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4 分)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 阅读下面句子,完成各小题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 wù( ),便是敬⑵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 )dú( )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⑶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 )不舍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骛xiè渎ɡuōB.鹜xuè渎ɡuāC.鹜xiè读ɡuāD.骛xuè读ɡuō(2)填入第⑵句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句号) B.;(分号)C.,(逗号) D.——(破折号)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B. 这次参加展览的作品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结合得相.得.益.彰.C. 我们应该拓宽视野,附.庸.风.雅.,提升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更加优秀D.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分布广、厚度大、地质较纯的石灰岩,是桂林形成喀斯特地貌。
B. 国庆假期,人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祝福伟大祖国,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C. 近日,新建南宁至深圳铁路玉林至岑溪(桂粤省界)段(简称“玉岑铁路”)实现全面开工D.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在中国——东盟互利共赢、命运与共的愿景下,双方在多领域更加紧密的合作不断收获硕果,香溢四方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余光中——《乡愁》B. 欧阳修——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曲 D.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5. 下面是小明同学读《艾青诗选》后制作的读书卡片,有误的一项是( )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B.《北方》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C.《黎明的通知》 你们的脸,/在火光里真美/你们的眼,/在火光里真亮D.《大堰河——我的保姆》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6. 下面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请用正楷字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7. 默写1) ,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2) 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3)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 寂寂江山摇落处,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 ,不以自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6) 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二、阅读理解(46 分)阅读行路难(其一) 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用“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极大的郁闷之情C. 诗的后半部分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制迫害,反映出诗人消极避世的态度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典故,用姜尚、伊尹的故事表明理想仍在。
9. 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阅读【 甲 】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右溪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①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 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②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③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唐代元结《元次山集》)【注释】①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②俾:使③裨:使受益,增添10.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环滁/皆山也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C.南流/数十步 D.植/松与桂11. 运用所提示方法,解决选文的文言疑难字词方法词语示例加点词意义查字典则可为都邑之胜.境①赢②打败(对方)③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⑤能担任,能承受⑥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①迁移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置州以来②1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每段的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B. 【乙】文第一段写出了右溪独特的自然景观,如怪石“欹嵌盘屈”、清流“清流触石”、木竹“垂阴相荫” 。
C.【甲】文“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思想感情,【乙】文则借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引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14. 结合“醉翁亭”“右溪”的命名,说说古人的命名方式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么?不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雷锋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正如习近平所说:“站立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 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确,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年文化自信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青年逐渐成为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近期,“00 后”大学生郭昊航拍“千里江山图”迅速走红网络壮丽河山让无数网友心潮澎湃,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断被点燃文化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自信心和荣誉感,是青年文化自信的表现。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文化自信则是进一步激发青年奋勇前进、开拓创新的基础从历史上看,中国青年一直表现出坚忍不拔、坚定文化自信的品格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率先走上街头,反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剥削和侵略1921 年,平均年龄仅为 28 岁的十三位代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青年文化自信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青年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青年自觉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青年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文化自信关系着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青年群体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区分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需要做好前期知识的积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二,找到兴趣爱好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激发学习动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种类更是丰富多彩,这为青年传承传播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青年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基于正确的价值观,找到与自身专业知识、兴趣爱好相契合的文化形式例如,福建福州一群“00 后”青年传承传统民俗“八家将”舞蹈,其中一位“00 后”学习者描述:“虽然学习过程很辛苦,但因为喜欢,就想把它一直传承下去。
第三,青年要善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搭建大舞台,传播中华文化魅力青年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不仅仅在于传播媒介的应用,还需要建立质量把关意识,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风尚, 切忌浅显、低俗内容的传播青年文化自信教育同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贯彻好“大思政课”教学理念,加强对青年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视,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加强校内与校外协力合作, 引导大学生自觉成为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主体只有青年树立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正确把握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王亮《青年应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