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14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10《游山西村》(教师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 游山西村 基础存盘游山西村南宋陆游原文译文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n)。不要笑农家腊月所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足。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炼字:“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间忽然又出现一个山村。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况的人

2、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炼字:“重”“复”二字可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暗”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字则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又一村”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画面描述: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有时像是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柳荫正浓、花色明艳,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迷人的山水,古朴的风俗,淳厚

3、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情感:热闹的乡俗民事,表现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趁着月明来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整体感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山村优美的风光、古朴的习俗,表达了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和对山村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习题】1.(课后题)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面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有后来衍生出的意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诗句原意:山重峦叠,水迂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

4、红的山村。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2.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答案】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3.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答案】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4.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的喜爱和恋恋不舍。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已游

5、了一整天,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一个热爱山村秀美景色,与村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诗歌言虽尽而意无穷。5.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答案】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6.首联中的“莫笑”“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案】“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的风尚。7.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选景典型生动,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柳绿花艳,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为下文写诗人的留恋之情做铺垫。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

6、下引用它?为什么?【答案】示例: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示例: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9.请描述“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情景。【答案】村民吹着箫,击着鼓,成群结队,一片喜庆的场景,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大家穿着粗布做成的衣衫,戴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10.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答案】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

7、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理解性默写1诗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诗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游山西村中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5.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诗人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

8、富有哲理。 中考回应(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2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

9、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答案】1B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这首诗歌是诗人蛰居山阴农村老家时所作,五六句主要描写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并不是思乡之情,所以B错误。2本题考查赏析。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这句话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的时候,如果能锲而不舍,继

10、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所以这句能给人以希望,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能给人在困境中有着坚持下去勇气,所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合适。3(2022广西柳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俭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首联中“浑”字的意思是_,尾联中的“无时”应该理解为_。(2)颔联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它在原作中是什么意思?后来衍生出什么新的意义?【答案】(1) 浑:浑浊(不清) 没有固定(确定、预定、既定、约定)的时间,即随时

11、(2)诗句原意: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可不翻译)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意近即可。【详解】(1)本题考查字句的理解。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为“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浑”,浑浊(不清);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为“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无时”,没有固定(确定、预定、既定、约定)的时间,即随时。(2)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为“

12、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此联,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据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

13、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请找出诗中体现山西村民俗的诗句。(2)请阐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理趣。【答案】(1)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意思: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这一句体现山西村民俗。(2)本题考查概括诗句蕴含的哲理的能力。答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本义,然后在本义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

14、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没有路了,忽然又出现了村庄,看到了希望,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而在绝境当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两句诗启示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道路可能曲折,但未来一定充满光明和希望。 模拟预测(2022湖北黄石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围绕“游”字展开,记叙了村行沿途风光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劳作画面。B颔联写山西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突出

15、曲折幽深的特点,写景中寓含生活哲理。C尾联写诗人希望若村民准许,哪怕自己年迈力衰,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D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甘于归隐的人生态度。6这首诗记作者游山西村,着力表现了乡村的风俗美与人情美,试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答案】5B6示例:诗的首联叙述村民摆出自酿的农家酒、丰盛的菜肴,热情款待客人,可谓情意深厚、民风淳朴,尽显人情美;颈联则描绘了春社日将近,村民们布衣素冠,吹箫击鼓,祭祀神灵,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表现了古老的乡土民俗之美。【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A.“充满生活气息的劳作画面。”表述错误。本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没有劳作画面。C.“希望若村民准许,哪怕自己年迈力衰,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表述错误。尾联意为“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并非“村民准许”“乘月而来”之意。D.“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甘于归隐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