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jx****3 文档编号:367226592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6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真正的乐观不是盲目相信一切都会顺风顺水,而是一种允许失败的心态。摒弃内心的烦燥,了解自身的局限憎恶逆境带来的坎坷,只要坚持自己选择的梦想,成功必会取谛失败。带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言放弃,生活终会给我们想要的答案!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请相信:不言放弃,终会成功。(1)(2分)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不言放弃,终会成功。(2)(2分)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憎恶: 亘古: (3)(2分)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

2、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杨振宁邓稼先)B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C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D大概是太过于耿耿于怀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B两年来,我市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C面对全民焦虑的问题疫苗,使我们意识到食品和药品监管的重要性。D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首次在2023年春晚上登台亮相,观众

3、可实时观赏到VR画像师绘制影像的全过程。4(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古时王侯的自称。C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D古汉语中常用“三、九、十二、百、千、万”等词来表示“多数”,例如木兰诗“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5(10分)古诗文默写。(1)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约客介绍季节和环境的句子是:

4、 , 。(4)逢入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句子是: , 。(5)韩愈的晚春中“ , ”两句通过描写“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6)四季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借以抒发丰富的情感。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雨”字的连续的两句: , 。6(2分)名著阅读。他躺了十天。越躺着越起急,有时候他爬在枕头上,有泪无声的哭。他知道自己不能去挣钱;多咱把她的钱垫完,多咱便全仗着他的一辆车子,他供给不起,况且她还有了孕呢!越起不来越爱胡思乱想,病也就越不容易好。刚顾过命来,他就问虎妞:“车呢?”“放心吧,赁给丁四拉着呢!”这段故事情节出自名著 ,作者是 7(2分)海底两

5、万里的作者是 ,讲述了一位叫 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在大海中探索的故事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共6分)8(6分)“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从2022年开始,恩施州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2分)【文明标语我拟写】为在小区内营造文明创建的氛围,请参照事例,选择“健身区”“阅览室”“亲子公园”或“楼梯”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我选择: 提示语: (2)(2分)【文明传播我接力】过马路时,当你发现一位老人正要闯红灯,你将如何劝阻?(3)(2分)【文明创建我建议】试列举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建议。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2

6、8分)9(12分)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首联中的“莫笑”“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其足,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7、:“宁信度选自韩非子(2)(2分)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含义。公亦以此自矜 至之市 (3)(4分)翻译下面句子。尔安敢轻吾射。何不试之以足。(4)(2分)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划段两处)及 反 市 罢 遂 不 得 履(5)(4分)甲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乙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 的人。10(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榜一大哥”是我妈曾颖网络直播刚火起来的那阵儿,我也掺和了一把。我曾是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故而,对“直播”这两个字,因为这活儿我印象中是高级而昂贵的,往回倒 20 年“直播”这两个字对我的诱惑,显而易见。当我架好手机,向茫茫比特世界发出信号的时候,我的小小直播间开始有人名晃

8、动,进来的人又匆匆走了,我的直播间人数从三位数降到两位数,最后直播成绩十分丢人。但这也激起了干了半辈子传媒行业的我的斗志。于是,我重整旗鼓,发挥特长,甚至介绍本地的民俗和美食,统统试过一遍就在我感到最失落的时候,有一个人,不仅不停给我点赞,还发了5个价值1元的小红心。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的直播间里开天辟地般地有了“榜一大哥”。之后的几天,“榜一大哥”总是在开播几分钟内就会出现,每次都会点亮小星星,我只能一个人在那里尬聊。聊了三天之后,我终于搞清楚,是我的妈妈。她学着上网,注册账号,找到我的直播间,一直潜伏着和许多宠溺自己孩子的妈妈一样,母亲对我直播的失败是不在意的。相反,听到儿子的声音,于她而言

9、,便是成功和胜利她的老儿子在离她百里外的城市生活了三十几年,只有散碎的远望和想象。而如今,在直播间里,都那么清晰,就像母子俩坐在一起我从家乡出来打工这些年,一直被生活催着匆匆奔忙,给父母的印象就是“忙得很”。所以,从语气中我都能听出她的歉意和惴惴不安,她总觉得她的每一次通话都是对我的打扰。她知道她这个儿子并不像每次见面时表现出的那样令她放心,身处其中,不努力扑腾就要沉下去。所以,不想让自己的思念成为孩子负重的一部分,但又想念,支吾半天,问省城的天气,她就嘱托多穿衣;我说热,几乎忘了她的儿子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她的儿子也知道,说什么并不重要,我的直播至少让她知道她的儿子当下是什么状态,也可以让她

10、详细而生动地了解儿子的日常生活。这在平时是不大容易办到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妈成为我直播间里唯一的固定观众,每次直播之后的日子里,我每晚8点开始,给妈妈直播。我通常是一边直播,带着她去看平时她很少看到的成都夜景,每晚一个方向,往南太古里,往西文殊坊,都是些“网红打卡地”。我和她一路聊着家长里短,给她讲哪些是我日常喝茶的地方,哪些是我女儿小时候荡秋千的地方,哪里有家巷巷面馆她就那样跟着我的镜头,一路乐呵呵地看着,听着时不时插嘴问上一句。后来,有时会反客为主,给我直播她的生活,要么是今天在超市买到了优惠大米、酱油,要么是今天和舅舅、姨妈们去吃饭这起初还有些妄念,以为直播能让更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

11、看到我琐碎的生活,就像微信朋友圈那样。后来发现,聊得最多的依然是我们母子。于是索性断了那份妄念,重归微信,母亲做着家务或泡着脚,我画着画或健着身;她提醒我喝水,我提醒她吃药;或突然想起久远的一些趣事,甚至童年听过的评书我的直播间只有一个观众,我却乐此不疲,并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选文有删改)(1)(2分)本文围绕直播,写了“我”和妈妈之间的哪些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2)(2分)品读下面句子,并按照要求赏析其表达效果。省城在她心目中就是一条大河,身处其中,不努力扑腾就要沉下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她学着上网,注册账号,看直播,一直潜伏着,关注着我。(“潜伏”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3)

12、(2分)小细节里蕴含着深情。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钱”在老王和选文中是如何表现主旨的?(4)(2分)读完这篇文章,你也许联想到下面这些短语:母子情深、情感交流、关注老年人请任选其中一个短语,结合文章内容11(8分)阅读季羡林: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一文,完成下列问题。季羡林: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他的一生历经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就是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在徒有四壁的家里,父亲让他到济南的

13、叔叔家接受教育。叔叔对季羡林的期望很高,要求极严。为了把侄子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节衣缩食,给侄子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季羡林从初一开始,晚饭后,再到英文学习社去学英文,季羡林坚持了近八年,而且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八年的勤奋与坚持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研究印度学,他留在德国10年。直到1946年才抵达上海,回到了久别的祖国。经陈寅恪推荐,并创立了东语系。回到北大后季羡林发现国内梵文典籍严重匮乏,研究困难重重。正在这当口,邀请他到剑桥大学任教。剑桥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季羡林动心了,犹豫之际,他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文革“期间,身为北大教授的季羡

14、林,却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楼当看门人。即使这样,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罗摩衍那。季羡林经常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买了这个妙方,打开一看,纸上写着两个字:勤捉。买方子的人觉得上当受骗了,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真理为了写糖史,已经80多岁的季羡林每天都要跑两趟图书馆,他生病住院后,季羡林还在坚持写作。为了写东西他输液时都伸左手,完成了病榻杂忆季羡林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这些成果与他的勤奋和执着密不可分。作为“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平均一年有20万字的作品问世,他在病榻上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写作。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他:价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1)(2分)选文主要记叙了季羡林哪方面的“非凡”?(2)(2分)通读全文,你认为季羡林能够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2分)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他: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请结合文段内容(4)(2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季羡林先生身学到了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