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6940099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自测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A.良好心理素质B.较强的科研能力C.仁爱之心D.家国情怀【答案】 C2、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B.尽职尽责C.关心学生D.提高业务【答案】 A3、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 )。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C.促进

2、社会道德环境优化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答案】 A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 C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 C6、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 )。A.自然权利思想B.三权分立思想C.人文主义思想D.自由平等思想【答案】 C7、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

3、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 D8、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是知、情、意的归宿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D.是心理的外显【答案】 C9、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 B10、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4、( )。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 C11、比较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是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A.代际关系模式B.朋友关系模式C.法律关系模式D.代际一朋友关系模式【答案】 D12、教师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喜悦和自我安慰的道德情感是()。A.荣誉感B.成就感C.幸福感D.自豪感【答案】 A13、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要的是()。A.给学生权利B.教给学生知识C.尊重和信任学生

5、D.尊重学生家长【答案】 C14、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是( )。A.校长办公会B.校党政联席会C.校纪律检查委员会D.校学术委员会【答案】 D15、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 )。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答案】 B16、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 A17、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

6、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答案】 B18、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 D19、宋明理学兴盛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大特点是( )。A.言传身教B.天人合一C.知行合一D.反求诸己【答案】 C20、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 C2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

7、的特殊的()。A.利益关系B.权力意志C.意识形态D.管理手段【答案】 C22、师德教育首先应从公民道德谈起,其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民道德符合当前师德的实际情况B.公民道德契合一般教师的道德心理C.公民道德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D.公民道德是教师道德的决定性因素【答案】 D23、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 B24、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A.良好心理素质B.较强的科研能力C.仁爱之心D.家国情怀【答案】 C25、教师职业道德评

8、价的最高标准是()。A.主体性标准B.善的标准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答案】 C26、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B.美国教育家杜威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德国教育家洪堡【答案】 D27、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 A28、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蔡元培D.杨昌济【答案】 B29、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 )。A.

9、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 C30、“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说的。A.陶行知B.苏霍姆林斯基C.卢梭D.蔡元培【答案】 C31、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广泛性B.强制性C.非强制性D.包容性【答案】 C3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以人为本D.德识统一【答案】 B33、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 C34、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

10、、质的分析原则和()。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目的性原则D.主客体结合原则【答案】 C3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A.主体性标准B.善的标准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答案】 C36、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C.个人交往关系D.道德责任关系【答案】 A37、关于良心和义务之间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良心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范畴B.良心是义务的内化形式C.义务和良心都来自于主体内部,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D.教师道德良心是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答案】 C38、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

11、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源泉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 A39、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 B40、“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答案】 A41、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 C42、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 D4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答案】 B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