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388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10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分练10 实验方案设计类实验探究题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下述两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甲同学的方案: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乙同学的方案:溶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你认为哪种方案合理,为什么?2.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3.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硝酸铵、硫酸铵和尿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物质区分开来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4.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

2、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1)【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 (2)【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并进行实验现象: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 , 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步

3、骤: ;现象: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拓展应用】根据以上探究,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5.正确的方案设计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请分析或改进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或改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画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_。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为达到实验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_。通过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证明水的组成现象:氢气燃烧,发出_色火焰, 瓶壁发热。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图(改进前) 图(改进后) (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进行实验)图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

4、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实验改进)老师对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了 。(2)(分析讨论) 若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 。改进后图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7.某工厂产生的铜屑中含有少量铁屑,现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需除去其中的铁屑,李明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

5、方案: (1)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从回收利用率角度考虑,你选择的方案是 。 (2)两个实验方案中都有过滤操作,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甲: ;方案乙: 。(4)你能否再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实验方案?写出你的答案: 。 8.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查阅资料)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通常状况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

6、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5。(1).(实验结论) 图1所示实验中,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温度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2)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温度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3).(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4).(反思交流) 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Q放(填“”或“

7、”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大小关系刚好与前者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_Q放 , 则溶液温度不变。(5)在图2所示实验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 。 9.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聪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那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溶

8、质是Na2SO4 猜想二:溶质是Na2SO4 和NaOH 猜想三:溶质是_(查阅资料)Na2SO4 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小聪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红色猜想一正确猜想二不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正确方案三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_猜想三正确(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聪的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 。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

9、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10.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嗅盐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碳酸铵猜想二:可能是碳

10、酸氢铵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甲组实验乙组实验方案嗅盐与_(填一种物质的名称) 混合研磨现象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_结论嗅盐中含有NH4+嗅盐中含有CO32-确认甲组的实验结论猜想一正确反思质疑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严谨,他们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甲组的结论。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存在_离子的可能性。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并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已知嗅盐与氢氧化钠反应为:(NH4)2CO3+2NaOH X+2NH3 +2H2O,则X的化学式为_。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m1 , 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

11、2和m3 , 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数据处理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实验评价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B.烧杯中发生的反应是2NH3+H2SO4=(NH4)2SO4C.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11.为了让同学们掌握酸根的检验方法,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究,通过实验的方法鉴别白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白色固体的成分?(实验探究)甲同学:取样品适量配成溶液,再取

12、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白色固体的成分一定有硫酸钠。(反思评价)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结论: 。(反思与实践)乙同学经过思考,将甲同学配制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固体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实验与结论)同学们继续对固体中是否存在氯化钠进行了探究,将乙同学所得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丙同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 现象,证明含有氯化钠,但丁同学质疑丙同学的实验及结论,丁同学质疑的理由是 。(反思与实践)最终同学们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取配制好的原样品溶液,依次加入_、_、_三种试剂,进行相应的正确操作,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物质。(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探究活动的失误,我们总结出,在验证物质时,对所加试剂的要求是_,才能验证所要检验的物质存在或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