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79797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6古诗鉴赏1【2023辽宁沈阳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社日王驾鹅潮山下稻柔肥,豚栅鸦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柘(zh);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游山西村的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情谊。B社日前两句并没有写社日,而是从村居风光写起,描绘了苍凉萧索的南方农村的景象。C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表现地形复杂,社日中“醉人”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参加春社的喜悦。

2、D两首诗都提到“春社”,游山西村颈联写了春社将近时的情景,社日后两句写春社散后的情景。【参考答案】B【点津】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描绘了苍凉萧索的南方农村的景象”有误,描绘了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的景象。“鹅潮山下稻柔肥,豚栅鸦栖半掩扉”,意思是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起笔两句,从村居风光着墨,“稻粱肥”叙写的是庄稼的长势,一个“肥”字,跃然纸上的是丰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则是农人的喜悦;故选B。【2023北京中考】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根据你的理解,

3、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3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2 出使塞上时轻车从简、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3“征蓬”对“归燕”,“出”对“入”,“汉塞”对“胡天”。诗人选择“征蓬”“归雁”的意象,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句式工整,音韵和谐,营造出孤独飘零的意境,暗示诗人因为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点津】2该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

4、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这一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从简、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暗示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3该题赏析考查诗句。第二联对仗,构成对偶的词语分别为“征蓬”对“归燕”、“出”对“入”、“汉塞”对“胡天”。“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诗人选择“征蓬”“归雁”的意象,并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

5、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征蓬”“归雁”这两个意象营造出孤独飘零的意境,暗示诗人因为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激愤和抑郁之情。【2023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遥碧亭杨杰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注幽鸟:鸣声幽雅的鸟。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东关:关隘名。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4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5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参考答案】4第一问:幽鸟、湖水、暮云、重山

6、等。第二问: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 5示例:比我更喜欢这湖光山色的,是暮云,它悠游、低回、停驻,在山的后面呆呆地依偎成了一重温柔的新山。【点津】4该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分析。第一问:结合“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可知,写了幽鸟、湖水、暮云、重山等。第二问。这首诗的大意是:从幽深林中无心飞去的鸟儿,不知为什么又飞了回来。但见茫茫碧绿湖水,远远地流出东关之外。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别有一种韵味。幽鸟去又还,

7、暮云飞不动,这些景物都富有人情,从侧面烘托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5该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的意思是: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夕阳落山,暮色渐重。天边的云彩好象留恋这美丽的晚景似的纹丝不动,在那远山之外似乎又增加了一层山峦一般。诗句描状暮色中的白云。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正因其不动,才会有后句,使人错认是一层远山。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别有一种韵味。从后句又可看出云在天边地平线上不高之处悠游、徘徊,其形状起伏不平,仪态万千,像一重新的山一样。6【2023浙江宁波

8、中考】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初至茂屿明沈九畴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湖天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注释】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薜(b)荔:一种常绿灌木。(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ng”和“zhng”两种读音。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我认为填,分析:(2)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我认为填,分析:【参考答案】(1) 【示例】我会选chng。 分析:“重”有“层”的意思。诗人用“面面重”

9、描绘云层层叠叠的情形,预示风雨将至;颔联“雨侵”“风吹”可见风雨已至,这与云“面面重”相关联。因此,加点的“重”应该读chng。(2) 我认为填“浩渺”。 分析:“浩渺”意为水面辽阔。颈联描绘了东钱湖壮阔的景象:湖天一色,岛屿好像悬在半空;水面广阔无边,万座峰林仿佛随太阳一同升起。这与“浩渺”语意一致。【点津】(1)该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赏析。“临水看云面面重”意思是面对着溪水,看眼前的云层一重一重地直压过来,因此读“chng”。再结合颔联中的“山过雨声侵薜荔”可知,厚厚的云层是下雨的前兆,因此确定读“chng”。(2)该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赏析。萧索:萧条冷落;凄凉。浩渺:广大辽阔的样子。使用对象为

10、“湖天”,用来形容眼前所见的湖光天色,烟波浩远的情状,因此适用于“浩渺”。这样,颈联的意思就是:湖天一色,岛屿好像悬在半空;水面广阔无边,万座峰林仿佛随太阳一同升起。与作者前面所提“临水看云面面重”和“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的雄浑景象一致。因此选用“浩渺”。【2023贵州中考】渔家傲宋代曹组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畔。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渔家傲宋代净端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

11、好。【注释】两首词均选自全宋词。觉:醒。元:同“原”。奈:怎奈,无奈。7下列情境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B落英缤纷C船行江上D人声鼎沸8两词都表现了人物心境的变化。请你参照第一首词的分析示例,分析第二首词中人物心境的变化。示例:第一首词中人物酒醉酣睡,是轻松;醒来之时风景改变,是疑惑;明白风吹缆断,是恍然大悟。【参考答案】7 C 8第二首词中人物钓鱼至晓,突闻声音喧扰,是烦躁;换地添饵重钓,是无奈;钓的鱼儿船里跳,是兴奋;呵呵笑,思量渔家好,是满足。【点津】7该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第一首词的意思是:水面上漂浮着不时坠落的片片红英,天空里飞扬着雪花般的散漫柳絮。启眼望去,碧波荡漾,

12、远浮天际;平地沙面也被春阳晒得暖烘烘的;江风还送来芳馥袭人的苹花香气。这位渔民大概是把鱼卖掉以后,取下几文钱买了二两烧酒慰劳自己,好一阵子才醉醺醺地准备放船回家。谁知上船倒头便睡,也没个人来唤他,直睡到天色将晚,太阳早落在半山坡了。他分明记得泊船时岸边原有开着的花,现在却不见了。抬头仔细一看,原来不是花被移走改了岸,而是自己年久失修的弱缆被风吹断,让船儿在江上自由漂荡着呢!所以第一首词出现的情景有:夕阳西下、落英缤纷、船行江上。第二首词的意思是:拂晓时分,晨曦微现,月亮星辰逐渐暗淡,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鹈鹕的鸣叫。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人声鼎沸。听着木鱼发出的声音,撑着船从官道渡过。乘一叶扁舟,垂钓

13、长江水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鱼饵清香飘散,引得鱼儿纷纷上钩。眼见收获满满,鱼虾满篓,不由高兴得哈哈大笑:还是做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渔夫好啊!所以第二首词出现的情景有:船行江上,人声鼎沸。所以两首词中都出现的情景是:船行江上,故选C。8该题考查分析人物心情变化。这首词写的是渔人,即渔翁的生活。夜钓的生活独具魅力,天亮后人声喧动,但只要有良好的心态,钓翁很快又能获得旷达的胸怀和充分的心理满足。根据“斗转星移天渐晓”可知,渔翁夜钓到天亮,而天亮后“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忽然听见的鹈鹕叫声和山里寺庙传来的敲钟声以及前来祭拜的人发出的嘈杂声音,让他觉得连敲木鱼的声音都是“噪声”,心情也是烦躁的

14、;从官道穿行而过,换了个地方,只能长江上乘着轻舟去垂钓,一个“奈”字,体现出渔翁的无可奈何。“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重新添了鱼饵后,引得鱼儿纷纷上钩,鱼多得都往船上跳了,所以此时渔翁的心情是高兴,愉快的。最后发出感叹“思量天下渔家好”,想来想去,还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渔夫好啊,体现出渔翁对自己有限自由生活的满足之情。据此作答即可。【2023湖南长沙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苏武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注释】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十年持汉节

15、:“十年”指苏武被扣押在匈奴前后共十九年,“汉节”指表示汉朝使节身份的符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修建的御苑:“书札”指书信: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绝:毫无希望。月窟:指极寒之地。河梁:桥梁。李陵:西汉名将,出击匈奴时战败投降;曾劝苏武投降,没有成功。9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写苏武被扣押匈奴十九年,始终不辱使命。表现了苏武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B“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写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不仅体现了苏武行事之周全,也表达出他思乡之迫切。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写出归途之遥远,同时也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