人生存在无意义状态的体体借助于这些符号来接受和创造;③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要向艺术家开放,才能有艺术品的产生,同时向功能艺术的审美功能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途径,而且为人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在更大规模上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第二,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 的能力第三, 人类只有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 真正形成人的意识而意识的诞生,又会反过来不断推动人类制造工具的活动向更 高层次上迈进第四,工具作为人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 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第五,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 身内在自然的人化4. 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