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66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达标检测化学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秋季九年级达标检测www#.zzs%te*化学试卷本试卷共 32 小题,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7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的 相应位置。本大题 2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开水沸腾B. 铁钉生锈C. 蔗糖融化D. 雕刻印章【答案】B【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开水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钉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蔗糖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2、理变化;D.雕刻印章,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 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 石灰水被烤干了,没有留下痕迹B. 石灰水变成了白色固体C. 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D. 玻璃片上有雾出现来源:zzst&ep#.com【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会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成了白色固体;玻璃片上本身就有澄清石灰水,不能观察到有雾出现;故选: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读取液体体积C. 加热固体D. 倾倒液体【答案】A【解析】来源:zzs*#te%【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 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A. 酒精

4、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www.z#zste&*C.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 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答案】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实验完成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药品、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B错误;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C错误;D.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在取用

5、时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D错误。故选A。5.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A. N2B. CO2C. O2D. 稀有气体【答案】C【解析】【详解】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故选C。6. “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节日大量燃放鞭炮B. 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C. 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D. 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节日大量燃放鞭炮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该做法不符合该理念;B.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该做法符合该理念;来源:*中&%教

6、网C.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了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轻了对空气的污染,该做法符合该理念;D.传统的能源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空气污染物,故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该做法符合该理念。故选A。【点睛】7.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ww*w.zz&A. 蜡烛B. 硫C. 白磷D. 碳【答案】B【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选项A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B 正确;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C错误;D.碳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选项D错误。故选:B。8. 下列化学反应属

7、于分解反应的是A. 氢气+氧气水B.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 硫+氧气二氧化硫D.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答案】D【解析】【详解】A.由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B.由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C.由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D.由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选项正确,故选D。9. 下列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

8、品腐败、金属锈蚀都是由于氧气具有氧化性所导致的中国教%*育出#版网B. 给重症病人输氧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C. “煽风点火”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来%#源:&中教网【答案】C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食品腐败、金属锈蚀都是由于氧气具有氧化性所导致的,都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故A正确。B:氧气的用途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给重症病人输氧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故B正确。来源:zzstep%&.comC:“煽风点火”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C不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如红磷、硫、铁丝、木炭发生反应。故D正确。综上

9、所述:选择C。10. 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不使用二氧化锰的结果是A. 不产生氧气B. 没有影响C. 产生氧气速率变慢D. 产生氧气质量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若不使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会缓慢分解产生氧气,生成氧气的速率减慢,但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不变。故选:C。11. “潮州工夫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泡茶时,能闻到清香的原因是A.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分子在不断的膨胀www.*zz%step.#comC. 分子的数目不断增加D. 分子间间隔在增大【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

10、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泡茶时,能闻到清香,是因为茶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故选:A1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 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 氧分子的数目减少【答案】A【解析】来源:z#zstep%.&com【详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容积40L的钢瓶中可压入6000L氧气。故选A。13. 紫薯富含硒元素,硒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如图为硒原子结

11、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x的值为18B. 硒原子容易失去电子C. 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D. 硒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其质子数为34,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4=2+8+x+6,x=18,不符合题意;B.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符合题意;C.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其质子数为34,不符合题意;www.&zzs*t#D.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故选B。14. 钛和钛合

12、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48B. 26C. 4D. 22【答案】D【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试题分析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D22。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考查原子的结构。15. 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制氢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增加C. 丙的化学式为CO2D

13、. 生成乙与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正确;来*#&源:中教网B.根据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前有1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个数增加,正确;C.根据图示,丙的化学式为CO2,正确;D.根据微观示意图,生成乙与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错误;故选D。来源:z&%16. 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 质子、中子、电子B. 质子、电子C. 中子、电子D. 质子、中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要根据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解答本题。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14、中子构成的。因此一般来说,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即质子、中子、电子,但氢原子特殊,氢原子核内无中子,只有1个质子。所以应当理解为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中子、电子。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中一定由质子,不一定有中子。1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A.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3gB. 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7个电子来源:中教*&网C.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6www.%z&zste#【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3,单位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56,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6,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钡,其汉字名称中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5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8. 硫元素和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中子数不同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