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xftxx****9158 文档编号:36749003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学习目标】1、 了解五带的形成、范围的划分和黄赤交角大小的关系。2、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3、 结合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理解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动的关系。4、 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及划分方法。5、了解二十四节气与人类活动、二十四节气与季节划分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揭示的气候变化规律;举例说明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国的哪些民俗活动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学习重难点】重点:昼夜交替与时差;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交替与五带的划分。难点:计算时差;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原因。【预习新知】一

2、、昼夜交替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的球体,太阳照亮的一半地球是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地球是半球。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日,具体时间是。3、晨昏线:(1)概念:_半球和_半球的分界线(圈)(2)意义:纬线上昼弧和_的分界线(圈)(3)组成:是有晨线和昏线共同组成,各占一半,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 。其中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二、地方时1、产生: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一些,即所谓“东早西晚”,因而

3、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2、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分钟。例如,120E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所在地(116E)的地方时则为11时44分。三、区时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四、 日界线1、 国际日界线:原则上是180经线。2、 自然日界线:0点或24点所在经线。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其特点只改变 水平 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2偏转规律

4、:北半球 向右 偏,南半球 向左 偏,赤道上 不 偏转。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4应用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刷侵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 右 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 左 岸(如下图)。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1)(2)计算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2.正午太阳高度的

5、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日期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纬度分布春分日和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受到太阳直射两次。(3)计算计算方法: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如下图所示,太阳直射10N,A地(42N)、B地(2326N)、C地(2326S)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90减三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a、b、c)。A地正午太阳高度=90-a=_。B地正午太阳高度=90-b=_。C地正午太阳高

6、度=90c=_。四、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据此可划分为五带。1、四季更替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温年际变化相符合,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2、五带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

7、圈为界,可以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巩固练习】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某品种菊花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才能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日出时间日落时间3月1日6:4818:216月1日5:2119:209月1日6:0018:4612月1日7:0317:211.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花期结束的时间可能是( )A.1月1日前B.1月13日后C.2月1日后D.2月13日后2.如果以日照时间低于10小时30分期间为菊花花期,则花期开始一周内,武汉市( )A.昼长夜短

8、且昼渐短夜渐长B.日出时刻逐渐提前C.正午室内光照面积逐渐增大D.正午日影逐渐变短左图为不同地点的两位摄影师同时拍摄到太阳正处于地平线上的景观(不考虑天气、地形等因素),且拍摄者均朝正南方向。右图为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正好关于地心对称B.两地正午时刻杆影均朝向正北C.两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该日两地均昼长夜短4.若两地中一地位于拉普兰地区(69N,24E),则另一地此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线是( )A.B.C.D.高度角和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可以用

9、来描述天体的位置。下图示意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 )A.20000kmB.15000kmC.10000kmD.4000km6.次日甲、乙两地可能( )A.最大太阳高度角都增加B.两地的昼长都减小C.正午太阳方位角都增加D.日出方位角都减小江苏某校的小明同学学习用手机辨识方向。他正对一条道路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并用手机测量了这条道路的方向(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小明拍摄照片的朝向为( )A.北偏西B.南偏西C.北偏东D.南偏东8.据照片中的楼影推测,拍照的时间最可能为( )A.上午B.正午C.下午D.傍晚答案及解析1

10、.答案:B解析:用表中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3月1日、6月1日、9月1日、12月1日的昼长分别是11时33分、13时59分、12时46分、10时18分。结合材料可知,该品种菊花开花期的时间可能位于9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因为如果以日照时间低于10小时30分期间为菊花花期,而12月1日的昼长为10时18分,说明开花日期在12月1日前,与12月1日关于冬至对称的日期为1月13日前后,也就是说花期结束时间在1月13日后。B项正确。2.答案:C解析:结合上题以及材料可知,该品种菊花在12月1日前,花期开始一周内,武汉市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日出时刻逐渐变晚,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室内光照面积逐渐增大,

11、正午日影逐渐变长。C项正确,A、B、D项错误。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太阳处于地平线上,说明两位摄影师所在的地点都在晨昏线上,且拍摄者均朝正南方向,说明两位摄影师所在的地点位于南北不同半球,一个地点位于北半球极夜与昼夜交替的临界纬度上,另一个地点位于南半球极昼与昼夜交替的临界纬度上,所以两地正好关于地心对称,A正确;两地正午时刻杆影一个朝向正北,一个朝向正南,B错误;两个摄影师所在的地点位于极昼或极夜与昼夜交替的临界纬度上,那么两地的纬度范围在极圈到极点之间,所以两地的典型植被不是亚热带植被,C错误;两位摄影师所在的地点位于南北不同半球,两地不可能均昼长夜短,D错误。4.答案:B

12、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由分析可知,两地正好关于地心对称,一地位于拉普兰地区(69N,24E),则另一地的地理坐标为(69S,156W)。该地此日位于南半球极昼与昼夜交替的临界纬度上,且太阳高度最大时观察到的太阳应位于正北方位,符合该地恰好发生极昼时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A、C、D错误,B正确。5.答案:B解析:据图,根据所学知识,甲地在北京时间6点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乙地在北京时间18点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时地方时为12点,故可计算出甲地经度为150W,乙地经度为30E;图中太阳高度角为0时即为日出或日落,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甲地昼长为12小时,乙地昼长大于12小时,可知甲

13、地位于赤道,且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都为70,故甲乙两地应关于直射点所在纬度对称,根据甲地纬度为0,可计算出该日直射点纬度为20N或20S,乙地纬度为40N或40S;根据材料太阳方位角知识,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甲地日出到正午,太阳方位角逐渐减小,正午太阳方位角为0,说明甲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以此类推,可判断乙地太阳也是从东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正午过后,太阳位于西南,日落时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说明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说明该日为北半球夏半年,综上可以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乙地纬度为40

14、N;甲地经度为150W,纬度为0,乙地经度为30E,纬度为40N;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经过北极点,根据经纬网距离计算相关知识,甲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90111千米,乙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50111千米,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15000k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由于当日太阳直射纬度为20N,所以次日,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甲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减小,乙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增大,A错误;甲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乙地昼长会增加,B错误;次日甲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北,乙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南,故两地正午太阳方位角不变,C错误;次日两地日出方向依然在东北,但和前一日相比,日出方位角更偏北,根据日出方位角的概念,日出方位角都减小,D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结合手机上显示的信息可看出,以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手机上显示的方向数据为202南,即南偏西32;结合材料可知,该方向正对道路方向,故其拍摄方向与道路方向相同,也为南偏西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8.答案:A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条道路正对的方向为西南方,故可以判断出道路左侧的楼影位于西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