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47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5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题-专练6燃烧与灭火(含解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分突破】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尖子生必刷1000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专练6 燃烧与灭火来源:zzste#&*选择题1.(河北襄阳宜城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ww&.zz*st%#A. 该实验现象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 P处火柴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 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P处火柴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火柴移

2、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故选A2(2021佛山模拟)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D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故选项错误;B.移开玻璃片,集气瓶与外界连通,二氧化碳更容易进入烧杯,实验现象更明显;故选项错误;C.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二氧

3、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依然能使蜡烛熄灭,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故选项正确;D.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助燃物),使蜡烛熄灭;故选:C。3.(河南新乡市封丘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终结性评价测试)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过量的红磷放入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w#w.z%A. 此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2mL刻度处D. 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

4、程中活塞前沿一直向左移动直至停在2mL刻度处【答案】D【解析】A.红磷燃烧消耗试管中空气里的氧气,根据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判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正确。C.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氧气约占8mL,反应中被消耗,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从10mL刻度处移动到2mL刻度处。C正确。D.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先向右移动,等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前沿向左移动直至停在2mL刻度处。D错。综上所述:选择D。4.(合肥市长丰县2020-2

5、021学年九年级中考二模)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碱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将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可观察到白磷燃烧,产B. 生大量白烟B. 该实验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www&.*%C. 该实验中可观察到气球先鼓起后又变瘪D. 若将图中氢氧化钠固体更换成氯化钠固体,实验方案也是可行的【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达到白磷着火点,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A正确。B.白磷刚开始不燃烧,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温度升高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正确。C.白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气压先增大,冷却后再减小,气球先鼓起后又变瘪

6、,C正确。D.氯化钠固体溶解不放热,不会出现白磷燃烧现象,无法探究燃烧条件,D错误。故选:D。5.(2021年滨海新区九年级学业质量调查)“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B. 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C. 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D. 氧化镍(NiO)中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www.zz*st&【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

7、】A.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这样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更高,正确,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无火焰,可以避免甲烷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爆炸的风险,也不易发生火灾,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还是甲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只是反应条件不同,消耗等质量的甲烷,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不变,错误,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D.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化镍(NiO)中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云南昆

8、明部分区县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燃料,下列关于燃料及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图实验中,可观察到气球先膨胀,是因为反应生成了气体B. 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源%:&中教网*C. 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氢能等D. 通过分馏石油获得煤油、柴油等产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A.图中气球先膨胀,是因为试管放到热水中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选项错误;B.水灭火的原理是水吸收热量,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选项错误;C.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是太阳能,核能、氢能还没有广泛使用,选项错误;D.通过分馏石油获得煤油、柴

9、油等产品的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7.(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中考化学二模)“火折子”被称为古代的打火机。火折子的主要材料为白薯蔓汁浸泡过的土纸加以棉花、苇絮等,晒干卷成长杆状,点燃后吹灭成暗火,装入竹筒内,需要时取出一吹就能复燃。下列关于火折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土纸棉花等都是可燃物 B. 装入竹筒后火折子没有完全熄灭C. 竹筒不是完全密闭的 D. 取出一吹即可复燃是因为降低了着火点【答案】D【解析】A.土纸、棉花等均可燃烧,属于可燃物,不符合题意;B.火折子在需要时取出一吹就能复燃,说明装入竹筒后火折子没有完全熄灭,不符合题意;

10、C.因为要保证火折子不能完全熄灭,因此需要竹筒不能完全封闭,给予竹筒中火折子的一定量的氧气保证其不熄灭,不符合题意;D.着火点跟一个物质的材质、湿度等特征性质相关,一般难易改变物质的着火点,而火折子一吹即燃是因为用嘴吹加速了空气流动,给予火折子更多的氧气,使得火折子复燃,符合题意。故选D。8.(2021年北京昌平区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A.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 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 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 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

11、观察到燃烧现象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在图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照,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2中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得出燃烧时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B。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

12、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的优势是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再挤压左滴管,白磷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 C实验过程中只产生了有害气体,因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先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这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该装置容积小,节约药品,现象明显,选项说法正确; B.再挤压左滴管,白磷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选项说法正确; 中%&#国教育出版网C.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体小颗粒,有毒,因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选项说法错误;*D.挤压右滴管并微加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13、由此可以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需要达到其着火点,选项说法正确。来*源%:zz#ste&10.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物质的燃烧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燃烧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B对比,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答案】A【解析】A.无烟煤具有可燃性,未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B.对比,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来源&#:中教%网C.对比,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可

14、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D.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11. 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中充满N2;、中充满 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和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 B对比和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C对比和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来源:zzstep.&com*D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答案】 C【解析】A.对比和,中白磷不能燃烧,中白磷燃烧,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和,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对比和,白磷、红磷均不能燃烧,不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气球能缓冲气压,能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12.(江苏扬州仪征市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中充满氮气,试管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实验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B. 由实验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C. 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压等作用D. 利用水浴控温可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实验白磷隔绝氧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不燃烧;实验中白磷与氧气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