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31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桃江县三校协作体线上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卷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n) 踌躇(ch) 倔强(jing) 潜滋暗长(qin)B. 秀颀(q) 婆娑(su) 遏制() 恹恹欲睡(yn)C. 洗涤(d) 濒临(bng) 记载(zi) 瞠目结舌(chng)D. 推崇(chng) 遒劲(jng) 雕镂(lu) 笑容可掬(j)【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2、前后鼻音的区别。A项“蹒跚”应读“pn”,“潜滋暗长”应读“qin”;B项“恹恹欲睡”应读“yn”;C项“濒临”应读“b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洗涤 台痕 难以致信 坦荡如砥B. 漫延 秀颀 长途跋涉 自出心载C赋闲 愚钝 和颜阅色 无动于衷D. 喧嚣 遒劲 络绎不绝 油光可鉴【答案】D【解析】【详解】A. 台痕苔痕,难以致信难以置信。B. 漫延蔓延,自出心载自出心裁。C. 和颜阅色和颜悦色。故选D。3. 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B. 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

3、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C. 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 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D. 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答案】D【解析】【详解】A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使用正确;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使用正确;C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使用正确;D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用在此处与“再三向他解释,可他就是不听”相矛盾;故选D。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4、长沙市中考改革方案是否更加科学合理;能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改革方案顺利推行关键因素。B. 金先生的文学作品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C. 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各种竞赛、表演等活动,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用切实的行动践行并认同着“最美好的年华,做最美好的自己”这一理念。D. 连日来长沙的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加剧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的交通拥堵。【答案】B【解析】【详解】A. 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可改为“是改革方案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C.“践行并认同”语序不当,应是“认同并践行”;D.“加剧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搭配不当,可改为“加剧空气污染”或

5、“影响空气质量”;故选B。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B. 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C.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D. 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A.根据选项句子“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可知,“她”是本体,“酷似”是喻词,“飞天”是喻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B.根据选项句子“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可知,这句话中的“好像”是大概、也许的意思

6、,不是比喻词,句中也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根据选项句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可知,这句话句式整齐,运用排比的修辞;同时“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又将“太阳”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D.根据选项句子“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可知,句中的“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无疑而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B。6. 阅读下面这段文,回答问题。第二天晚上,我走过院子后面果园的时候,遇见了另外一个山西人,他比老李年轻二十岁,但一样使人感到有趣。我听到一个小鬼在叫“礼拜堂!礼拜堂!“觉得很奇怪,就四处张望他叫“礼拜堂”的

7、那个人是谁?红星照耀中国这段文字中的“礼拜堂”指的是( )A. 刘志丹B. 徐特立C. 徐海东D. 贾河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红星照耀中国一文中提到,“我询问之下发现他的真实姓名叫贾河忠,原来在山西平阳一家美国教会医院的药房里工作。小鬼叫他这个绰号,是因为他是个基督教徒,每天仍做祷告。”所以,选文中的“礼拜堂”指的是贾河忠。故选D。7. 默写。(1)钱塘湖春行

8、描写早春花草美景的一联是:_,_。(2)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3)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作者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的句子是:_,_。(4)与朱元思书中表现富春江水湍急迅猛的两句是:_,_。【答案】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 急湍甚箭 . 猛浪若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得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渐、蹄、颓、鳞、采薇、湍、箭”等字词容易写错,要注意书写。8. 综合

9、性学习八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 “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2)【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

10、写个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惊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1)示例: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2)示例: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示例二: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阶梯,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语段,了解大意,可抓住其中的“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一句来压缩概括。(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时,要围绕“诚信”这个关键主题作答,修辞手法应该使用自己较为熟悉的一种或多种,串联语句时,要把握逻辑性和语言的文学性。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9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相见欢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两句的画面。(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表达了词人怎样思想感情?【答案】(1)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2)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画面的能力。注意不能只是解释诗句。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为了增添语言的描

12、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思是: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据此描绘画面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注意根据词中的“万里夕阳垂地”“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过扬州”进行分析。全词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作者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文言文

13、选段,完成各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

14、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注】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存:抚恤。耽:沉溺。九重:深宫之内。存意:用心操劳国事。10.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发现B.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C. 其耳目皆为敝 敝:蒙蔽D. 若耽嗜滋味 嗜:喜欢,特别爱好11.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管夷吾举于士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 曾益其所不能 其如土石何C. 犹割股以啖腹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故卿等为朕之耳目 已而之细柳军12. 下面是对两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开篇运用一系列排比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这一道理,富有说服力。B. 乙文唐太宗认为古代的昏庸帝王只听信身边近臣或者小人的谗言,就会导致国家灭亡。C. 甲文列举六位名人事例之外,还从正面进行推论,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D. 乙文唐太宗从抚恤百姓和杜绝纵逸等方面论证为君之道,强调治国需要贤臣辅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