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66584452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非选择题1.(2019河北张家口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极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及遭陷害,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他做学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他主张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古人所谓“其身

2、正,下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贡献。(7分)答案(1)刚正不阿,直言极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2)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宋代学术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于文学、史学皆有成就,推动北宋文化发展;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期社会改革。2.(2019 河南安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徐光启(15621633年),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

3、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他批判了以往保守的“风土论”,认为只要钻研耕作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就能打破风土界限,北方可以种水稻,薄地可种棉花。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4、括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的背景。(8分)答案(1)特点:长期心血的结晶;传统农业技术的集大成者;中西融合;注重实践。(2)背景: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文献的保存;西方农学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3.(2019河北唐山摸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532年首次出版。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亚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亚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和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

5、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试图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君权思想付诸实现,尽可能地深入权术问题,并直接向君主提出种种实行的办法。(1)根据材料,指出马基亚维利君主论的主要思想内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基亚维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1分)答案(1)建立君主专制;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实现意大利的统一。(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意大利地区的长期分裂割据。4.(2018海南海口二模)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管仲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管仲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而是知道他家里

6、贫穷。他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鲍叔更加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他愚笨。鲍叔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管仲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他不成器,知道是他没遇上好时机。他也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他胆小,鲍叔知道他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管仲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他没有廉耻,知道他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反而将他推荐给齐桓公。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并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等(1)根据材料,概括鲍叔

7、为人处事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鲍叔推荐管仲执政的时代背景及司马迁高度评价鲍叔的原因。(9分)答案(1)特点:善于与人合作共事;对人慷慨大方;不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对他人的看法;能屈能伸,甘居于人下。(2)背景:东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间多争霸战争;齐国为增强国力要进行变法。原因:慧眼识人,唯才是举。5.(2018 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政治活动,他不仅大力兴修水利、监制军器、改造观象仪器、主管财政等,而且还出使办理边界交涉、坐镇陕西和西夏作战等等,为北

8、宋当朝国家领土的完整建立了不可抹灭的功绩。他“博学善文”,在天文、历法、物理、生物、化学、医药、水利、兵工、冶金、建筑、文史、乐律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其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更是概括了他一生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在学术价值上和历史资料上是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吏家庭,从小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又随父亲游历四方,见识各地人情事物,大大开阔了眼界。他勤学好问,善于钻研,知识广博,成绩斐然。沈括十分重视调查、观察、实测、实验,强调要“原其理” “以理推之”,并且倡导“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为了正确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沈括不会拘泥于现有的别人对于某事物的看法,而是会运

9、用否定与批判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考察,在其谬误分析的实践中,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事物。他被国内外学者推为“中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的梦溪笔谈被视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摘编自袁运开沈括的自然科学成就与科学思想(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沈括的优秀品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7分)答案(1)品质:积极进取;热爱国家;勤学好问;善于钻研。特点:重视调查研究;敢于批判和质疑。(2)特点:重视经验总结积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6.(2018河北

10、保定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左宗棠(18121885)十分注重“耕读家风”的保持,他写下“纵读数千年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的楹联,“悬刊祠中,以示族子弟”。他据“儿求训甚切”之况,遂书“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和“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的家训以“诏其子弟”。在他人生尽头仅一个月前,左宗棠以豪迈的气质作诗回顾了他出关持节和坐镇东南的历历征程:如“提戎敌忾效前驱,马蹄蹴破天山雪”“海防善后事孔急,将士还须猛着鞭”,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 所以说,时代造就了左宗棠,而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耕读家风”的内涵并分析其被倡导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的依据。(9分)答案(1)内涵:经世致用、品端学优、洁身自好。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的家国情怀。(2)依据: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化解了西北边疆危机,捍卫了国家主权,符合人民的利益;其塞防和海防并重的思想,顺应了近代化潮流。7.(2018广西桂林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梁漱溟(18931988)认为,中国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从某一方面入手,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全面

12、抓起。更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乡村建设的工作重建乡土中国新秩序,进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一条健康的轨道。此后,围绕“中国问题”的解决,梁漱溟热情洋溢地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中来。尽管梁漱溟与北方村治派存在着若干分歧,但并未影响他积极参与河南村治学院的筹办以及接任村治月刊的主编。然而,当这种试验还没有来得及结果的时候,“中原大战”爆发,河南村治学院的解散不可挽回。河南村治学院停办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在邹平创办,办院的原则与章程大都出自梁漱溟的手笔。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农场正式开办于1936年6月,农场积极培养优良品种,大力推广。由梁漱溟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除了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改造经济状况外,还投入很

13、大力量教育农民养成良好的习惯,造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取缔婚姻陋俗,以利于下一代的健康和家庭和睦。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梁漱溟将为之奋斗七年之久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结束事宜略做交代,最后离开邹平去济南 (1)根据材料,指出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漱溟探索的看法。(7分)答案(1)内容:创办学院,发展教育,培养乡村建设人才;创办刊物,进行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创办农场和实验区,探索农村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教育引导农民,使之摆脱愚昧和陋习。(2)看法:积极意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梁漱溟的探索显然具有进步意义,他唤起了大家对农村

14、建设的重视,推动了更多的人去探索中国农村建设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解决农村问题的专家和人才,对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局限性:梁漱溟的探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明显有改良主义的色彩,只能是空想,最终免不了失败的命运。8.(2018山西太原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认为: “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 “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

15、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意精神的修养”“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先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体系的原因。(6分)答案(1)特点:注重精神意志的培养;坚持教育与国情相结合;爱国主义情怀强烈。影响: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与世界的融合。(2)原因:张伯苓对教育的信仰及实践;近代中国对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思想解放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