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08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实验设计鉴别除杂-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广州专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4 实验设计 鉴别 除杂1(2021广州市)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zzstA,KNO3的溶解度不变B,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来%#源:&中教网C,溶液中NaCl的质量增大D,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答案】D【解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外部因素影响,主要是温度;从,温度不同,KNO3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变大),A错误;从,溶剂水的质量减少了,而溶质KNO3的质量没有改变,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会变大,B错误;从,由KNO3.NaCl溶解度曲线可知,前者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少,无论80

2、时溶液中的KNO3.NaCl是否达到饱和,降温到20,优先结晶析出KNO3晶体,由于NaCl只有少量,降温后不一定有析出,溶液中NaCl质量不变(或者也可能有NaCl固体析出,NaCl的质量只会减小),C错误;从,观察图中实验现象可知,中有固体析出,从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加明显,因此优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KNO3,溶液中KNO3的质量会减小,D正确。2(2020广州市)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稀释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B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划痕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C向鸡蛋壳中加醋酸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鸡蛋

3、壳中含有钙元素D粉尘爆炸实验罐内发生爆炸面粉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浓硫酸溶解于水时放出的大量的热,不是反应放热,而是溶解放热,A错误;实验的结果,应该是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而不是密度,B错误;结论应该是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C错误;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空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D正确。来&源:#中教*网 3(2019广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 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B 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ww#w.zzs*C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MgCl2溶液过滤D CO2(H2O):通过盛有

4、浓硫酸的洗气瓶【答案】D【解析】A.Zn粉(Fe):铁和ZnCl2溶液不反应,过滤不能除去铁,故A不正确;B.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不变,过滤不能除去二氧化锰,故B不正确;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MgCl2溶液和硫酸钠不反应,过滤不能除去硫酸钠,故C不正确;D.CO2(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水分,故D不正确。故选D。4(2019广州市)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来#源*:中教网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

5、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B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是1:2水是化合物,可分解C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可利用CO还原性来炼铁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O2能支持燃烧【答案】B【解析】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故A不正确;B.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是1:2, 说明水是化合物

6、,可分解,故B正确;C.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红色粉末变为黑色,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故C不正确;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O2能支持燃烧,故D不正确。故选B。5(2018广州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来*源%:zz#ste&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答案】C【解析】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较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B.没加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

7、的木条不复燃,加入MnO2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H2O2分解,正确;C.试管内(有氧气)的白磷燃烧,水中(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错误;D.两支试管中,除一个有二氧化碳,一个没有二氧化碳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符合控制变量的原则,可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正确。故选C。6(2018广州市)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能与氧气反应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盐C向CaCO3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盐酸

8、易挥发D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小灯泡变亮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离子【答案】D【解析】A.点燃条件下,将硫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能与氧气反应,错误;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盐,因碳酸钙、亚硫酸钙等都是沉淀,所以也可能有亚硫酸盐,错误;C.向CaCO3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是盐酸易挥发,是盐酸和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错误;D.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小灯泡变亮,说明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正确。故选D。7(2018广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

9、能达到目的的是( )A 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来源*:中教网%B 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 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 MgSO4(Na2SO4):溶解,过滤【答案】C【解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 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错误;B CO(CO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只能除掉水蒸气,不能除掉二氧化碳,错误;C 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氧化铜不反应,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只有

10、氧化铜,正确;D MgSO4.Na2SO4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不能将其分开,错误。故选C。8(2017广州市)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实验操作ACaO(CaCO3)水溶解、过滤BH2(CO)灼热CuO洗气CNaCl(Na2SO4)过量BaCl2溶液过滤DNaCl(Na2CO3)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答案】D来源:*&中%教网【解析】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错误;B.氧化铜能与氢气反应,错误;C.有BaCl2溶液剩余,引入了杂质,错误;D.Na2CO3+2HCl=2NaCl+H2O+CO2,剩

11、余的稀盐酸通过蒸发可除去,正确。故选D。9(2017广州市)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答案】D10(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下列有关除杂或鉴别实验设计中,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来#&源:中教网选项实验目的方法A除去CO中少量CO2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干燥气体B除去CaO中少量CaCO3加入适量

12、的稀HCl,过滤,洗涤,干燥C区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D区别浓HCl和浓H2SO4打开试剂瓶的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形成【答案】B【解析】A.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再干燥气体可以除去水,故可以除去CO中少量CO2,正确;B.加入适量的稀HCl,则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错误;C.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故可以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的方法鉴别二者,正确;D.打开试剂瓶的瓶盖,有白雾的是浓盐酸,没有现象的是浓硫酸,故可以采用打开试剂瓶的瓶

13、盖,观察是否有白雾形成的方法鉴别二者,正确;故选B。11(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下列操作,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A向CuO粉末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硝酸银溶液C研磨尿素(CO(CH2)2)与熟石灰的混合粉末D向CaCO3中滴加BaCl2溶液【答案】B【解析】A.向CuO粉末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硝酸铝溶液和银,会观察到铝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研磨,不反应,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难溶于水,向

14、CaCO3中滴加BaCl2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故选B。12(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下列下列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方法ACCuO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熟石灰,过滤cNaOH溶液Na2CO3逐滴滴加Ba(OH)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过滤DNH3H2O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答案】C【解析】A.碳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盐酸能与过量的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a2CO3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直到不再产生沉淀,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13(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CO通入足量的澄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