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07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大门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一氧化碳B碳酸C二氧化碳D乙醇【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解答】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D。【点评】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有机物时,不但要看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还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因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要注意理解。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的是

2、()AFe+2HClFeCl2+H2B2NO+O22NO2C3CO+Fe2O32Fe+3CO2D2NaCl2Na+Cl2【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Fe+2HClFeCl2+H2属于置换反应,故

3、选项错误;B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2NO+O22NO2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3CO+Fe2O32Fe+3CO2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2NaCl2Na+Cl2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已知Na2SO4、Na2SO3 、Na2S三种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那么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2%B32%C30%D46%【分析】由三种物质的

4、化学式可知:混合物中一共含有三种元素,其中氧元素为22%所以钠元素和硫元素一共占78%,然后我们找到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可知在Na2S、Na2SO4、Na2S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一共有三种元素;经分析发现其中氧元素含量为22%,则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含量共为(122)%;由化学式分析可知在混合物中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23:16;所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2)%32%故选:B。【点评】在混合物中的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题中,不能盲目的直接代入公式计算,跟据告诉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未知两种元素的总质量分数,然后找到这两种元素

5、的质量关系才能很简单的解决。4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A还是饱和溶液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C硝酸钾质量没变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没变【分析】温度不变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解答】解:A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还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B仍然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剩余的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减小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剩余的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和水的质量都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温度不变,把某种

6、物质的饱和溶液分为两部分时,每一部分仍然都是饱和溶液。5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AYXZBXYZCZYXDXZY【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X、Y在氢前,Z无变化,说明排在氢后,把X加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析出Y,即XY,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7、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6分)6(4分)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分析;(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75;(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8、零,可得:(+1)+x+(2)40,则x+7价。故填:(1)75;(2)+7。【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7(6分)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雨同学以CaCO3为核心整理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转化关系未标明。(1)反应常用来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老师指出反应无法发生,理由是 。(3)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4)小雨认为甲可以是CO2,你认为还可以是 (填化学式)。【分析】(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解答

9、;(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答;(3)根据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钠也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解答。【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12+H2O十CO2;(2)氯化钙和稀硝酸不生成气体、沉淀或水,所以二者不能反应,故答案:二者反应不产生气体、沉淀或水;(3)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钠也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

10、化钠,故答案:Na2CO3。【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性质考查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综合性比较强但难度不大,做题时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看清要填名称还是化学式。8(6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1)请你

11、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 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写实验目的)。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已经明确,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步骤: 。现象: 。结论: 。【分析】利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以及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来解答此题。在验证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时,可设计对比实验,利用对比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

12、质保持不变。【解答】解:(1)实验一: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的温度较高,单独加热二氧化锰没有氧气生成,加热二者的混合物能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出氧气;故答案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 反应速度很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一起加热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或对照等),验证二氧化锰的作用;故填:对比(或对照);(3)小

13、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检验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还需要检验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设计实验: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少量氯酸钾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可知片刻后有大量氧气放出,加热到无氧气放出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酸钾,继续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仍很快,由此证明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故填:证明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少量氯酸钾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可知片刻后有大量氧气放出,加热到无氧气放出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酸钾,继续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产生氧气的速率仍很快;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点评】解答该题关键要理解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二不变”的涵义。一变是反应速度变,二不变是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9(6分)如图为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2)仪器 B 的用途 ;(3)试管内现象: , ;(4)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5)烧杯中现象:导管口 ,澄清石灰水变 ;(6)做该实验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先 ,再用手紧 握容器外壁,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 时,说明装置不漏气。【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