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5137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陵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九年级化学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 Cu-64第I卷(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2、的【答案】C【解析】【详解】A.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A错误;B.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点灯通电发光放热,B错误;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正确;D.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错误。故选C。2.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A. 纯净物B. 混合物C. 氧化物D. 化合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臭氧是一种物

3、质,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故选A。【点睛】3.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C. 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所以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答案】B【解析】【详解】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再经过吸附可以除去

4、色素和异味,最后经过消毒可以除去水中的微生物,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但如果排放的污染物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就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工业污水不能直接排放,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4.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除去冰箱异味D. 铜丝用于作导线【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

5、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铜丝用于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5. 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 蜡烛硬度低,可以用小刀切割B. 蜡烛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C.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D. 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汽【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比较硬度的方法是相互刻画,用小刀可以将蜡烛切割下来说明蜡烛质软,故A正确;B.蜡烛的密

6、度比水小,所以会漂浮在水面上,故B正确;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其中外焰由于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放热多,所以外焰温度最高,故C正确;D.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故D错误。故选D。6.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吸取药液C. 过滤D. 量取液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用灯帽熄灭酒精灯,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安全可靠,选项A正确;B.用滴管吸取试剂瓶内的液体时,为了防止空气进入液体内,应该在瓶外将滴管内的空气挤出,然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选项B错误;C.该操作符合“一贴、两低、三靠”的要求,选项C正确;D.量取液体读数

7、时,视线跟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D正确。故选B。7.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 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B. 分子大,原子小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选C。【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8. 亚硒酸钠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的化合价为B. 是一种金属元素C. 的值为

8、D. 相对原子质量为【答案】C【解析】【详解】A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选项A错误;B硒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选项B错误;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342818=6,选项C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不是克,选项D错误。故选C。9.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答案】C【解析】【详解】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2=60,故B正确;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C错误;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故D正确。故选C10. 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 分子不再运动C. 氢

10、、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 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这种“高密度液态水”本身仍然是水,所以氢、氧两种原子个数比为2:1。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11.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A. 金原子对起吸附催化作用B.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种元素C.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有种原子D. 生成物中共有种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

11、120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图可知,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C.O、H、Au、Mo五种元素,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C.O、H、Au、Mo五种原子,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生成物中共有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两种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 加热氢氧化铜,固体由蓝色变成黑色【答案】D【解析】【详解】A.木炭在空

12、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D.加热氢氧化铜生成氧化铜和水,会观察到固体由蓝色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3.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 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答案】A【解析】【

13、详解】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故A错误;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故B正确;C.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具有可燃性,做气体燃料;CO2 固体俗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于灭火,故C正确;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常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14. 如图是电解水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水属于物理变化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

14、氧分子构成的C. 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水通电后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水由水分子构成,选项错误;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15. 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B. 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C. 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D. 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红

15、热的细铁丝试验【答案】B【解析】【详解】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氮气和空气,不符合题意;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木条在空气中没有变化,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熄灭,再在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剩下的是氮气,符合题意;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无法鉴别氮气和空气,不符合题意;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再用红热的细铁丝试验,能使细铁丝火星四射的是氧气,无法鉴别空气和氮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1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4个氢原子模型B空气成分模型C化学反应类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