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746758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考试 地理试题卷I(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如图中四幅图,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ABCD3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直接地理意义是()A四季的更替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原地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实验此刻能够展示的地理现象是()A北京黑夜沉沉B运动物体偏向C伦敦烈日当空D昼夜的更替5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2、()A赤道B北回归线C极圈D南回归线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地质构造,丁为花岗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最有可能发育泉水的部位是()A甲B乙C丙D丁7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断层错位B岩浆侵入断层错位固结成岩水平挤压C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层错位D断层错位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固结成岩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完成下面小题。8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9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沉积

3、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海沟的成因是()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11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海岭裂谷山脉岛弧ABCD12与图中板块运动类似的地区有()A太平洋西海岸B大西洋西海岸C大西洋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2022年1月15日12时10分(北京时间),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区时比“北京时间”早5个小时)海域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致使大量火山灰,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进入高空形成巨大云团,喷发至高空20千米处。该火山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喷发后形成岛屿,于14年、

4、15年、20年和21年多次喷发。下面为汤加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以下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此次火山大规模喷发时,当地区时约为 1月14日17时10分B此次火山大规模喷发时,全球为1月15日的范围约小于全球的一半C此次灾害威胁到日本、斐济、新西兰等多国,主要是由风暴潮引起的D此次灾后的一个月内,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差值将逐渐变小14下列有关此次灾害及其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火山灰进入平流层,影响空中交通该岛屿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此次灾害,使汤加面临淡水资源短缺威胁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ABCD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5月

5、2日23时27分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5.35度,东经99.28度。左图为震中位置图,右图为附近居民接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16中国地震预警网可以提前发布地震预警主要是因为()A该地历史上经常发生地震B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不同C已完全掌握地震发生规律D从事地震预警工作的人员众多17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A迅速离开房间,乘坐电梯撤离B躲在坚固家具下面,用物品保护好头部C进入地下室躲避,等待他人救援D下载地震预报软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千层薄饼岩是位于新西兰南岛

6、西海岸,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其间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上述过程彼此反复,层层叠叠的岩石如同千层薄饼(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千层薄饼岩属于()A花岗岩B玄武岩C沉积岩D变质岩19推测千层薄饼岩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海相沉积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海相沉积C风化侵蚀海相沉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海相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下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A制造旅游景观B减小山地坡度C降低修建难度D减

7、轻水土流失21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左图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B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C甲、丙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沉积作用23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ABCD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静升村“九沟八堡十八巷”的聚落格局形成历经元末明初各沟巷的初步开发,明中后期至

8、清初的边界拓展与内部扩建,以及清中后期跨河“南侵”三个阶段。下图为明中后期至清初静升聚落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与静升村聚落整体布局无关的因素是()A冬季风B房屋采光C夏季降水D生活用水25下列关于此时期聚落没有“南侵”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南部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聚落布局B南部光照不足,洪涝灾害严重C河流阻隔了与南部的联系D南部为耕地,避免占用耕地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读“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6图中与“杜苏芮”相似的天气系统是()ABCD27与“一场秋雨一场寒”相关联的天气系统是()ABCD28与“秋

9、高气爽”相似的天气系统是()ABCD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甲图为江淮准静止锋,乙图为云贵准静止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云贵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季,下列关于乙图表述正确的是()A“天无三日晴”是昆明的真实写照B云贵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关系密切C昆明和贵阳都是四季分明D昆明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30下列关于甲图中江淮准静止锋的描述错误的是()A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间B“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C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间江淮地区降水较少D当副高势力较弱时,江淮梅雨期会缩短,甚至出现“空梅”现

10、象卷II(非选择题,共3大题,40分)3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15分)(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 过程,形成A 岩,A受到 作用,形成B 岩。(4分)(2)A和B岩石,在 条件下,发生 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 岩。(4分)(3)有化石的是 岩。(1分)(4)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 作用,又成为新的 。(2分)(5)从 到形成各种 ,又到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3分)(6)地壳物质的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4分)32下图为2019年1月5日14时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从气

11、压分布状况来看,甲处为 ,其中心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 ,受其控制时多 天气。(3分)(2)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乙处为 ,受其控制时多 天气。(2分)(3)P地此时的风向为 。与台北相比,P地风力 ,判断依据是 。(4分)(4)北京此时正受 (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压 、气温下降,天气转晴。(4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最北部,面积1128km2,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有火山和海滩,但岛上河流入海口处未发育三角洲。位于其北部的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1397米,是西印度群岛中活动频繁的著名火山。培雷火山因滑塌作用而未保留典型的火山口。培

12、雷火山的放射状水系自形成以来,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下面左图示意马提尼克岛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培雷火山的水系及滑塌陡崖。(1)说明培雷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2分)(2)推测马提尼克岛上的河流未发育三角洲的原因。(4分)高二地理答案 1C【详解】甲为地球侧视图,侧视图中地轴北端的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A错误;乙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应逆时针方向自转,B错误;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的自转方向,C正确,D错误。故选C。2A 3D【解析】2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黄赤交角为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所以代表黄赤交角,A正确,BCD错误

13、。故选A。3根据所学知识,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D项正确;注意题干“直接”二字,黄赤交角的存在,首先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后两个因素的变化,再导致四季更替,ABC错误。故选D。4D 5D【解析】4该实验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地方时,昼夜更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结合图可以看出此刻图上出现了昼夜现象,因此该实验此刻能够展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D正确;北京位于位于昼半球,伦敦处于夜半球,AC错;运动物体偏向,不能体现,B错。故选:D。5图示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6C 7A【解析】6泉水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一般发生在断层处,图中丙处是断层发育,可能有地下水出露形成泉,C正确;甲为背斜,乙为向斜,丁为花岗岩,都不易出现泉水,ABD错误;故选C。7读图根据甲乙下层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可知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经历了固结成岩的作用,沉积岩形成初期为水平岩层,图示岩层收到水平挤压而形成褶皱,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