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7313846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一单选题(共60题)1、下面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荆轲刺秦王一课的作业练习,阅读并回答问题。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对情节作适当概括。荆轲的性格也是在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B.第二题意在让学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C.第三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D.第四题意在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答案】 B2、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A.运用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课文感情基调的了解B.导入体

2、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的教学理念C.导人中互动较多,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见解,但不够简洁D.学生通过导人环节,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答案】 C3、学生在作文中对“借代”的修辞手法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正确的例子来进行讲解,下列语句不合适的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 C4、阅读雨巷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诗歌教学应在情境渲染下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

3、境、体会感情B.情境教学法是诗歌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C.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D.语文课是开放的。同一内容可从多角度解读【答案】 C5、阅读以下课后作业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A.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B.适时点拨,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C.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D.提示内容对学生完成作业没有帮助【答案】 D6、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经典琵琶演奏曲霓裳,在音乐声中说:“在自居易时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请大家随着这琵琶声走进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然后,教师播放范读录音。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该诗情感浓厚、意蕴丰富,适合运用情境

4、导入B.教师用琵琶曲来渲染氛围,唤起学生情感共鸣C.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闷凄冷的氛围D.导入能成功引出课题,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答案】 C7、教师在讲授完高中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一课后,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总结时说:“这篇课文通过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这时有学生指出,不能说荆轲是侠义英雄,也不能说秦是“暴秦”。针对这一情况,最恰当的做法是( )A.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询问还有没有相同看法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布置成课后作业,下节课组织讨论B.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但否定这种观点

5、,再次强调自己的归纳,要求学生准确识记C.肯定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延长下课时间,组织五分钟的讨论D.请学生阐明原因,如果觉得合理,吸取并重新归纳,如果不合理,让学生记住自己的总结【答案】 A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让学生从题目中读出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后面理清文脉奠定了基础B.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C.学生对蔺相如的言行,进行比较分析,完成了对他的立体剖析和全方位理解D.学生的解析使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更加清晰,这为他们学习下面两个小故事打下了基础【答案】 C9、阅读雨巷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诗歌教学应在情境渲染下发挥

6、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感情B.情境教学法是诗歌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C.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D.语文课是开放的。同一内容可从多角度解读【答案】 C10、某选修教材编排有“论语与孟子”单元,教师准备重点讲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理解曾皙志向的实质和四子志向之间的关系为重点;齐桓晋文之事以探讨孟子的论辩艺术、感知孟子为重点;其他内容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以此完成对“孔孟专题”的教学。该教学设计没有体现出( )。A.引导学生学习文化探究的方法B.以点带面,开展专题式教学C.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

7、学习的关系D.重视实践活动,发展探究能力【答案】 D11、某必修教材编排有借景抒怀诗专题“景中观情”。按照该教材专题单元的要求,下列诗词作品不属于该专题单元的一项是( )。A.杜甫秋兴八首其一B.于谦石灰吟C.高适别董大D.柳永雨霖铃【答案】 B12、某版教科书林黛玉进贾府的“研讨与练习”后面有这样一部分内容“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这些内容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A.练习系统B.知识系统C.选文系统D.助读系统【答案】 D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来解决未知的好习惯B.这则教学设计突出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借助工具

8、书,认识词中的重要字音、字词C.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D.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答案】 A14、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现象,下列语句没有包含“古今异义”的是( )A.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D.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 A15、教师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后,请学生列举其他描写父亲的文章进行阅读。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史铁生秋天的怀念B.刘绍棠蒲柳

9、人家C.彭荆风驿路梨花D.李森祥台阶【答案】 D16、教师设计“报告文学”专题阅读,准备向学生介绍以下篇目。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A.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B.夏衍包身工C.林庚说“木叶”D.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答案】 B17、阅读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设计,按照要求答题。A.注重学生的阅读与积累,为之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基础B.注重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的活学活用C.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D.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答案】 D18、在讲授高中第一册的错误一文时,老师问学生:诗中女子等待的心理如何,是否能模仿出当时人物的

10、表情。当即点到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很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于再现人物的表情她显示出了她的从容与率真,她如实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有诗中女子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无法模仿人物的表情,如果我经历过,我想我会的。”老师当场表扬了学生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并指出不仅学习上要有这种诚实的学习态度,做人方面更应如此还因自己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出了这个难题向学生道歉。该老师并不因为学生没有模仿出人物的表情而遗憾,相反,他为这位学生的直率叫好,同学们也为老师敢于及时纠正自身失误的态度叫好。A.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演与预设,也无法预知出当时课堂教学中的全

11、部细节B.这位女生的坦率是正确的。因为文中女子那种在寂寞中等待、期盼亲人而不得相聚的惆怅、亲人久别的抑郁以及容颜的憔悴,又岂是不谙世事的十五六岁少女们所能再现出来的呢C.如果这是一堂公开课,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演,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D.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层层呵护,循循指导,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就会转化成教学的亮点【答案】 C19、在学习完丑小鸭一课后,学生对这种寓有哲理性的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篇进行阅读以下教师的推荐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海的女儿B.卖

12、火柴的小女孩C.农夫和蛇D.小海蒂【答案】 C20、学习爱莲说,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描写荷花的古诗,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A.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B.过故人庄孟浩然C.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D.小池杨万里【答案】 B21、教师讲解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儿化具有区分词义和词性的作用,下列可以作为举例说明的是( )。A.头儿 盖儿B.鱼儿 叶儿C.人儿 棍儿D.歌儿 馅儿【答案】 A22、在教学完高中语文课文氓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A.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深刻理解氓的表现手法B.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诗经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C.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扩大对诗经不同主题篇章的理

13、解D.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比较阅读,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答案】 B23、阅读某教师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教研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对学情的错误判断会影响教学实施B.课外文言文教学并非只是某个年级教师的任务C.高三才开始教学课外文言文为时已晚,不会有效果D.文言文教学切忌“从本到本”,要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答案】 C24、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A.运用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课文感情基调的了解B.导入体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的教学理念C.导人中互动较多,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见解,但不够简洁D.学生通过导人环节,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答案】 C25、在教学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察”的用法,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中的“察”是动词“看清楚”的意思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形容词“仔细看”的意思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中的“察”是形容词“精明”的意思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中的“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