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上传人:xftxx****9158 文档编号:36749015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安市庆华中学教学设计专用纸课题9.1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 型诗词鉴赏课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古典诗歌。但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同时,这首诗的语言和意境也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品味和鉴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材分析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然而苏轼的一生,又始终是乐观的一生,积极进取的一生。念奴娇赤壁怀古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设计理念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词作,品味本词雄奇壮阔的意境之

2、美,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体会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掌握一些常用的诗词鉴赏方法。教学目标(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其人与写作背景;把握本词豪放的风格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特点,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感受诗词的壮阔意境。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特点,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教学方法诗歌朗诵,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前准备PPT、教学设计、视频。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

3、意图)一、 词派导入词作流派在词盛行的宋代,人们根据词作的风格将其划分为两派,哪两派?风格特征有何不同?其代表人物是谁?二、 知人论世(一) 填写苏轼资料卡片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文学成就: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4、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绘画:“湖州竹派” 代表人物,“朱竹” 别具一格(二)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作者感触良多,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人生境遇: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心似已灰之木,

5、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因遭遇“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佑元年,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三、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解题入文1.解题2.怀古诗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多写古人古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观眼前之景怀古人之事抒一己之怀【学习活动二】诵读感知(一) 正音正字(二) 播放视频朗读(三) 入情入境,读出情感(四) 注释译文6、雪:比喻浪花。7、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8、樯橹(qingl):这里代指

6、曹操的水军战船。9、雄姿英发(f):谓周瑜体貌不凡。10、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1、大江:指长江。2、淘:冲洗,冲刷。3、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4、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5、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学习活动三】诗文解读这首词是豪放词,大家齐读词作,体会词的豪放体现在哪些方面?赏豪放之景、忆豪放之人、抒豪放之情(一) 赏析探究上阕景物: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特点:雄浑开阔、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写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由眼前之景大江联想到历史的风流人物,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为下阕英雄出

7、场作铺垫。“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你觉得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些精妙的词汇,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三国古战场,看到了刀光剑影与鼓角争鸣,为下阕追怀英雄渲染气氛,做好铺垫。乱:写出岩石山崖的险怪,参差不齐。穿:夸张,突出山崖陡峭,高耸入云。拍:拟人,突出惊涛骇浪的力度之大。卷:写出浪花汹涌的气势之大。雪:比喻,指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上阙末句有何作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江山如画”是对眼前之景的概括,如画江山,非多情之

8、人,眼中岂有如此之江山。启下:“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画的江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驰骋征伐之处。(二) 赏析探究下阕1.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这一细节?一个“初”字突出周瑜年少得志,年轻有为。以美人衬英雄,更显英雄本色。2.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词人独独怀念周瑜?苏轼内心解读: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借周瑜年少有为的形象,表达对英雄的赞颂和敬仰,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之情。3.由周瑜想到自身,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借周瑜的“雄姿英发”反衬自己的“早生华发”,

9、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4.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是积极还是消极?苏轼虽遭贬斥,但仍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虽感慨“人生如梦”,但情感并不消极。与周瑜的政治功业对比,自己是失败的,但上片写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像周瑜这样的英雄终也随着岁月流逝而不复存在,从人类历史来看,二者终是“人生如梦”。人生短暂,而江月永恒,“一樽还酹江月”拿一杯酒,且祭奠江中之月,脱离苦闷,让精神获得自由,表现出的是一种旷达浩逸之风。5.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1) 景物描写的豪放: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纵横驰聘、游刃有余的描写,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

10、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2) 周瑜形象的豪放:选取了婚姻美满、风度儒雅、智慧才能卓越三个方面,把周瑜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生动形象。这个少年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的英雄身上,正寄托着词人的人生理想。(3) 情感的豪放:生不逢时,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课堂结语: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然而苏轼的一生,又是乐观的、积极进取的一生。身处逆境之中,仍能保持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态度,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正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在。千百年来,苏轼正是以这种旷达、

11、洒脱的精神气度影响着后人,吸引了无数中国士大夫文人的仰慕。旷达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当挫折、失败来临时,不是一味地埋怨生活,而是对生活保持热爱。学会旷达,我们才能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古迹有怀、古迹等字眼。3、赏析手法: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对比、用典、衬托。4、情感: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

12、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国运衰败)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风格多为慷慨悲壮。5、关键: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随堂巩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_,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明确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 5.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教学评价作业设计【作业布置】1. 背诵并用楷书默写。2. 完成课后练习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