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

上传人:数落 文档编号:36746838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197 大小:17.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概述12 总则32.1 任务来由32.2 编制目的32.3 编制依据42.4 环境功能区划102.5 评价标准112.6 环境保护目标132.7 评价工作等级172.8 评价范围及时段222.9 评价时段222.10 评价重点232.11 评价工作程序233 工程概况253.1 流域概况253.2 工程名称及地理位置263.3 工程建设必要性263.4 工程任务和规模363.5 工程建设内容373.6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393.7 施工组织设计403.8 建设征地及搬迁安置规划533.9 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543.10 工程特性表544 工程分析574.1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574

2、.2 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574.3 与敏感区的协调性分析614.4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644.5 工程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694.6 工程建设影响源分析895 环境概况975.1 自然环境概况975.2 环境质量现状1045.3 环境敏感区152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686.1 地表水水环境影响分析1686.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876.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906.4 声环境影响分析1926.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976.6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2006.7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2016.8 对敏感区的影响分析2037 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2137.1 地表水水环境保护措施2137.2

3、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2177.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187.4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2227.5 声环境保护措施2247.6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2267.7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2267.8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2287.9 环境敏感区保护措施及要求2288 环境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2368.1 风险识别2368.2 施工期风险分析2368.3 运行期风险分析2388.4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399 环境监测、监理、管理、验收与后评价2439.1 环境监测2439.2 环境监理2479.3 环境管理2489.4 竣工验收2509.5 环境影响后评价25010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5110.1

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25110.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5411 评价结论与建议25611.1 评价结论25611.2 结论26211.3 建议262附录:红花连通陆生维管束植物名录红花连通陆生生态调查样方表野生动物名录水生生物名录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环保投资一览表施工期环境监理内容一览表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内容一览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自查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附图: 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地理位置图;本工程流域水系图;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取水工程平面布置图取水工程纵剖面设计图输水工程纵断面图(共

5、25幅)本工程施工布置示意图;本工程区域水文地质图;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布点图本工程与红枫湖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本工程与花溪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本工程与红枫湖湿地公园位置关系图;本工程与花溪地质公园位置关系图;本工程与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关系图;本工程环保措施布置示意图;本工程跟踪监测布点图;本工程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本工程评价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图;本工程评价区域植被类型现状图;本工程评价区植被覆盖度现状图 本工程与2018版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图;本工程与“三区三线”优化调整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图;本工程与“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单元的关系图。附件:环评委托书;省

6、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批复(黔府函201740号)及与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有关规划内容节选;省林业局关于同意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在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选址的行政许可决定(黔林许准2022031号);省林业局关于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对贵州清镇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影响的意见;省林业局关于同意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在花溪省级风景名胜区内选址的行政许可决定(黔林许准2022025号);贵阳市花溪区自然资源局关于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建设项目在花溪省级地质公园内选址事项的审核意见;关于报送贵阳是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

7、见的函(贵阳院咨询202269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贵阳市南明河(主城区河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城市供水优化配置规划的批复(筑府函2018124号);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报告授权委托书;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诺书;贵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承诺书。IV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概述(1)项目概况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以下简称红花连通工程)是以输水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以保障贵阳市城区南部和东部供水安全,发挥水资源调配,应急供水,补充生态用水等综合效益。工程建

8、成后,可打通红枫湖与花溪水库之间的通道,将红枫湖水量通过隧洞自流引入花溪水库,有利于保障贵阳市城区南部和东部的供水安全。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总输水量2.18亿m3,其中生活生产输水量为1.54亿m3,生态输水量为0.64亿m3。总供水流量9.88m3/s,其中生活生产供水流量为6.64m3/s,生态补水流量为3.24m3/s。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为中型。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工程以及输水工程。取水工程由引渠段、闸门井和消力池组成,全长340.434m,起点高程为1225.5m,末端高程为1221.9m。输水工程包含红花隧洞,全长19.677km,隧洞最大埋深177m

9、,最小埋深28m,均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隧洞进口底板高程1221.9m,出口底板高程1145m。工程总投资143005.57万元。(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受贵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贵阳筑水水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在对主体工程研究分析、现场踏勘、工程所在地周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工程情况及项目周围的环境状况,于2022年11月编制完成了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红花连通工程为隧洞输水工

10、程,重点关注调水对红枫湖、花溪水库及其下游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工程建设运行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红花连通工程取水口以及输水隧洞起点段涉及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贵州清镇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终点段涉及花溪省级风景名胜区、贵州省花溪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建设单位已分别组织编制对敏感区的影响专题报告,并取得了主管部门批复意见。本评价重点关注工程施工、运行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以及工程布置与敏感区的协调性。红花连通工程取水口以及输水隧洞起点段涉及贵阳市红枫湖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终点段涉及贵阳市花溪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本工程为输水工程,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建设的项目,评价重点关注工程建设与饮

11、用水源保护区的协调性。(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符合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程是解决贵阳市主城区南部及东部缺水的唯一且必要的连通工程,它的建成可将富余的西部及西北部水资源调入相对缺水的南部及东部,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区域生活生产用水,改善南明河水生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除占地为不可逆影响外,其它不利影响多为暂时、可逆的,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大多可以得到预防和削减,未超过环境承受限值。不存在制约本工程建设的环境敏感要素。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在开展本工程环

12、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得到了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贵阳市环境监测站、贵阳市水务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贵阳市林业局、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花溪分局、花溪区国土资源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81总则任务来由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已列入贵州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规划建设任务,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关工作制度的通知(黔府办发2021125号),“列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的项目视为立项,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单位依据批准的规划,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部门申请办理规划

13、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四十六水利中143引水工程”且涉及环境敏感区,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受贵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为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承担了贵阳市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编制目的本报告编制的主要目的如下:(1)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全面调查了解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并进

14、行评价。(2)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工程选址的合理性,促进工程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工程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和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5)经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15、。(6)为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编制依据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