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67314671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 高中地理选修1重要知识总结收藏 人口与环境1人口发展包括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结构的改变。2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类型的转变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但真正实现必须通过出生率下降来完成,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下降;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大,不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加上节育措施逐渐普及,出生率下降;导致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4现代型人口出生率低的原因: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儿童衣食教育等花费多;人们晚婚晚育甚至不愿生育。5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多数属于过渡

2、型,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人均资源不足,就业困难,经济和生活水平下降。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影响是: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生产资料过剩;解决的措施是:改变生活观念,鼓励人口生育,接受移民。从全球看,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过渡型阶段。6我国的人口政策: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关系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7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一是由于人的自然增长,二是由于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引起。从全球范围看,仅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8环境对人

3、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指15岁到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9环境因素中对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10一些地方性疾病往往与当地气候、水土因素有关,如我国北方的克山病由于缺硒,氟骨病由于多氟,大脖子病由于缺碘,等等。11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如下几大因素影响: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发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其中资源是首要(直接的制约)因素,其他因素往往通过它产生影响。12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4、的双重性质。由于其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13一般认为,世界人口的最大容量是110亿左右,合理容量是60亿左右;我国人口的最大容量是16亿左右,合理容量是7亿左右。14我国可耕地资源的特点是:人均不足(占世界1/3),还在继续减少;其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多,直接原因是:城市发展,交通住房占地多,水蚀风蚀,沙漠侵吞,不合理耕作产生次生盐碱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切实保护耕地。15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仅为世界的1/4,且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原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原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严重;总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5、。两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环境保护16人口素质的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17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而自然环境因素早期曾是决定性因素;后者又包括原生环境因素和次生环境因素。18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有突出影响,它包括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它从整体上影响着人口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具体说它直接影响着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效率,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

6、的环境后果。所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19人口迁移的三大要素: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长期性,居住地的改变。按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和国内的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四类,其中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这是由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决定的。20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地区生存环境的差异,具体包括:(1)自然环境因素,特别是气候、淡水、土壤、矿产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3)政治因素,主要是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

7、等因素。2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环境。对迁入地的影响: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增加了环境压力,可能造成生态破坏。22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起始于秦汉时期,最直接的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人口流向主要是两类:一是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内迁,二是北方人南迁,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族间文化经济的交流。一般认为,“安史之乱”后,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人口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23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人口净迁出的省区:辽宁、山东(鲁)、上海(沪)、四川;大致持平的是:西藏;

8、其余为净迁入的省区。24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流动日趋合理,自发流动为主;主要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原因有:农村劳动力过剩,户口政策放宽,城乡收入差距大;主要迁出区:四川、广西、江苏、河北;主要迁入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目的: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工作分配。三个迁入区的产生原因: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较高。四川成为主要迁出区的原因:经济水平低,人口多。新疆吸引大量移民的主要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人口密度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带回资金和先进的管

9、理经验。 城市的地域结构1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其作用表现在: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是区域的服务中心;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要集中地。2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同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可能发生重叠、交错。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相互间距离也越大。3城市的地域形态有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几大类型。城市的布局形式有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类。4集中式城市地域形态的优点: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

10、,方便居民生活。条带式的优点: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域形态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大,而河流、交通要道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区位,因而也是城市地域形态改变的重要因素。5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三种功能分区是各类城市的基本组成。功能区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只是每个功能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6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职能,城市内最广泛的用地形式。住宅区的第一次分化是工业革命后居民区与工业区的分离;第二次分化是随着工业化和交通的发展,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并有背向发展的状况。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往往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往往与低坡、工业区相联系。7商业区的区位需

11、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要有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街道路口处;并且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街道两侧。8中心商务区是一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商业活动的集中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中心商务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它既是商业中心,也是商务活动服务中心);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存在着明显的分区。9中心商务区水平方向上:最中心区以零售活动为主;周围则是一些商务机构的办公室和小商店。垂直方向上:高层建筑物的低层一般是零售店;高层多为办公室;中间是一般商务活动场所。10工业区的形成是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与竞争性很强,企

12、业需要相互集聚,获取规模效益。工业区的区位表现出两个特点: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甚至形成“工业包围城市”的现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分布。 工业外移的产生原因:老工业区布局较乱,工业规模扩大,第三产业兴起;根本原因: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根本目的:降低成本,保护环境。11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内部各类功能分区的空间组合,有同心圆状、扇状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各类活动所付租金的高低,租金高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市中心的远近。市中心地租最高,其次是市区外围公

13、路交汇处,远离公路的地方地租最低;受与市中心距离远近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分化,其中收入是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也有很大影响,另外还有种族因素形成种族聚居地。12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其目的是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城市的合理规划首先要考虑城市布局形式,其次是功能区的合理布置,最后要综合分析不同方案的优缺点,集思广益,努力探求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综合方案。13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要求:要有便利的交通;要合理安排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地的污染;与居民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防

14、护带;要留有发展余地。 文化景观1文化依据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化,文化景观中的“文化”指广义文化。物质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较密切,因而变化节奏较快;精神文化受社会环境影响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保守性。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是物质实体本身,而是物质实体反映的人的观念和意识。2文化景观是与自然景观相对的概念,是固定在地表的(利用自然物质创造的)人类创造物,按文化类别可分为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景观两类。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是空间性、时间性。前者表现在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其位置相对固定是判断文化景观的

15、依据;后者主要表现在文化景观的功能随时代而变化往往反映了该地区文化的变迁。3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其功能和形态,特别是农业文化景观;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影响较小,往往是间接影响,且主要影响其功能。4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自然环境原貌及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因此可以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即指示作用)。但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并不是决定的,因而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不断降低。5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如城市公交站牌分布的疏密往往反映了城市化水平,从数量的变化能看到城市化进程;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出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一些地方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在加强地方文化认同,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文化源地是指某一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文化事物包括物质文化事物(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精神文化事物(如语言、文字、宗教等)。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