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10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赢在2022】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点题型分类—主观题精选精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5猜想与假设类实验探究题1(2021张家界)在庆祝“五四”青年节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他用导管向包有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魔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分析判断)根据燃烧条件可知:吹出的气体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一定的热量,可能有氧气生成,从而使脱脂棉燃烧。(提出问题)吹出的气体中有哪些物质与过氧化钠(Na2O2)发生反应,且生成物是什么?(查阅资料)吹出的气体主要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过氧化钠与氮气、氧气不反应;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

2、H2O与Na2O2反应;猜想二:只有CO2与Na2O2反应;猜想三:CO2、H2O都与Na2O2反应。(1)(设计与实验)探究:H2O与Na2O2反应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蓝色沉淀实验结论H2O能与Na2O2反应,产生和NaOH。(2)探究:CO2与Na2O2反应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实验操作玻璃管中反应后的固体实验现象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产生实验结论CO2能与Na2O2反应,产生和Na2CO3。(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分析,猜想三正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3)(反思交流)过氧化钠应该保存。探究:步

3、骤三中能代替CaCl2溶液的试剂(写一种)。【答案】(1)氧气(2)白色沉淀(3)密封;氯化钡溶液【解析】(1)设计与实验:探究:步骤二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故填:氧气。(2)探究:由实验结论可知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填:白色沉淀。(3)反思交流:由实验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故过氧化钠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探究:步骤三中能代替CaCl2溶液的试剂可以是氯化钡溶液,是因为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填:氯化钡溶液。【分析】(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碳

4、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3)根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进行分析。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2(2021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干电池内含有的物质及电能的产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探究实验。(1)(实验一)小吴按图所示连接装置,观察到锌片溶解,碳棒上有气泡放出,同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电能。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二)同学们初步了解电能产生的原理后,小周剥开一节干电池,发现除锌皮、碳棒外,还有黑色固体A。(提出问题)黑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黑色固体A可能是

5、炭黑、铁粉、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或二氧化锰等物质。(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二氧化锰不溶于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探究实验)小周向装有黑色固体A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静置后过滤,得到滤渣B和滤液C取滤渣B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干燥的滤渣B与磁铁接触没有物质被磁铁吸引分可判断B中一定不含取少量滤渣B干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a溶液无色b仍有黑色不溶物由现象可列断B中一定不含另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a有大量气泡放出b。可判断B中含有二氧化锰(3)(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滤渣B中还可能含有(填物质

6、名称)。(4)(实验三)(查阅资料)干电池中还含有氯化铵;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探究实验)小诗取滤液C进行以下实验:测得滤液C的pH7,说明溶液呈酸性,存在大量的H+,解释了干电池的锌皮被腐蚀和产生电能的原因。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浓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滤液C中含有铵盐。为证明滤液C中含有氯离子,请补充完整小诗同学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5)(知识拓展)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Cl2)和含锰元素的盐(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Zn+H2SO4=ZnSO4+H2(2)四氧

7、化三铁;铁粉、氧化铜;带火星木条复燃(3)炭黑(4)氢氧化钠;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5)MnO2+4HCl=MnCl2+2H2O+Cl2【解析】(1)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填:Zn+H2SO4=ZnSO4+H2。(2)实验探究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将干燥的滤渣B与磁铁接触,没有物质被磁铁吸引,可判断B中一定不含四氧化三铁;铁粉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铜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两个反应都有颜色变化,取少量滤渣B干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由现象溶液无色可列断B中一定不含铁粉和氧化铜;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另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

8、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可判断B中含有二氧化锰;故填:四氧化三铁;铁粉、氧化铜;带火星木条复燃。(3)交流讨论排出以上物质后,同学们认为,滤渣B中还可能含有炭黑,故填:炭黑。(4)探究实验铵盐和强碱溶液,生成氨气,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浓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生成氨气,说明滤液C中含有铵盐,故填:氢氧化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为证明滤液C中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故填: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5)知识拓展二氧化锰与浓盐

9、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Cl2)和含锰元素的盐,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2H2O+Cl2,故填:MnO2+4HCl=MnCl2+2H2O+Cl2。【分析】(1)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2)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铁粉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铜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炭黑呈黑色。(4)根据铵盐和强碱溶液,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氯离子和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5)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Cl2)和氯化锰。3(2021江西)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进

10、行了图1 所示的实验。(1)图1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过程中小辰意外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2),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2)(提出问题)图2 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小彬猜想是氢气。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3)(查阅资料)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设计并进行实验)他们设计了图3 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

11、管与图4 中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知连接导管a 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小彬的猜想正确小辰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小彬连接导管a 与导管(填序号),收集气体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4)(教师释疑)图1 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学生感悟)图3 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选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5)(得出结论)图2 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2、。(6)(延伸应用)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泼的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_。(填序号)A锌B铜C银【答案】(1)无明显现象;Zn+H2SO4=ZnSO4+H2(2)质量守恒定律(3)品红溶液不褪色;c(4)锌(5)没有(6)A【解析】(1)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图1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作出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小彬猜想是氢气。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稀硫酸中含有硫、氢、氧元素。(3

13、)设计并进行实验:连接导管a 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气体不是二氧化硫;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说明气体不是氧气;该气体应该是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连接导管a 与导管c,收集气体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气体为氢气;(4)学生感悟:图3 实验中,锌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锌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5)得出结论:图2 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是锌失去的电子形成锌离子。(6)延伸应用: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

14、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泼的金属,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铁若,这种金属可以是锌;故填:A。【分析】(1)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猜想。(3)根据氢气的验纯操作,进行分析。(4)锌失去的电子会移到氢离子上。(5)锌失去的电子形成锌离子。(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4(2021广东)某兴趣小组探究与稀盐酸的反应。(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 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猜想:Mg 猜想:Mg(OH)C1 猜想:Mg(OH)2(4)(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的试管中。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填物质名称)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猜想不成立实验2加热试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