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同步试卷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159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同步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同步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同步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同步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同步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同步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酒醇也要勤吆喝,字犹如一个人的无声广告,好字让人赏心悦目,请把下面的句子抄考号 班级 姓名 写在方格里。(2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酝酿(lin)窠巢(k)黄晕(yn)发髻(j)B水藻(zo) 看护(kn) 花苞(bo) 棱镜(ln)C静谧(m) 高邈(mio) 莅临(l) 吝啬(s)D卖弄(lng) 风筝(zhng) 咄咄(du) 菜畦(q)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贮蓄喉咙睫毛响晴C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屋檐凄冷碣石蟋

2、蟀4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2分)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吹面/不寒/杨柳风C客路/青山/外 D断肠人/在天涯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

3、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8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

4、,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9默写填空。(6分)(1)次北固山下(王湾)中的颔联是: 。(2)“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

5、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10综合性学习。(8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今天,就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去看风景!(1)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2分)春: 夏: 秋: 冬: (2)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2分) 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3)在“绘四季美景”与“诵四季诗文”活动中,你一定有许多优美的词句。(4分)请写出四个带“春”字的词语: 请写出两句与“春”有关的诗词: 二、阅读理解(40分)(一)(16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

6、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卖弄”原是炫耀的意思,含贬义,本文中的意思是 ,属于 的用法。(2)2、“和”是多音多义字,有hhhuhuh五种读音,请选择填空。(3分)应和( )和面( )和平( )和稀泥( )和牌( )3、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2)A、比喻 拟人 排比 B、排比 拟人 引用C、引用 比喻 拟人 D、引用 对比 拟人4、请将文段四句话之间关系的理清。(4分) 第一句从 觉的角

7、度写春风轻柔温暖;第二句从 觉的角度写春风带给我们的气息;第三、四句从 觉和 觉的角度写春风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和快乐。5、写景要抓住特征。作者抓住了春风 、 、 等的特征来写。(3分) 6、下面对加点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是褒义词。 B、“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二)(14分)【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

8、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

9、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选自老舍一些印象)7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水。(2分)8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2分)9甲、乙两文段均出自老舍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3分)10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6分)(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

10、影。 (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11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2分) (三)(10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2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2分) 13.诗中哪几句实写?那几句又是写虚景?(2分) 14.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分) 15.你怎样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分) 三、写作(30分)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