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7467581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练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卷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考点04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题型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例题1:2022年1月15日,汤加王国阿哈阿帕伊岛发生海底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状云雾在空中飘散。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问题。1火山喷发后白天温度降低是因为()A太阳辐射减弱B大气削弱作用增强C大气辐射增强D对流层的厚度变厚2科学家预言,汤加火山喷发后晚上大气温度比正常情况偏高,主要是因为()A增强B减弱C增强D减弱例题2:左图是“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A温度较低B温差较小C光照较强D风力较强4南京在9月5日()A较弱

2、B较弱C较强D较强【解题技巧提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吸收、反射、散射。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能够到达地面!2.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主要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3.大气散射,电磁波同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发生相互作用,使入射能量以一定规律在各方向重新分布的现象。其实质是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粒子在入射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电偶极子或多极子振荡,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与入射波频率相同的子

3、波,即散射波。散射波能量的分布同入射波的频率(波长)、强度以及粒子的大小、形状和折射率有关。空气分子和微尘把太阳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题型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例题1:“双十一”期间,扬州市民张先生从网上选购了一批花卉,为了能让花卉顺利越冬,他专门建了一个小型阳光房(图1)。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建阳光房可以()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6张先生网购的花卉,最有可能是()A新疆天山的雪莲花B河南洛阳的牡丹花C云南昆明的山茶花D江苏南京的腊梅花7深秋或初冬季节农民在田地里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辐射B增强辐射

4、C增强辐射D改变辐射方向例题2 :冰雾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即形成冰雾。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某地设计了日光温室,保障喜温作物越冬。该温室前屋面上覆盖了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下面图甲为新疆某地冰雾出现的概率日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地日光温室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一天中,该地上午9时前后最易出现冰雾,其原因是此时()空气湿度大降温最快风速较强气温低ABCD9若某日出现冰雾,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下列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合理的是()A20时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B正午前后掀起、日落前后盖上C日出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D10时前后掀起、1

5、2时前后盖上【解题技巧提炼】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放出能量,地面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大气向外放射能量,一部分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射向宇宙空间,另一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2.蔬菜大棚,又称温室,太阳辐射能透过塑料膜到达大棚内,但塑料膜阻挡了大棚内外的热量交换,使得大棚内的热量不易散失,故大棚主要改造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3.晴天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

6、作用弱,气温低。题型三 热力环流的原理例题1: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完成下面小题。10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ABCD11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减轻大气污染减少生活用能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室内湿度ABCD例题2 :历史上古徽州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山区,气候湿热,徽派建筑在布局上因地制宜,构思精巧,天井贯通院落中间,四周住房相围,寓意为“四水归堂”,天井使民居通风透气,冬暖夏凉,还可以有

7、效排泄雨水。下图为徽派建筑实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符合天井近地面大气环流形式的是()ABCD13天井民居布局格局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夏季可以有效减少太阳辐射夜晚便于保持室内温度冬季可以增加室内太阳辐射白天有利于排泄室内潮气ABCD【解题技巧提炼】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

8、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规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同一地点高空与近点面气压相反,近地面为低压,则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多形成阴雨天气。高压相反。题型四 海陆风和山谷风原理的运用例题1: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同高度自由大气升温、降温的差异,在山坡和山谷之间形成的以一日为周期的热力环流。某团队在喀尔巴阡山脉(如图)研究山谷风环流,发现不同坡向山谷风的强度差异较大,接近山顶处的山谷风环流较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与北坡相比,南坡()A山风差异较小,谷风更强B山风差异较小,谷风更弱C谷风差

9、异较小,山风更强D谷风差异较小,山风更弱15接近山顶处的山谷风环流较弱,主要是因为山顶()A地表植被稀疏B阴雨天气较多C山体表面积小D大气密度较大例题2: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名曰发海西,四时皆然”这里所说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上图中正确示意“台地早东风、午西风”的是()ABCD17下列能表示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的是()A夜晚两地盛行海风,白天两地盛行陆风B白天两地盛行海风,夜晚两地盛行陆风C白天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D夜晚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解题技巧提炼】热力环流

10、是空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根本原因是地表受热不均。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有:海陆风、湖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穿堂风等。山谷风的形成总结如下图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 ,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山风与谷风合称山谷风。题型五 等压面的判读例题1: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季节日均温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是()人口众多建筑密集植被茂密地面硬化ABCD19图中甲乙一线高空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绘制正确的是()ABCD例题2

11、:每年春季我国北方的城市回温明显,当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地气上升”,“地气上升”能把城市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但扬尘到达绿地上方后,就很快衰减和消失。此现象和热力环流密切相关,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下图为某城市绿地和裸地白天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序号代表绿地的是()ABCD21扬尘到达绿地上方后,很快衰减和消失的原因是由于()A太阳辐射差异B人类活动强度差异C地势起伏差异D地表物质性质差异【解题技巧提炼】等压线图判读规律:1、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2、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4、低压槽:低气压

12、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5、等压线密集,该地气压差大,风力大;反之,风力小题型六 等压线中风向与风速的判读例题1: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2此时,上海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3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昆明B上海C三亚D成都例题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符号一般用带尾羽的风向杆表示,即风向标,绘有尾羽的一端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尾羽横杆多代表风力大。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冬季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此时()A处风向为偏南风B处为下沉气流C处比处风力小D处为上

13、升气流25能正确表示M处该时刻近地面风向和等压面的是()ABCD26此刻最可能为当地时间()A02时B35时C1315时D1921时【解题技巧提炼】1.大气运动的水平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气压高指向气压低处);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南半球指向左,北半球指向右);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在不受摩擦力时(如高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时(如低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2.等压线图中判断某点风向:做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

14、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题型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露水起晴天”主要是由于晴朗的夜晚( )A辐射强B辐射强C辐射弱D辐射弱2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导致( )A增强B减弱C增强D减弱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作用增强ABCD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ABCD5.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