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749212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感知智能生活教学设计【课标内容要求】人工智能离学生并不遥远。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推荐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智能应用入手,通过亲身体验或应用,了解智能技术及其工作的基本流程,以便好的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例如,通过分析智能家居实例,初步认识人工智能,进而发现身边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如手机的指纹锁、扫脸支付、美颜相机,以及商场和银行里的服务机器人等。也可以通过这些身边的实例,拓展到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中更多应用。【教学内容分析】感知智能生活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信息社会的第2课

2、。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在线购物、就医办事等活动可以在线上进行,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本节课主要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多种智能设备;通过生活和网上体验,感悟智能设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多种智能设备能力:通过生活和网上体验,感悟智能设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素养:通过体验活动,认识智能生活的优缺点,用创造性思维生活和学习。重点:认识智能设备以及它们的作用。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智能设备的各种功能。【核心素养指向】本课核心素养指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能认识到原始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养成利用信息科技开展数字化学习与交流的行为习惯;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具有创新创造活力,能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活动。【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生活中时时刻刻有在线的活动。已初步体验或了解使用过一些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天猫精灵等

4、,但没有在深入了解和使用智能设备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设计构想】(核心素养的落实贯穿其中,设计构想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可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调整,评价设计是必需的)1. 整体设想通过智能出行、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三部分的讲解。从而将生活中的常见的人工智能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身边的智能设备通过视频播放,了解身边的之智能设备智能出行:任务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打开浏览器在线地图,查看从西二小学出发到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时间和路线。智能穿戴:任务二:智能社会小组讨论,探究未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将会怎样发展?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智能家居:任务三:智能音箱天猫精灵互动,认识此类智能家居的产品种类和作用。2. 教法学法

5、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3. 情境与任务从生活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任务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打开浏览器在线地图,查看从西二小学出发到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时间和路线。任务二:小组讨论,探究未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将会怎样发展?小组代表汇报交流。任务三:智能音箱天猫精灵互动,认识此类智能家居的产品种类和作用。4. 学生活动1) 学习在线地图的使用,小组合作,在地图上选定地点查看路线和时间。2) 小组合作探究,汇报讨论结果。3) 与智能音箱天猫精灵互动,学习智能家居设

6、备的原理和用途。学生学习任务单:任务一:出发地目的地出行方式1用时出行方式2用时出行方式3用时任务二:未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畅想:任务三:我的提问1:天猫精灵的回答1:我的提问2:天猫精灵的回答2:我的提问3:天猫精灵的回答3:5. 核心素养的落实在活动中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提高数字化学习,发扬创新精神。6. 评价设计根据评价表中的内容,对本节课所学进行评价。满分5星。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自评师评互评知识技能理解智能出行、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的基本作用以及应用场景实践能力能够简单使用智能出行、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的服务安全意识理解智能出行、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的基本作用以及应用场景存在

7、的隐患。了解相关措施【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计算机机房资源准备:ppt课件、智能音箱、智能手机、智能生活的视频、谷歌眼镜视频、第六感,虚拟与现实的交叉视频、智能家居视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任务(各环节)学习过程设计意图(写出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包括:本环节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核心素养的渗透,重难点的落实)用时(单位: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1.视频导入,引出问题,组织讨论播放图书馆引导机器人视频,组织讨论,在书店,机器人能跟人进行对话,购书能刷脸支付。这些场景背后有哪些技术在支持?2.引出主题,提出目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8、本节课目标:认识常见的智能设备;了解智能设备对生活的影响。活动一:智能出行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的内容和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在外出的时候,需要辨别方向,确定位置,从古至今都是如何进行的?外出时,可以通过观察植物、日月星辰等辨别方位,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确定方位,还可以利用智能导航系统进行精准定位,获取多种出行方式的参考信息,使出行更加便利。3.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学习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自主研发导航系统。4.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的在线地图,以及用地图在线查询路线的方法。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并发言这类图书馆机器人可能是如何实现的从生活出发,激

9、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5感知智能生活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的内容。结合图片思考从古至今的定位和方向辨别的方法。观看视频学习导航系统,思考讨论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图片中发现有用信息,并联系旧知,提升信息意识。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提升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在线学习,掌握线上地图工具的使用155. 任务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打开浏览器在线地图,查看从西二小学出发到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时间和路线。以小组进行汇报。学习在线地图的使用,小组合作,在地图上选定地点查看路线和时间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二:智能穿戴1. 播放视频,展示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引导学

10、生进一步了解智能穿戴设备的用途和影响。2. 播放视频,介绍智能手环的功能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补充。3. 播放视频,介绍智能手表的功能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补充。4. 播放视频,介绍VR眼镜的原理和功能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补充。观看视频,了解智能穿戴设备,了解智能手环、手表及VR眼睛的原理和功能作用,并思考补充。以学生最常见的设备进行介绍,加深学生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认识。及时巩固加深音像85.互动复习:使用电子教材,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选择,选出智能穿戴设备,并说一说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分类操作,思考选择的依据6.任务二:小组讨论,探究未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将会怎样发展?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小组合作

11、探究,汇报讨论结果。拓展探究,发挥学生的创新想象空间。8任务三:智能音箱1. 天猫精灵互动,认识此类智能家居的产品种类和作用。2.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体验智能门锁设备,认识此类智能家居的产品种类和作用,思考其对生活的有利影响。3.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拓展讨论,智能家居还有什么产品,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并且这些设备又是用什么来控制的?4. 教师总结,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管理,操作非常便捷,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体验。5. 实践操作:打开浏览器,浏览智能生活的网页,并进行交流讨论。精灵互动,学习智能家居设备的原理和用途。观看图片,讨论思考设备的控制。动手实践浏览讨论家居设备的认识。思考原理,提升认知。探究学习,拓展知识面。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感受智能生活课程,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智能生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智能技术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高效、灵活和有趣,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互动和共享资源。分组总结归纳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4作业布置与同学交流关于智能生活的认知或体验。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