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76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3.5(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说明:1.本试卷共6页,计18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运用(32分)1.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 )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品格修养,( )民风世风的基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有关家风的经典名言_。从周公训儿“君子所,其无逸”,_;从张英教育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到

2、曾国藩告诫兄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从颜之推教导弟子“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到朱子勉励后人“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家风文化,zhng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家教智慧。(1)给加点字注音:积淀( )(2)根据拼音写汉字:zhng显( )(3)填入文段括号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A. 尽管还B. 虽然但是C. 不仅更是D. 即使也是(4)填写在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A. 星罗棋布B. 寥若星辰C. 不胜枚举D. 连篇累牍(5)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调动自己的积累,在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2.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的

3、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典型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不同的是,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吴敬梓对范进则多了讽刺。B.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都是作者婉约词的代表作,前者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展现了少女的活泼烂漫;后者是晚年作品,抒写了词人国破家亡后的深沉悲痛。C.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写的通讯,作者精选典型事例,刻画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坚韧刚毅、淳朴谦虚的形象;在叙述中结合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全文充满抒情色彩。D. 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散文诗,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表达了作者对革

4、命必胜的信念和乐观无畏的豪情。3. 默写。(1)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2)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莫听穿林打叶声,_。(苏轼定风波)(5)世有伯乐,_。(韩愈马说)(6)王维的使至塞上“_,_”描绘了雄浑壮观的边塞风光。(7)初中即将毕业,同学请你写一句赠言,你可以引用诗句“_,_”展现你面对离别豁达乐观的情怀,表达对同学的慰勉。综合性学习。(12分)4. 学校戏剧社拟开展“戏曲知多少”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戏剧社准备选一幅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从下图中选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戏曲特点的一幅,说说你这样

5、选择的理由。(2)为了加强对戏剧宣传力度,扬扬准备在海报上写一副对联,但是他将下列这副对联弄乱了,请你重新排序。演离合悲欢 观抑扬褒贬 当代岂无前代事 座中常有剧中人上联:_,_;下联:_,_(3)剧社特邀扬剧演员前来演出,请你作为主持人,依据下列材料,在开场白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扬剧的特点。扬剧是江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博采众长,雅俗共存,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既有下里巴人的草根地气,又有阳春白雪的气质高度。说到它刚柔并济的风韵,主要是蕴涵了花鼓戏曲调的轻绵细腻,香火戏曲调的阳刚粗犷,民歌的隽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变。扬剧的唱腔曲调十

6、分丰富,有来自扬州清曲、扬州花鼓、扬州香火等三个方面的一百多种曲牌,其中扬州清曲占主导位置。同学们,扬剧是我市的地方传统戏剧,主要有三个特点:_;_;_。(4)戏剧社准备表演扬剧风雪山神庙,请你为这幕剧制作PPT,你会怎么设计PPT的封面?结合下列唱词和水浒传有关内容,从画面内容、意境特点说明你的设计构思及理由。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讯断关山相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急难二、阅读理解(55分)(一)名著阅读。5. 请比较分析下列选文中人物流泪的原因,并围绕“英雄

7、泪”思考探究。片段流泪原因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1)_我最后看了一眼生命垂危的船员,回答:“他最多只能活两个小时。”“无法救治了?”“毫无办法!”尼摩艇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节选自海底两万里)(2)_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节选自骆驼祥子)(3)_探究:许多名著都写到英雄流泪,比如林冲、孙悟

8、空、尼摩艇长。这样写是否会有损英雄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4)_(二)古诗阅读。(6分)6. 古诗阅读。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乐天,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和元稹并称“元白”。幢幢:灯影昏暗摇曳的样子。(1)“惊坐起”富有表现力,请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三)文言文阅读。(12分)王起主文柄,志欲以白敏中为状元,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惎有文而落拓。因密令亲知申意,俾敏中与惎绝。前人复约敏中,为具以告之。敏中欣然曰:“皆如所教。”既而惎果造门,左右绐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

9、俄顷,敏中跃出,连呼左右召惎。于是悉以实告。乃曰:“一第何患不致,奈轻负至交!”相与欢醉,负阳而寝。前人睹之,大怒而去。恳告王起,且云不可必矣。起曰:“我比只得白敏中,今当更取贺拔惎矣。”(选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有删改)【注】王起、白敏中、贺拔惎(j):均为人名。主文柄:主持科举考试。病:担心、忧虑。落拓:行为狂放不羁。俾:b,使。绐:di,欺骗。一第:考中进士。7. 解释加点词。(1)志欲以白敏中为状元( ) (2)为具以告之( )(3)一第何患不致( ) (4)相与欢醉( )8. 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完成下列小题。(1)白敏中在“俄顷”间想了些什么才“跃出”“连呼左右召惎”?根据上下文,

10、简述你的推测。(2)王起为什么最后决定“更取贺拔惎”?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分析。9. 文中白敏中的行为让人联想到名著中的人物对待朋友的态度,请在下列人物选一个,结合他的做法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看法。A.鲁智深(水浒传) B.匡超人(儒林外史)(三)实用文本阅读(11分)邻居李叔最近很苦恼,一年前,他将7岁的女儿丽丽从农村老家接到了城里,为让女儿习惯城市生活,李叔给丽丽报了几个培训班,丽丽的主要娱乐是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很少参加户外活动。李叔发现丽丽“学习的时候老是开小差,得说两遍地才会给你反应,甚至还不耐烦地发脾气,就连最爱的画画也没有创意了”。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你帮他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1、。材料一】一位美国作家的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曾提出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作者在书中强调,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中国的儿童也同样面临自然缺乏的现状。记录自然笔记是改变儿童自然缺乏现状的途径之一。儿童通过观察大自然,用绘画或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自然记录和表达,使艺术表现形式和自然科学完美结合。(摘自现代快报,有删改)【材料二】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达到48.5%。“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一方

12、面,一些父母把孩子圈在狭小范围内,以保证安全和卫生;另一方面,父母正试图让孩子更早地接受教育。城市里的孩子往往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但由于被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会失去感知能力。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受不到花鸟鱼虫的细节之美,体会不到新发现的快乐,可能无法静下心来观察某个事物,之后就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更是给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眼下,孩子们能够通过网络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成品知识”,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知识”时,他们的创造力就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体力、智力上的缺陷,还会让孩子变得孤

13、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三】2023年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黄山宏村写生的第十个年头,5月5日起,有478位师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写生活动。少年们踏万重山,寻艺术路,执着且坚韧,只为与美同行。他们追逐阳光,追逐梦想,在一张张画面上绘出惬意的风、青春的光、徽州的情、飘逸的彩。一幅幅绘画作品中演绎着徽州古韵,再现着写生时的场景,学生从执笔的举足无措,到恣意洒脱,从愁容难掩到笑如夏花,他们的目光不再局限,而是见山、见云、见水、见虫鱼、更见那风光万里、大美山河,在艺术的美妙世界里自在徜徉。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自然魅力,加深了对美的认识,由此更添了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14、摘自“南师附属实验学校”公众号)10. 当李叔听说丽丽患了“自然缺失症”,非常担心和紧张。请你向李叔解释一下“自然缺失症”。11. 结合材料,帮助李叔分析丽丽的“问题”背后的原因。12. 为了帮助丽丽更健康地成长,请你根据材料对李叔提几点建议。13. 材料三中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写生坚持十年的做法,在家长群里引起了热烈讨论。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发表自己的评论。静待花开:学校这么做真的太棒了,这段经历一定可以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啊!清北等着我:现在学习竞争这么激烈,对考试不考的内容投入那么多时间,太浪费了!羊羊妈:你们不觉得学校这样做很有安全隐患吗?万一出了什么事,谁负责?(四)文学文本阅读(18分)独木桥荆歌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叫它桥,其实它只是两根并排的木头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