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142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25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海安文脉流淌千年,文化“家底”深厚。从yu ji璀璨的青墩文化、粮丰盐富的漕运文化,到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独具mi l的里下河文化、内涵厚重的红色文化 A多元文化集于一身,融于一城。而今,奋进中的海安人将以文化软实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赋能加码。(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yu ji _mi l _赋能 _(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为 (3)下面加点词与“枢纽海安”中的“枢纽”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 流淌千年B. 建设城市C. 阳光保险【参考

2、答案】(1) 悠久 魅力 f(2)省略号(3)C【小问1点津】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悠久,读作yu ji,意为长久、久远。注意“悠”的写法。魅力,读作mi l,形容充满了吸引力与诱惑力。注意“魅”的写法。赋能,读作f nng,意为赋予更大的做事的可能性空间。【小问2点津】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根据语段可知,作者通过列举一系列的文化来说明海安文脉流淌千年,文化“家底”深厚,所以A处应填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小问3点津】本题考查词性判断。A.流淌:动词,意为液体流动;B.建设:动词,意为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C.阳光:名词,意为太阳的光;题干中的“枢纽”为名词,意为事物

3、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故选C。整本书阅读与思考。2. 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谈谈读经典、读鲁迅对你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通过对迎神赛会和五猖会的回忆,表现了儿时的鲁迅对到东关去看五猖会的喜悦之情;通过对五猖会的神像的描绘,深刻批判了摧残儿童心灵的封建家庭教育。【点津】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在作答本题时,需要结合鲁迅先生具体的作品,并说出读鲁迅给你带来的积极影响,本题答案不唯一。示例: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通过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的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这给我

4、带来的启示是: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地去继承,不能不经思考就全盘吸纳。3. 读西游记,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其中,精读就是精思,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人物对话内容心理沙僧“进退两难”_猪八戒“拣无火处走”_唐僧“只欲往有经处走”_【参考答案】 深为取经前途担忧 一贯的“散伙”想法再次复燃 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点津】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仆仆朝西行去,走着走着,渐渐觉得热气袭人,难以忍受。此进正值秋天,大家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前方有座火焰山,方圆八百里寸草不生,又听说,要想过山,

5、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才能通过。悟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之母,因上次红孩儿想吃唐僧肉与悟空结下了冤仇,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由“只欲往有经处去”可知,唐僧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去,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取经决心。由“拣无火处走”可知,八戒在取经这件事情并不是特别坚定,表现了他一贯惧怕困难,知难而退的特点,心里又开始打退堂鼓,想“散伙”。由“进退两难”可知,沙僧诚恳踏实的性格特点,也是真的为这次磨难担心,担心无法过火焰山。据此回答即可。4. 学校经典朗读午间电声栏目,拟邀请你担任本期朗读者,请你从七年

6、级上册课本中选择一篇散文示例:我选择朗读莫怀戚的散步。分享理由:作品记录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点滴,笔触细腻温柔,饱含真情深意,担负家庭责任。我选择朗读 _ (作 者)的 _(篇名)分享理由:_【参考答案】 泰戈尔 金色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点津】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从七年级上册课本中选择一篇合适的散文,然后时要说清楚你选择这篇散文的原因,可在主题、立意、写法技巧等方面加以阐述。示例:我选择朗读冰心的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

7、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5. 用课文原句填空。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这志,是“海日生残夜,(1)_”的自然之理(王湾次北固山下);是“夜发清溪向三峡,(2)_”的离乡之愁(李白峨眉山月歌);是“(3)_,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团圆之盼(李商隐夜雨寄北);是“(4)_,应傍战场开”的故园之思(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5)_,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之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诸葛亮“(6)_,(7)_”的谆谆叮咛,淡泊宁静(诫子书);是郭沫若“(8)_,(9)_”的以灯喻星,美好向往(天上的街市)。【参考答案】 江春入旧年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何当共剪西窗烛 遥怜故园菊 夜阑卧听

8、风吹雨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点津】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渝州、窗、遥、阑、致远、笼。二、阅读。(60分)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秋词(其二)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注释嗾(su):这里是“使”的意思。(1)“试上高楼清入骨”一句中的“清”在诗中理解为 (2)本诗中“岂如春色嗾人狂”与刘禹锡秋词(其一)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清爽。(2)两句都运用对比手法,将秋景与春色作对比。【小问1点津】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试上高楼清入骨”一句意思是登上

9、高楼,四望清秋入骨,顿时你会感到彻骨的清澈,心境的澄静。故“清”在这里的意思是“清爽”。【小问2点津】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赏析。“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意思是我却说秋天比春天的早晨还要好;“岂如春色嗾人狂”一句的意思是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这两句诗都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秋”与“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赞美。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10、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乙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怒出樵斧,斫蟒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医养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农人中乃有悌弟如此哉!或言:“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信然!(选自聊斋志异,有改动)(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乃两手持兄足与蟒争(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期日中:_下车引之:_兄在前为所吞:_急极无计:_(3)用现代

11、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4)甲文中元方“方正”形象主要通过 _ 描写和 _ 描写来刻画。(5)聊斋志异中描述人与动物关系的作品不少,有的旨在突出人的力量,有的为了反衬人的渺小。具体说说本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参考答案】(1)乃/两手持兄足/与蟒争。(2) 约定。 拉。 被。 办法。(3)他用肩扛起长兄往回走,一路上歇息了十几次。(4)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5)告诉我们,亲人之间血浓于水,不能袖手旁观。【小问1点津】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句意:就用两只手攥住兄的两只脚,用力与蟒争夺。“乃”是连词,其后断开,“两手持兄足”“与蟒争”是对弟弟的动作描写,故可断为:乃/

12、两手持兄足/与蟒争。【小问2点津】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句意:约定在正午。期,约定。句意:走下车拉他的手。引,拉。句意:长兄走在前边,被大蟒咬住。为,被。句意:弟弟在紧急中,没有别的办法可施。计,办法。【小问3点津】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注意重点词:负,背着。凡,总共。始,才。【小问4点津】本题考查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句是元方的语言描写,是正面刻画,表现了元方的“方正”。“友人惭,下车引之”句是友人的动作和心理,是从侧面刻画了元方的“方正”。【小问5点津】本题考查主旨情感的分析。乙文以写实手法为主,但又略有夸张,叙述了弟弟从大蟒口中救出

13、哥哥的奇事。弟弟开始见蟒吞食哥哥时,也与普通人一样害怕,想跑。后见哥哥被吞噬,顿时由恐惧转为愤怒,举起手中利斧,猛地向蟒的头部砍去。最后见蟒受伤后仍在吞食哥哥,他在愤怒与焦急的情况下,扔掉斧头,竟用手抓住哥哥的脚,使尽全力把哥哥从蟒口中拉出来。把弟弟的英雄举动表现得既真实,又理想,生动地揭示了他手足情深的美好心灵。小说最后写哥哥医治半年才恢复健康,至今满脸瘢痕累累只是耳朵与鼻子留有几个孔。这番交待,补叙了当时情况的危险,进一步神化了弟弟蟒口救兄的英雄行为。由此告诉我们,亲人之间血浓于水,亲人有难,不能袖手旁观。【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

14、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胡田村有家姓胡的,兄弟二人到山上砍柴,无意中走到深山峡谷中。突然遇到一条大蟒,长兄走在前边,被大蟒咬住。弟弟在后面见了,最初惊吓得想逃跑,见到哥哥被蟒咬住向下吞,就奋不顾身地抽出砍柴的斧头,向大蟒的头砍去。大蟒虽然受了伤,但仍然咬住不放。长兄的头虽说被吞进去,幸而肩膀吞不下去。弟弟在紧急中,没有别的办法可施,就用两只手攥住兄的两只脚,用力与蟒争夺,竟然把兄从蟒的口中拖了出来。大蟒也因受伤负痛走了。细细一看长兄,鼻子耳朵都已经化掉,气息奄奄,很是危险。他用肩扛起长兄往回走,一路上歇息了十几次,才背回家。请医生给医治,在家养了半年才好。到现在,满脸上全是瘢痕,长鼻子耳朵的地方,只有窟窿了。哎,在农人中,竟有这样的弟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