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382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共50分)1.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湿衣晾干 B. 镁带燃烧 C. 石蜡熔化 D. 橙子榨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湿衣晾干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镁带燃烧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石蜡熔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橙子榨汁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

2、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 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 汽油 B. 面粉 C. 硝酸钾 D. 二氧化锰【答案】C【解析】A、汽油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乳浊液;B、面粉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乳浊液;C、硝酸钾溶于水,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悬浊液。点睛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 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 B. 碳酸饮料 C. 盐酸 D. 水银【答案】D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

3、网.学&科&网.点睛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4. 纳米级材料TiOx能有效去除多种有害气体。在TiOx中Ti的化合价为+4,则x为A. 1 B. 2 C. 3 D.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其中Ti为+4价,O为-2价,可得:(+4)+(-2)X=0 ,得x=2 。故选B。考点:化合价的计算5. 市场上销售的加钙食盐、加锌食盐、加碘食盐中,“钙、锌、碘”是指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答案】C【解析】加锌食盐、加碘食盐中,“钙、锌、碘”是指元素,元素属于宏观概念,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C。

4、点睛元素属于宏观概念,讲种类,不讲个数。6. 下列对符号“Mg”表示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 1个镁元素 B. 1个镁原子 C. 金属镁 D. 镁元素【答案】A【解析】符号“Mg”表示的意义表示金属镁;表示一个镁原子;表示镁元素。原子讲种类,讲个数,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A.、不能表示1个镁元素,故A错误;B、1个镁原子,故B正确;C、金属镁,故C正确;D、镁元素,故D正确。点睛原子讲种类,讲个数,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7. 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 O2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B. FeCl2氯化铁C. P2O5五氧化二磷 D. 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答案】B【解析】A、O21

5、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故A正确;B、FeCl2氯化氩铁,铁通常是+2价,+3价,低价是亚铁,故B错误;C、P2O5五氧化二磷,故C正确;D、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故D正确。点睛化学式中不同位置的数字其意义是不同的。8.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结晶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滴管用毕即插回 D. 测定溶液的p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蒸发结晶是正确的操作;B选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正确的操作;C选项滴管用毕即插回滴瓶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测定溶液的pH是错误的操作,测定时不能把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故答案选择D考点:基本操作9. “物质的量”的符号是A. N B. M C

6、. mol D. n【答案】D【解析】“物质的量”摩尔的符号是n。故选C。10. 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A. 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 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C. 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 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答案】C【解析】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即将海水引入浅滩,利用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而得到氯化钠,故选C。11. 下图表示城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一种产品C. 家用燃料燃烧

7、时均放出热量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含碳的燃料【答案】A【解析】A、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错误;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而来的,是一种化工产品,正确;C、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正确;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正确故选A【点评】该题难度不大,主要了解化石燃料的组成以及燃烧产物,记住化学反应中,燃烧均为放热反应视频12. 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下 物质酸奶鸡蛋清牙膏肥皂水pH范围(常温)4 57 88 910 1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酸奶 B. 鸡蛋清 C. 牙膏 D. 肥皂水【答案】A【解析】根

8、据所学知识和表中信息知,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酸性最强的是酸奶。故选A。点睛pH值越大,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13.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原理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因为氢气和液氢都是由氢分子构成,分子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

9、运动,正确,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体积增大的缘故,错误,D、微粒间的间隔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体积增大,显示高温,正确,故选C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14. 下面关于某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 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 B. 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4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反应的微粒构成可知,只有丙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A

10、说法不正确;B、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C、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D、由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 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

11、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A. 纸的质量好 B. 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C. 碳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 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答案】B【解析】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故选B。点睛碳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石墨软滑,在纸上可留痕迹。16. 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仪器是A. 烧杯 B. 试管 C. 燃烧匙 D. 蒸发皿【答案】A【解析】A、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B、试管,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C、燃烧匙,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D、蒸发皿,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1

12、7. 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A. C2H4 B. CH3OH C. C2H5OH D. C2H6【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C2H5OH。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种类和个数在反应前后均不变。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18. 有关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

13、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 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A、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充分反应就能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误;D、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D错误。点睛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表示个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19. 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

14、中填充的气体主要是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所以稀有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解: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故选:C20. 有关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 B. 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C. 生成物一定只有两种 D. 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答案】A【解析】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多种其他物质的反应。A、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故A正确;B、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故B错误;C、生成物一定至少有两种,故C错误;D、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化合物,故D错误。点睛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21.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响声,表明气体已纯净B. 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C. 鉴别双氧水和纯水,取样后分别加入MnO2,观察现象D. 证明氧气是否集满,只能用带火星的木条的方法【答案】C【解析】A、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轻微响声,表明气体已纯净,没有听到响声,有可能没有收到氢气,故A错误;B、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把二氧化碳倒入盛放一高一低两支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