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098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尖端预测08《望岳》(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8 望岳 基础存盘望 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词句注释】1.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2.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

2、不尽,不断。3.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4.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5.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6.决眦(z):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7.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8.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作品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

3、激情。全诗可分两大层,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地。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

4、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所望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

5、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中考鉴赏阅读试题】主题: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

6、大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其中“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参天耸立,“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3)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

7、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写,用(细节)描写,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6)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俯视)。(7)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2.文学常识填空:选自杜少陵集。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唐代诗人,尊称“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现代主义诗人。3.赏析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答:这两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对仗工整。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

8、日的形象,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理解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这两句诗的意义是:我终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观看那群山的矮小。化用孟子?尽心上中“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语义,既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又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同时也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5.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答: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

9、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钟”是积聚、汇聚之意。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答: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7.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

10、度加以赏析。答: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8. 理解性默写。(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

11、览众山小。 中考回应1(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古诗词鉴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模拟预测(2022陕西西安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是个,完成各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杜甫的望岳和春望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概括。3王乐同学认为“齐鲁青未了”一句无人能继,他引用了明人莫如忠对此句的评价“齐鲁到今诗未了

12、,题诗谁能继杜陵”,你同意他的观点吗?(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下列对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C诗的三、四句写俯视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5赏析: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2内蒙

13、古呼伦贝尔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望岳一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请任选一词加以品析。7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022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A】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

14、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以上两首杜甫的诗歌,一位同学想知道哪首诗先写哪首诗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和情感角度阐述理由。9古人写诗讲究练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请结合【A】诗颔联中的“钟”字进行赏析。(2022山东菏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_,_。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12(2022广西贺州统考模拟预测)按要求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

15、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你认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望岳与春望都是杜甫的诗,题目中都有“望”字,其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况和心情? (2022福建厦门厦门市湖滨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3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B甲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C甲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D乙诗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