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68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州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东海中学上学期期中化学质量检测(B)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新中国 70 华诞庆祝活动中,放飞 7 万只彩色气球,这些气球都是用氦气填充的。下列有关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气球降解B. 气球飞行C. 气球炸裂D. 气球充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解析】【详解】A.气球的材料是塑料,一般塑料要降解为对环境无害化(少害化)的碎片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气球飞行是一种机械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C.气球炸裂是一种形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D.气球变大,是因为

2、气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 6000升氧气被压缩在40升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C.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车胎会鼓起来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3、C.给自行车车胎打气车胎会鼓起来,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ww#w.zzs%t&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添加酒精 B. 量取 10 mL 水 C. 滴加试剂 D. 称量氯化钠 来源:%*中教网【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容易引起酒精燃烧,发生事故,故A选项错误;B.量筒量程的选择要等于或稍大于被量取液体的体积,所以应选用量程为10 mL 的量筒,故B选项错误;C.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

4、更不能接触试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故C选项错误;D.称量氯化钠时,要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且放在相同质量的纸上,故D选项正确;故选D。4. 下列用于医疗卫生的物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福尔马林B. 液氮C. 碘酒D. 止咳糖浆【答案】B【解析】【详解】福尔马林、碘酒和止咳糖浆都属于混合物;液氮属于单质,是纯净物。故选B。【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 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 抢救危重新冠病人时,呼吸机起了重要的作用,给病人长时间呼吸纯氧B. 工业上

5、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化学变化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中国#教*&育出版网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红棕色的铁锈【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但给病人吸入的不是纯氧,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会产生雾,错误。来源:zzste%p.c&*#om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红棕色的铁锈,正确。故选D。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6.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

6、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环节中属于( )A. 解释与结论B. 观察与问题C. 实验与事实D. 假设与预测【答案】D【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环节中属于假设与预测。故选D。7.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金刚石的硬度大切割玻璃B. 氢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www.zzst#%C. O2 具有氧化性用于炼钢

7、D. 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详解】A.硬度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密度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氧化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D.干冰有制冷作用是因为升华吸热,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C。【点睛】来源:*z&zstep.#com%8. 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

8、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试管底部破裂B. 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C. 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D. 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炸裂试管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详解】A.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壁上,故A错误;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故B正确;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故C正确;来&#源

9、:中*教网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故D正确。来源:zzst#ep&.com故选A。9. 关于化学上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分类物质A黑色固体二氧化锰、高锰酸钾B缓慢氧化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食物的腐烂C受热易分解物质氯化钾、水D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蒸发皿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锰为黑色固体,高锰酸钾为暗紫色(紫黑色)固体,故A选项错误;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食物的腐烂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放热,不发光,速率较慢,都属于缓慢氧化,故B选项正确;C.氯化钾和水受热都不分解,故C选项错误;D.集气瓶不能加热,蒸发皿

10、能直接加热,故D选项错误;故选B10. 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铜丝具有导热性,白的着火点是40C)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w#*ww.zzstep&.%comA. 利用了白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不与N2反应的性质B. 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氮气难溶于水D. 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答案】D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详解】A.利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白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白磷不与N2反应,从而使左侧管内的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此选项表述正确;B.氧气约占空气

11、总体积的1/5,故若实验成功则会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此选项表述正确;C.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而造成的压强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故氮气不溶于水也是条件之一,此选项表述正确;D.根据上述分析,左侧管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则右侧管内的液面会下降,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70 分)11.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来源:zzs#*(1)从微观角度: 构成水的微粒是_(填名称)。 1 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3个水分子,说明:_。 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_。 10

12、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_ 。(2)从保护水资源角度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最常用的 A 物质是明矾,其所起到的作用是_。 实验过程中操作的名称是_,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若经过操作后,所得液体 C 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填写序号)。 A漏斗内滤纸有破损 来源:zzs*te%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操作是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 小刚取少量经过操作之后的蒸馏水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_(填字母序号)。 A.淘米水浇花 B.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节水龙头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3)从变化角度: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 a 中产生的气体是_,若一段时间后 a 中收集到 10mL 气体,则此时 b 中应该大约收集到了_mL 气体。用化学式表示检验试管 a 中气体的反应_。电解水用化学式表示是_,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 【答案】(1) . 水分子 . 分子的体积很小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分子间有间隔 (2) . 吸附难溶性杂质

14、,加速沉降 . 过滤 . 漏斗 . 玻璃棒 . AC#CA . 吸附 . 物理 . 产生大量泡沫 . D (3) . 氢气#H2 . 5 . H2+O2H2O . H2OH2+O2 . 氢元素和氧元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小问1详解】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来%源*:中&教网#1 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填分子的体积小。来源%:中教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不断从容器中扩散到空气中,所以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穿插到对方分子的间隔中,则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故填分子间有间隔。【小问2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明矾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