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769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3篇伯牙善鼓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篇伯牙善鼓琴(列子)(统编教材已删除)一、一词多义1善2志二、重点句子翻译1.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答案】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聆听。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答案】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情趣。3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答案】您所听到的那(曲子里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的一样啊。1文中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后来衍生出一个成语,请把这个成语写下来,并解释它的意思。【答案】高山流水。意思: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2文中多次运用“善哉”一词,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答案】文中的“善”既有钟子期对伯牙琴艺的赞叹,也有伯牙对钟子期音乐领悟能力的夸奖。表现了伯牙与钟子期之

2、间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感情。3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答案】只有互相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知音难遇,所以要珍惜友情。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4分)(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伯牙善鼓琴)(二)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

3、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节选自林嗣环口技)注:施:设置,安放。力拉崩倒:噼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1下面各组句子中

4、,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分)A.BC D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答案】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意思对即可。2分)3伯牙“善”琴,语段(一)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技的高超?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案】正面描写,伯牙借助连绵大雨及山崩地裂之声,用琴声传达内心的情感,正面写出伯牙琴技的高超。侧面描写,通过写钟子期对伯牙琴技的赞扬,侧面写出伯牙琴技的高超。(每点2分,共4分)4语段(一)(二)内容上均以“善”字总领全篇。请结合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伯牙”“子期”“口技者”的“善”的表现。(6分)

5、【答案】伯牙“善鼓琴”,用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意境,演绎出霖雨、崩山之音;子期“善听”,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口技者“善演”,仅凭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能模仿出生动逼真、丰富多变的场景。(每点2分,共6分)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2分)(一)伯牙善鼓琴全文(二)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荆公曰

6、:“退即解舟,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节选自老学庵笔记)注:睽:背离,不合。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剧:流畅,痛快。解舟:退居江湖。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卒逢暴雨卒:同“猝”,突然(2)钟子期辄穷其趣 穷:穷尽(每小题1分,共2分)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答案】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意思对即可。2分)3语段(一)中“吾于何逃声哉”是伯牙发出的感慨,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4分)

7、【答案】内容上:伯牙弹奏高山流水,钟子期能领会他心中所想;伯牙弹奏大雨山崩,钟子期能点明他的情趣。由伯牙发出的感慨,表现出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感情;结构上:画龙点睛,突出了本文“知音难觅”的主旨。(每点2分,共4分)4语段(二)表现了王安石和孙少述之间怎样的深厚友谊?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案】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王安石写信给孙少述告知近况,让他不必担心;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王安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仍交往如故;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人们议论他们俩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参考答案一、1

8、.B(A.动词,擅长、善于/形容词,好的;B.动词,领会;C.名词,意念、心情/动词,做记号;D.副词,通“猝”,突然/副词,终于)【语段(二)参考译文】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户人家宴请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宾客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马上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其中夹杂着噼

9、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一点争先恐后地跑了。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二、【语段(二

10、)参考译文】孙少述,字正之,和王安石交情最为深厚,所以王安石别少述中有一句诗写道:“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他们的感情大概如此。等王安石做了相国,两人多年没有互相联系,人们都认为两人不合。但是少述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等到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宰相后回来,经过高沙时,少述恰好闲居在这里。王安石急忙前去拜访,少述出来迎接他,只是相互安慰,两人都忘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设酒宴款待他,两人痛快地谈论文学,直到天黑才散去。王安石说:“此次被罢官之后我就将退居江湖,恐怕没有机会与你再见面了。”少述说:“这样的话,那我就更不去与你告别了。”两人分别时,脸上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色。此后,人们才知道两位先生的君子之交是很难揣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