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757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实验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化学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来源:zzst%ep#*.com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 “新冠”持续肆虐,为提振经济,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德阳旌湖两岸地摊盛行。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榨甘蔗汁B. 切桃片糕C. 现制冰粉D. 烤羊肉串【答案】D【解析】【详解】A.榨甘蔗汁过程涉及物质成分的分离和形态的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切桃片糕过程只有物质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现制冰粉过程涉及物质的溶解和凝固,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

2、化,故C错误;D.烤羊肉串过程涉及物质的燃烧和蛋白质的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2. 中国诗词大会引导青少年传承诗词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下列诗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答案】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火炉涉及燃烧,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述了月、海等景物,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C.床前明月光,疑地上霜,描述月光,无化学变化,不符合

3、题意;D.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描述风雨雪,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3. 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 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C.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D. 石蜡可燃,燃烧时发光、放热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石蜡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混合物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小的固体。A错。B:石蜡熔化温度较低,受热易熔化成液体,俗称蜡油。B正确。C:石蜡放在水中,不溶于水,浮在水面。所以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正确。D:石蜡燃烧发出白光,发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正确。综

4、上所述:选择A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铜片B. 点燃酒精灯C. 读取液体体积D. 闻药品的气味【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给铜片加热时,不能用手直接拿铜片,防止烫伤,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闻药品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不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中教网&5.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5、18 mL,倾倒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 mL,则该同学实际倾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 等于8 mLB. 大于8 mLC. 小于8 mL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8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少于18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多于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处液体的体积小于18mL-10mL=8mL,故选:C。6. 用托盘天平称量5.2 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A. 增加砝码B. 添加药品C. 调节平衡螺母D. 减少药品来#*源:&中教网【答案】D【解析】【详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 g药品,即要求药品的

6、质量必须达到5.2 g,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说明药品的质量超过5.2 g,这时则应减少药品的质量,直到托盘天平平衡,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7. 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10.2 g食盐时(1 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 9.9 gB. 10.2 gC. 10.4 gD. 9.8gwww.%zzstep#*.com【答案】D【解析】【详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食盐质量=10.0g-0.2g=9.8g.点睛: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

7、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二、填空题8. 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来源:*&中%教网(1)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_,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_。(2)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3)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4)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不可燃烧_。来源:#zzst*%(5)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_。来源&:%zzste#【答案】(1) . A . D中国教育出&版网*(2)A(3)C(4) . A . Bwww.zzs&t#

8、%(5)D【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指一个过程,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性,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加有“能”,“难”,“易”,“会”,“就”“是”等词语。【小问1详解】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故选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碳酸氢铵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故选D;【小问2详解】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的物理性质,故选A;【小问3详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选C;w*ww.

9、zz#【小问4详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选A;二氧化碳不可以燃烧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B;【小问5详解】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选D。9. 下图是常见仪器,用适当仪器的名称填空:(1)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是_;(3)可以直接加热的是_;(4)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是_;(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www.z%zstep.co*m【答案】(1)集气瓶(2)烧杯(3)试管(4)铁架台(5)胶头滴管【解析】【小问1详解】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集气瓶。【小问2详解

10、】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因为烧杯底面积太大,容易受热不均匀。【小问3详解】可以直接加热的是试管,因为底面积小,很容易均匀加热。【小问4详解】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是铁架台。【小问5详解】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三、实验题10. 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_(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2)然后,由_(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

11、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_。【答案】 . A; . 无明显变化; . 低; . B; . 变浑浊; . 高; . 高。【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首先由导管A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由导管B吹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3)由(1)、(2)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

12、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高。来源:z&zstep.#c%om11. 回答下列问题。来源&#*:中教%网(1)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活塞B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活塞B_,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_。I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2)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

13、作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填“左移”或“右移”),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气压_(填“增大”或“减小”)。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1) . 打开 . 关闭 . 关闭 . 打开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除去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 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2) . 左移 . 减小【解析】【小问1详解】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故研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需要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干扰;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图可知,装置中气体长进短出,可进入人

14、体;装置中气体气体长进短出,人呼出气体可通过澄清石灰水;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是空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人呼出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来源:zzs*tep.co&mI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除去吸入空气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小问2详解】装置中青蛙通过呼吸作用将空气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装置中气体减小,压强减小,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左移,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1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做了如下实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中国&教育#出*版网(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_层,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这证明焰心_;再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